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期 | 技术人也要具备中台思维
池建强
讲述:李佳大小:9.31M时长:10:11
你好,这里是卖桃者说。我是极客时间专栏主编李佳,我又来代班啦~ 这几天,池老师有事儿,需要请个假,但是池老师有温度、有观点的文章不会请假,由我来转述给你。所以,接下来的几天,我会以第一人称来转述每天的内容,继续和你一起学习。
好,回到主题,前天的文章(《第 396 期 | 程序员该怎么避免陷入内卷?》)中我们提到,在职业生涯第一阶段,要先做好工具人,然后用 5 年左右时间,摸索并明确自己的方向。当然具体的方向要听从个人的兴趣、内心的声音和行业的方向,综合来选择。
今天我们再聊聊到了职业生涯的第二个阶段该怎么办?也就是明确方向之后该怎么继续深耕。
其实,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就是需要具备中台思维。中台的概念你肯定不陌生,去年火得一塌糊涂,简单来说就是公司沉淀下来的一个能力复用平台。延伸到我们个人身上也是一样的,所谓职业生涯的中台思维,就是要有意识地构建自己可复用的能力。
而可复用的能力又可以分为两个方向,一是技术方向,二是业务方向。
先来看技术方向。软件行业的技术演进非常迅速,热门技术也一直在不停轮转,如果只顾着追新,或者工作需要才去学习相关的技术点,那你必然很快就会倦怠,学到的东西也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不成体系。
但拨开表象,你会发现很多技术之间的底层逻辑是相通的,一旦基础扎实,掌握这些底层逻辑和原理之后,你再学习在它们之上诞生的新框架就会很快。
举个例子,消息队列,这是几乎每个后端程序员都会用到的中间件。它的功能很简单,就是收发消息 ,你看一下文档,可能几分钟就能写出一个收发消息的 demo。
但在实际的使用中,很多问题就会出现了,比如说消息丢失,那要怎么解决呢?最简单的,去搜索引擎上查看一下错误信息,看看别人有没有比较好的解决方案,然后照着尝试一下,运气好就解决了。如果你就停在这一步,那就是没有构建可复用能力的意识,因为虽然问题解决了,但你其实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下次问题稍微变形一下,你可能就又抓瞎了。
你平时在工作中是不是就停在了这一步?
但如果你在之前使用的过程中,不是只追求把问题解决就好,还会进一步探究问题背后的根由、解决方案背后的思路,最终掌握了底层的逻辑和核心的机制,那么无论你用的是哪一种消息队列,遇到什么样问题,都可以从原理层面来分析它的原因,再简单看一下它的 API 和相关配置项,就能很快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这样,就算消息队列的主流框架,从“上古”的 ActiveMQ,发展到如今被广泛使用的 RocketMQ、Kafka,再到最近推出的 Pulsar,你也能很快掌握,完全不会憱。
这种对技术底层原理和解题思路的掌握,就是你应该积累的可复用的能力,也是你跟初级程序员可以拉开距离的地方。
再来看业务方向。大部分技术都是为了业务支撑服务的,换句话说,技术所有的价值最终都是要通过业务结果来呈现的。其实程序员也一样,所以在职业生涯的第二个阶段,真正的优势是你在某个业务领域多年的积淀,你对这个业务领域深刻的理解和认知。
比如,你能不能快速并准确地理解这个行业的业务需求,并且尽早识别可能的需求变化,防止返工,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你就可以成为很好的业务架构师或领域专家。再比如,你对业务的发展情况是不是能够有一定的预判,能够尽早识别业务发展可能带来的性能瓶颈点,进行预防。再再比如,你是不是能够依托你对业务的理解,尽早评估架构的合理性,提前考虑好架构兼容性、可扩展性,等等。
举个例子,对做电商的企业来说,淘宝天猫出来的人都是香饽饽。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对电商业务有足够的认知,也对一个大型电商系统构建以及迭代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能力储备。
这种对业务的掌握,以及知道如何用技术去解决业务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就是你在业务方向应该去沉淀的可复用的能力。
这样,技术与业务双管齐下,几年下来,你积累的这些可复用的能力,就构成了你个人的中台,支撑你应对职场中的各种挑战。
当然,这样的能力池,如果在公司随波逐流,是不可能积累下来的,必须要在日常的工作中,有意识的积累、沉淀才能最终成形。至于具体的方法,老生常谈,记录、复盘、思考、总结、分享,这五部曲就是最有效的。
最后我再来简单说说职业生涯的后两个阶段该具备什么样的思维。
职业生涯的第三阶段,要有公司思维。简单来说,就是要像产品一样设计自己,像公司一样经营自己。职业生涯一长,你积累的技术和能力会越多,但也会越散。但需要意识到的是,公司不会为它不需要的能力买单。可能你在某些方面的能力符合某个公司的需求,但你在此之外的其他能力,并不能在这家公司变现,这其实也是一种资源浪费。甚至那些过于多样的能力还可能成为“噪声”,影响市场对你的准确认知。所以,这个阶段的关键就是要有公司思维,更具体一点就是要有体系化、产品化、品牌化的思维,有取舍地选择项目和工作。
那要怎么做呢?可以分三步来走。
第一,明确自己的定位,也就是构建出自己的人才画像,或者把自己当做一个产品来看,你作为一个产品的能力结构是解决什么问题的。第二,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是护城河,同时可以做一下竞品分析,你作为一个产品能打多少分,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如何。第三,打造自己的品牌,让客户一想到要解决某个领域的问题,就想到你。
职业生涯的第四阶段,这已经到了非常成熟的阶段了,我就简单提一下,不展开了。这个阶段要有创业思维,尽量避开竞争已经非常激烈的红海地区,选择蓝海领域。也就是说,你可以借助你之前三个阶段积累的经验和能力,快速上手新技术、新框架,领先市场半步,成为新兴技术领域的布道者、大牛,抓住先发优势,做好技术投资,从遵从规则的人,成长到帮助制定规则的人,最后成长为制定规则的人。
最后简单做个小调查,你现在处在职业生涯的哪个阶段呢?你觉得自己最应该修炼的是哪个思维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卖桃者说,明天见。
(编辑:夏天)
公开
同步至部落
取消
完成
0/2000
荧光笔
直线
曲线
笔记
复制
AI
- 深入了解
- 翻译
- 解释
- 总结
该免费文章来自《卖桃者说》,如需阅读全部文章,
请先领取课程
请先领取课程
免费领取
© 版权归极客邦科技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传播售卖。 页面已增加防盗追踪,如有侵权极客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登录 后留言
全部留言(4)
- 最新
- 精选
- 追忆似水年华工作五年了,还处在第一个阶段,积累的主要是技术经验,而且比较分散,不成体系。看来业务经验也值得积累,记录、复盘、思考、总结、分享,这五个方面也需要加强,让自己逝去的时间更有价值。26
- Stephen记录:自己新建一个工作日志的word,把每天干的活和遇到的问题记录一下,这样可以知道每天干了些什么,记录一些有用的信息下次可能就能够用到,不用从头再分析(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录下来的问题可以专门花时间去解决下。 复盘:这个做的比较少,可以参照下相关文章本周做一个。 思考:可以饭后在楼下走几圈,在这种安静的情况下自己能够思考比较远的东西,而非忙碌时只顾眼前。 总结:如果老是在某个知识点上犯错或者遇到比较容易混淆的事情时,我更愿意去总结,因为自己花了时间却没有取到好的效果,不总结下感觉浪费了时间。 分享:参加耗子叔的每周ARTS是个很好的方法1
- 李洪亮先拓展技术广度,在深耕技术深度,由简到难,层层深入
- coderkeep工作三年,还在第一个阶段挣扎1
收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