4个步骤助你远离低效会议
极客时间编辑部
讲述:丁婵大小:2.15M时长:04:43
几乎每个企业都有例会制度,少则每周例会,多则有周例会、月例会、季度例会,甚至还有日例会等。不幸的是,很多企业尽管已经深陷其中,却不曾发现会议的效果越来越差。
那么,到底该如何做,才能让会议变得更开放、有效而富有建设性呢?IBM 前西北大区总经理许正发文给出了他的建议,我们对其关键内容做了梳理。
首先,来看看高效会议有哪些原则。
所有可以通过文件提前分享的信息,都不要带到会议上宣读,而改用简捷有效的文件分享方式发给所有人。
会议不应该是领导者检查信息和核对信息的场所,这样会浪费所有参会者的时间。领导者应该通过自身的亲力亲为,去了解在执行阶段公司到底发生了什么。
开会的唯一目的是解决问题,通过群体的智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形成一个团队,共同承担解决问题的责任,而非相互推诿扯皮。
明确高效原则后,在例会之前,由公司运营团队负责向各个业务部门收集议题,比如遇到的挑战和待解决的问题等,并把收集到的问题提前汇总并发给所有与会者,让他们提前思考和准备。
通常,在大会议中可能无法涵盖所有部门提出的议题,因此需要选择那些重要和紧急的,值得所有人在一起共同讨论解决的问题。
在会议进行时,还需要推举一位相对中立的主持人。另外,会议的流程可以经过设计,但核心在于对问题的澄清和提出建设性的解决办法。
了解了高效会议的原则,接下来可以经过四个步骤来真正做到高效会议。
第一步,由提出议题者在限定时间内解释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背景因素。然后请议题利益相关者提出一些澄清性的问题,从而对问题背后的背景因素和目前的状况展开更深入的挖掘。
需要注意的是,用共同协作解决问题的态度来询问问题,而非质疑,或者试图开脱自己的责任。也不要直接给出建议和方案,而是重在开放讨论。如果与会者积极性不高,可以采用轮流提问或点名发言的方式,逐渐创造开放讨论的氛围。
第二步,在经过若干轮的问答之后,要询问一下问题的提出者,这个问题是否需要重构。因为经过刚才的密集提问和回答,可能这个问题已经发生了改变,需要重新将这个问题换一个角度提出来。
在大多数情况下,问题的最初提问者都会改变问题的结构,从而让与会者对问题的本质有一个新的理解,这可能是重新定义问题的过程,也是探索解决方案的过程。定义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加复杂,但也更加重要,甚至在很多情况下,当我们将问题重构、重新定义的时候,可能的解决方案就已经浮现出来了。
第三步,需要让所有的提问者、参会者,尤其是这个问题的利益相关者,都提出解决方案或建议。
给出的方案要言简意赅,切中要害,主持人可以在现场记录下来,甚至通过白板书写的方式陈列出来,最终由这个问题的相关人员集中讨论,在会上或者会后制订出具体的行动计划。
第四步,让参会者在会议结束时谈谈收获和心得。在这个过程中,往往每个人都会有非常深刻的启发和体会,这是一个组织持续学习的过程,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来提升团队凝聚力,展现更大的群体思维,看到问题本质,并且是改善自己工作的绝佳机会。
另外,在每一次的问题讨论中,一个问题占用的时间不宜过长。如果是非常大的问题,那么可以进行一次专题研讨;如果是比较小的问题,就要在 40 分钟 -1 小时内结束。
这样的方式一旦在组织内部形成习惯,就会让与会人员逐渐形成一种挑战假设的思维、群策群力的工作方式,并且随着战略的推进,不断得以强化。
公开
同步至部落
取消
完成
0/2000
荧光笔
直线
曲线
笔记
复制
AI
- 深入了解
- 翻译
- 解释
- 总结
该免费文章来自《极客视点》,如需阅读全部文章,
请先领取课程
请先领取课程
免费领取
© 版权归极客邦科技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传播售卖。 页面已增加防盗追踪,如有侵权极客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登录 后留言
全部留言(1)
- 最新
- 精选
- baiyutang见识了太多一言堂😓
收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