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构设计的四大思维支柱(下)
极客时间编辑部
讲述:初明明大小:4.40M时长:04:49
你好,欢迎收听极客视点。
最近,原国有大行资深业务架构师付晓岩(钰湚)在InfoQ总结了企业软件( B 端软件)架构设计中的四大思维支柱。上一篇文章对其中两个思维支柱即“整体思维”和“洞察能力”做了分析,本文继续分析其余两个思维支柱。
支柱三:演进思维
一、唯快不破?
“快鱼吃慢鱼”几乎成了当今社会的集体“焦虑”,企业由于竞争的压力,对“立竿见影”的追求近乎“执着”。很多企业希望采用某个架构、做成某个系统后,就可以实现超级应变能力。但是,“快”都是有代价、有基础的,“快”是系统性训练的结果,是持续演进出来的,而不是被外部因素突然赋予的。
技术目标的实现很难一蹴而就,也许不少传统企业的管理者会问如今互联网企业不是很具备“快”的样子吗?与传统企业相比,他们是挺快,这是因为他们具有更好的技术管理能力和开发环境,有基础设施支持人员能力的发挥。
传统方法只要用得纯熟,坚持对方法论的完善和演进,合适的条件下,一样可以获得“快”的效果。比如二神山的建设就是在瀑布模型和甘特图的指导下实现“中国速度”的。
回到正题,架构设计及其实现应该注重的是演进思维,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再着急也无法忽视客观规律。
二、演进方向
架构设计要具备演进思维,演进思维除了意味着大目标要分段实现外,也意味着对目标该有一个整体认知,这个认知对企业软件而言,就是要统一到企业的愿景和战略上。战略周期长了不利于调整,但是太短也很难有明显实施效果,尤其是对大型企业而言。
从长期愿景的角度看,数字化转型是必然的,当代人碰巧处于时代切换的转型阵痛期,作为经历“痛苦”的人,任何企业和个人都无法回避这个问题。数字化不是一两个系统或者某个架构就可以快速解决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的数字化,企业的数字化是社会数字化中的一环,并且,不可能仅靠自身的数字化完成。
以数字化转型为架构设计思维演进的长期方向,在每个战略周期内,密切跟踪技术的发展,适时引入可能带来业务模式变化的技术,实现新技术与业务的融合,这种架构的驾驭能力才是未来企业竞争的关键。
支柱四:开放思维
一、有中心而无权威
实际工作中,架构师在项目中是“中心”,具有“权威”性,这样比较有利于项目的总体管理。但架构师必须具有开放性,保持谦逊,这样才能让更好的设计思路进入视野,进入设计方案。所谓的技术权威,最好是自然形成的,而非来自于职权的任命。技术权威是用来“向我开炮”的,如果用来维护,很可能会产生适得其反的结果。技术权威最终代表的是问题能被更好地解决,而不是“唯马首是瞻”。
架构设计非常需要注重整体,尽可能考虑全景信息,这往往也意味者过于依赖“权威”架构师其实是有风险的,核心架构师负担太重也会导致“过载”。从这个角度讲,架构师团队的开放协作,或者架构师与项目团队的开放协作是非常重要的,整体思维和开放思维之间相辅相成。
二、开放式架构设计
近两年关于开放银行的讨论特别多,与其称之为“开放银行”不如称其为“开放式架构”更加含义明确。
随着企业架构理论和企业实践能力的提升,企业内部一体化程度会逐渐加强,并转化为体现生态分工的跨企业系统协作,这要求架构设计遵循开放的设计方向,以企业之间更好地对接为目标,实现跨企业的流程整合,这样组成的“竞合”关系更稳定、更具竞争力。
面向开放式协作的架构设计,要求企业有强可读性、可公开的内部架构,这样才能有更好的协作前提,而如今这种充满个性的架构设计风格,要逐渐向更加标准化、更容易沟通的方向发展。PPT 不是架构师的发力点,对架构的过度宣传也许反而不利于架构的健康发展,架构风格的过度自由也许会带来沟通上的不自由。尽管今天架构师们面对的企业环境、技术环境越来越复杂,但是,简单依然是设计应该持续追求的目标。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公开
同步至部落
取消
完成
0/2000
荧光笔
直线
曲线
笔记
复制
AI
- 深入了解
- 翻译
- 解释
- 总结
该免费文章来自《极客视点》,如需阅读全部文章,
请先领取课程
请先领取课程
免费领取
© 版权归极客邦科技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传播售卖。 页面已增加防盗追踪,如有侵权极客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登录 后留言
全部留言(1)
- 最新
- 精选
- 小斧支柱三:演进思维 一、唯快不破? 二、演进方向 支柱四:开放思维 一、有中心而无权威 二、开放式架构设计
收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