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架构思维?
极客时间编辑部
讲述:初明明大小:4.33M时长:04:44
你好,欢迎收听极客视点。
一提到架构,估计很多程序员会立马心生敬畏,觉得这是一个很高端、很难、很有挑战的事情。和编程相比,架构更多的是关注宏观层面,虽然会有一些挑战,但有些时候,架构的“世界”在复杂度上可能还不如编码上的细枝末节那么大。
公众号“跨界架构师(ID:Zachary_ZF)”的作者张帆建议,所有程序员都应该尽可能早地培养自己的架构思维。哪怕你未来不从事架构相关工作,但如果你具备架构思维的话,能大大开拓自己的视野,帮助你在技术道路上走得更远。
在了解具体的架构思维培养方法之前,你需要先清楚架构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简单来说,架构表达的是一种关系,是多个现实元素之间的关系。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关系、现实。其中,“关系”很好理解,就是不同事物之间以什么样的形式共存。而“现实”经常容易被人忽视,因为它显得很平常。但是,如果你在做架构的时候,对于某些现实的定义不精准的话,那么,后面的工作大概率也是错的。
所以,要想做好架构,第一步就要先明确你当前要解决的问题,或者要达成的目标,并且弄清楚其中涉及到的相关概念所表达的业务含义。你可以将这一步中所得到的相关概念用工具或者纸笔画出来,平铺开来就可以。
做完了这一步,接下来就是传统意义上做架构的过程。对于这个过程,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架构的过程其实就是建模的过程。所谓建模,就是进一步细化当前的事物,并且基于所得的信息做相关的延展和规划,循序渐进,得到一个完整的、可执行的方案的过程。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并不轻松。在这个过程中,会涉及到分解、集成、复用、分层、抽象、结构化以及迭代。具体怎么做呢?你可以参考以下 5 个步骤。
第一步:搞清楚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当你拿到一个稍具规模的功能后,需要先弄清楚这个功能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不要一上来就写代码或者找现成的解决方案。总是依样画葫芦的话,很难培养出自己的架构思维。
第二步:确定边界。你需要考虑问题所在的场景中有哪些输入数据,最终输出的又是什么,这样就把问题的边界给定下来了。
第三步:用分解、抽象、结构化的思维来拆分问题,并梳理好每个流程。你需要把问题进行拆解,看看解决了哪些小问题之后,这个问题就能被解决。然后,再思考每一个小问题你是否有解决方案。如果有,你可以把中间的逻辑用流程图画出来。
如果逻辑太复杂,那就说明你设置的问题的颗粒度还是太大,继续拆就好了。如果某个小问题没有解决方案,同样继续拆,直到有解决方案为止。
第四步:借助集成、复用、分层思维给出你认为最合理的技术实现方案,形成最终一份完整的架构。你需要根据自己的技术储备,针对每一个问题给出具体的技术实现方案,选择你认为最简单、高效的一个即可。然后把所有问题的解决方案放在一起看,提炼可复用的部分出来,并考虑用什么形式进行封装。可以是一个简单的库,也可以是一个完整的框架,或是 API 等等。
第五步:根据对未来的预判对架构方案进行局部修正,直到合理。你需要根据自己对业务的理解,和与产品经理、业务方的沟通,预判一下后续可能的扩展点,看当前的设计是否能满足。如果不能满足的话,就逐级逆向倒推父问题,直到找到与这个新的扩展点相关的根问题,停下来把这个根问题下面的子问题全部重新设计一下。然后再重复第四步,直到得到一个当下看起来完全满足预期的方案。
整个流程下来,你就完成了一次架构设计工作,这些工作可以帮助你培养自己的架构思维。等你慢慢熟练之后,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删减一些步骤。
也许你还是个架构新手,缺乏一个可以参考指导的架构设计流程;或者,虽然有一定经验,但还不能对已有模式进行技术创新。这些问题都可以在《从 0 开始学架构》专栏中找到答案。以下是这个专栏的目录,供你参考。也推荐你使用极客视点专属口令,享受立减优惠。
优惠口令:JIAGOU222
适用专栏:《从 0 开始学架构》
适用规则:立减 10 元(满 40 元可用)
有效期:8 月 17 日 -8 月 23 日
公开
同步至部落
取消
完成
0/2000
荧光笔
直线
曲线
笔记
复制
AI
- 深入了解
- 翻译
- 解释
- 总结
该免费文章来自《极客视点》,如需阅读全部文章,
请先领取课程
请先领取课程
免费领取
© 版权归极客邦科技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传播售卖。 页面已增加防盗追踪,如有侵权极客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登录 后留言
全部留言(1)
- 最新
- 精选
- WJJ356真正厉害的架构师,应该都在45岁以上,因为人脑只有到了45岁之后,才能很好的理解关系,见众生。1
收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