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开源的威胁从未消失
极客时间编辑部
讲述:丁婵大小:2.45M时长:05:21
近期 keyDB 的官方博客发表了一篇文章,称开源的威胁从来没有消失过,未来仍然是不确定的,以下为该文的重点内容。
20 年前的万圣节,一份称之为“备忘录“的文件从微软内部流出,称 Linux 是构成 Windows 的威胁力量,但微软还不是对开源的最大威胁,更为严重的是那些激烈的争论,可能引起混乱,进而破坏社区,乃至整个项目。
以自由软件基金会为代表的一派,以 Apache 基金会为代表的一派,以及以 MIT、BSD 为代表的更宽松派…开源从来就没有形成过统一的战线,这或许是它失败的主要原因。
回看历史,就在没有人看好开源的时候,红帽以非常独特的方式出现了:软件本身是免费的,但是可以为用户提供服务和支持,进而获得利润。在这样的商业模式之下,许可证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无关紧要,因为代码并没有产生收入。
红帽的崛起,让那些预言开源没有前途的人大感意外,甚至,当红帽在服务器操作系统领域取得的成绩节节攀升的时候,微软在服务器领域的成果却乏善可陈。
但故事才刚刚开始。红帽崛起的时代,还是每个人都购买服务器、安装操作系统、部署应用到自己的数据中心的时代,但是,技术从未停止它发展的脚步。Amazon 看到了这其中巨大的商机,那就是: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摆置自己的数据中心,维护服务器、操作系统应该交给更为专业的人来做,而 Amazon 会管理人们的一切,从部署到运行的数据库,这样人们甚至都无需购买其它供应商的产品,Amazon 可以提供一条龙服务。
就在这个时候,红帽获得了另外一次垂青,以 340 亿美元被 IBM 收购,在开源世界,这是足以载入发展史册的传奇一笔。然而,这委实是一个个例。对于大部分开源公司尤其是小型开源团队而言,盈利难题是他们久久挥之不去的“痛”,能实现盈利者屈指可数。
盈利之难很大程度上在于缺乏合适的商业模式。一提到开源,大家的第一感觉就是免费,如何利用开源模式赚到钱,很多公司一直没有探索出特别好的路径,而自研开源软件需要开发者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精力,且维护开源项目的成本高企,因此常常入不敷出。
大部分相对小型的公司并没有红帽这么幸运。没有一个靠谱的商业模式,投资者们是不会搭理他们的。很多公司都希望坚持开源的底线,并尝试拿开源的许可证来开刀,比如 MongoDB 就发明了“服务器端公共许可证”。但是这么做,并没有获得大多数人的支持,正如开放源代码促进会就并不认可类似的许可证,社区成员也强烈抵制,这也表明,修改许可证的做法是无效的。
还有一些更为极端的公司,采取的路线是放弃开源,他们和开源唯一的瓜葛就是还能访问他们的代码,这可能是对开源的一种致敬方式。
就在看起来开源要走向毁灭的时候,Amazon 竟然抛出了另外的一种可能。如果说哪家开源软件背后的公司或实体不再保持开放,Amazon 将自己接管并维护。大体一看似乎是开源还是颇有希望的。
但 Amazon 的这个做法让人喜忧参半。我们不妨想一下,如果开始新开源项目的作者知道,一旦他们很快做大了,被 Amazon 发现后,Amazon 就会接管这个项目。那这位作者还会继续开发创建新的开源项目吗?而且 Amazon 这么做,本身也是有很大问题的,如果 Amazon 在软件的运行和支持方面实现了垄断,他们还会以外部贡献的方式来获得开源的益处吗?要知道,对于每一位红帽的客户来说,他们对其所运行的软件的上游项目是没有任何的支持和贡献的。那么问题来了,在一个企业将业务完全外包给 Amazon 的世界里,这种趋势会持续下去吗?
开源对于普罗大众来说意味着解放,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似乎对它的存在已经习以为常,甚至将之视为理所当然和天经地义。
其实过去的十年说明了一件事:如果你没有托管客户的基础设施,那么你也不会去支持客户所使用的开源软件,哪怕这些软件是你自己写的。AWS、Azure 等等云计算厂商拥抱开源的做法,让事情变得越发的扑朔迷离、难以捉摸。
无论怎样,有一件事我们是可以确定的,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界,要比上一个微软垄断的时代好很多了,起码还有一些选择。作为开发者的你,要做的就是拥抱云计算,然后在这之上进一步拥抱开源。
公开
同步至部落
取消
完成
0/2000
荧光笔
直线
曲线
笔记
复制
AI
- 深入了解
- 翻译
- 解释
- 总结
该免费文章来自《极客视点》,如需阅读全部文章,
请先领取课程
请先领取课程
免费领取
© 版权归极客邦科技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传播售卖。 页面已增加防盗追踪,如有侵权极客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登录 后留言
精选留言
由作者筛选后的优质留言将会公开显示,欢迎踊跃留言。
收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