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桃者说
池建强
极客时间创始人、墨问西东创始人
30376 人已学习
免费领取
课程目录
已完结/共 523 讲
第一季 (135讲)
第二季 (134讲)
第三季 (124讲)
第四季 (90讲)
卖桃者说
15
15
1.0x
00:00/16:43
登录|注册

第262期 | 如何快速且深入地学习一门新技术?

讲述:池建强大小:15.32M时长:16:43
你好,这里是卖桃者说。今天是五一长假的最后一天,你还在听卖桃者说吗?
之前的精选都是极客时间的专栏,今天我想给你推荐极客时间的另一个产品:每日一课。
每日一课是一款“问题驱动”的问答类视频内容产品,我们希望通过一个 10 分钟左右的视频,帮助你解决工作中的疑难杂症,正常更新频率为每周 4 个。你可以把它看成视频类的 Stack Overflow。
另外,每日一课中还包含了极客邦科技主办的 QCon 全球软件开发大会、ArchSummit 全球架构师峰会等技术会议中的部分演讲视频。目前已经累计更新了 800+ 视频, 邀请了 500+ 国内外业界领袖和知名技术专家为大家上课。
今天,我给你挑选了颜群老师讲述的一个主题“如何快速且深入地学习一门新技术?”,这也是很多新入行的程序员最头疼的问题。
颜群是阿里云云栖认证专家兼特邀技术专家,对技术和学习有深刻的认知。
老师讲述中有涉及到代码的地方,你可以点击文稿查看代码。不过为了更好的学习效果,我推荐你直接观看文稿中的视频,会更清晰、更直观。
00:00 / 00:00
    1.0x
    • 2.0x
    • 1.5x
    • 1.25x
    • 1.0x
    • 0.75x
    • 0.5x
    网页全屏
    全屏
    00:00
    你好,我是颜群。
    软件开发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代,新技术层出不穷,已有技术也在频繁更新。甚至有人调侃地说“新技术出现的速度,远大于个人的学习速度”。那么,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软件开发者们,应该如何保持自己的竞争力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快速且深入地学习一门新技术。
    大家可能都知道,英语考试中,有一个经典的题型叫“完形填空”。在我上高中的时候,英语老师就告诉我“在做完形填空之前,一定要先花 1 分钟左右的时间,快速地把整篇文章阅读一遍。这样就会对全文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之后再去做题,准确率就会提高不少”。
    我认为,这种做英语完形填空的方法,也同样适用于学习软件技术。我们在学习某一个新技术时,也应该先快速地去了解这个新技术的大致情况,之后再仔细地研究这个新技术到底包含了哪些内容,也就是从整体深入到细节。
    例如,Java 基础中的 JDBC、Web 前端中的 HTML、框架技术中的 Netty 等,这些技术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可以遵循一定的“套路”去编写。因此,我认为好的学习方法应该是,先不管三七二十一,快速地去了解一下具体的“套路”是什么,然后再深入研究“套路”中的每一步到底是什么意思,这样才能高效地学习一门新技术。
    比如 HTML,不管你要布局什么样的页面,你都得先把<html>、<head>、<body>等标签搭一遍,之后才能编写你想要实现的代码。
    再比如 JDBC,无论你是要进行什么样的数据访问操作,每次都得先加载驱动;然后获取连接对象;之后是创建一个操作对象;最后再处理结果。可能细节上会稍有不同,但整体的流程一定是这么几步。
    再看一下 Netty,虽然 Netty 的实现要稍微复杂一些,但是每次的开发步骤也都几乎是一致的。基本上你只要编写过一次 Netty,下次再编写时,就可以把上次的代码结构先复制过来,然后修改业务逻辑就行了。你看,不论是前端技术、基础技术,还是框架技术,是不是都存在着我们刚才说的“套路”呢?
    这说明了什么呢?至少说明了一件事儿,在学习新技术之前,我们一定得先宏观地、全局性地了解一下技术全貌,这样才能清晰地了解哪些是技术重点,哪些仅仅是“套路”而已。
    那么这时你可能会问了,我该如何快速地浏览技术全貌呢?这其实是“快速阅读”的理论知识了,推荐大家可以通过快速地、跳跃性地查阅资料的方式,看下新技术的实现流程大致是什么样子的。具体细节,你可以查阅技术官网、看书、看博客、看教学视频等等各种方式都行,重点看那些反复出现的重复代码。一般而言,那些重复频率较多的代码,就是这个新技术的基础代码结构了。
    好,在对一个新技术有了宏观的认识后,接下来就可以正式进入深度学习阶段了。一般而言,我们可以通过文档等资料,轻松地实现一个入门级别的 Hello World 程序。接着就可以不断地丰富这个 Hello World,并让它最终变成一个丰富的案例库了。
    现在,就拿我自己学习 Netty 的亲身经历来讲一下。先说说我当时所面临的一个情况吧,以前,我在做一个项目时,用到了一些 NIO 和网络编程技术,但由于项目交付的时间很紧,并且相关的代码量也不是特别多,所以当时我就没有多想,直接手写了与项目相关的 NIO 和网络编程技术。
    后来,在那个项目刚刚发布第一版之后,为了找到一些后续版本在性能方面的改进思路,我就上网搜索了一下项目中经常使用到的一些 NIO API,然后发现在很多出现 NIO 的页面中,都能看到“Netty”字样的相关词条。显然,Netty 与 NIO 之间必然有着很大关系。于是我就顺手查了下关于“Netty”的简介,发现它是一款“高性能的、基于 NIO 的网络编程框架”。当时就很自然地有了一个想法,以前做项目时,手写的 NIO 和网络编程,好像就可以用 Netty 来替代。
    于是,为了验证这个想法到底是不是真的可行,我就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开始了关于 Netty 的学习。由于当时刚刚才做完项目,身体比较疲惫,就采用了看视频的方式,以便于减轻自己的脑力开销。当时我找了一个评价不错的视频,用倍速播放、跳跃性拉进度条的方式,用 2 个小时大致地看了看那套视频的核心内容。然后得到了一个心得:Netty 的 Hello World,并不像其他技术那么简单,但和其他技术一样,有着标准的代码编写模板和编写流程。
    具体来说,几乎每次在编写 Netty 代码时,我们都需要经过这么几步:通过一个类似 server() 的方法,将 Netty 的流程组织起来,然后调用自定义初始化器,接着再在自定义初始化器中根据业务需求,加入一些 Netty 内置的处理器。对于那些 Netty 没有提供的处理器,就编写自定义处理器去解决。最后再在自定义处理器中,实现具体的处理逻辑就可以了。
    public static void server() {
    ...
    ServerBootstrap serverBootstrap = new ServerBootstrap();
    ChannelFuture channelFuture = serverBootstrap
    .group(...)
    .channel(NioServerSocketChannel.class)
    .childHandler(自定义初始化器).bind(端口号).sync();
    channelFuture.channel().closeFuture().sync();
    ...
    }
    //自定义初始化器
    public class MyNettyServerInitializer extends ... {
    protected void initChannel(SocketChannel sc)throws Exception{
    ChannelPipeline pipeline=sc.pipeline();
    pipeline.addLast(netty内置处理器);
    pipeline.addLast(自定义处理器);
    }
    }
    //自定义处理器
    public class MyNettyServerHandler extends ...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channelRead0(ChannelHandlerContext ctx, HttpObject msg){
    业务逻辑
    }
    }
    有了这种对 Netty 的整体认识后,我就能很轻松地实现一个基于 CS 架构的 Hello World 了。Hello World 实现之后,心里就消除了对 Netty 的陌生感,并且有了一定的成就感。
    但 Hello World 仅仅算作是一个快速入门,要想真正地掌握 Netty,必然还得进行深入的学习。那么该如何深入呢?我认为,通过案例来倒逼对理论的理解,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于是,我就正式地开始了对 Netty 案例库的搭建,我先是把这个 Hello World,扩展成了一个点对点通信的 demo,成功之后,再把它升级成了一个聊天室案例。做完后,还给它加上了心跳监测机制,并结合 Protobuf 组件实现了一个 RPC 功能。
    像这样,我每次只实现一个很小的功能模块,但随着持续的积累,这个 Hello World,就会变成一个包含了 Netty 各种功能的案例库。当这个案例库编写完成时,我对 Netty 就已经很熟悉了。
    这里我来做个小总结,关于我自身学习 Netty 的流程,再来简单梳理和回顾下,希望大家可以从中获得些许启发,一定程度上帮助你最终找到一种适合你自己的学习方法:我在准备升级项目时,发现可以用 Netty 改进;然后通过快速学习两小时,了解了 Netty 的整体流程;接着,再从 Hello World 开始,逐步积累了 Netty 案例库,最后,当案例库搭建完成的时候,我也在大脑里形成了自己对 Netty 的思维框架图。
    好,相信通过前面的讲解,你已经清楚了如何快速掌握一门新技术的方法了。但还有两个重要的问题需要解决:一个是,对知识的掌握的足够吗?另一个是,刚学会的新技术,会不会很快又给忘掉了?
    我觉得,这其实可以借鉴我们上学时的方法:考试。考试是检验知识掌握程度和是否遗忘的最好方式了。但要想真的落实自己给自己“考试”这件事儿,也是很困难的,谁来出题?谁来阅卷?所以,我们得把“考试”的方法,换个方式体现出来。
    这里我建议的一个方式就是做微服务案例。可以先用每个新技术搭建一个独立的微服务,然后再把由各个不同技术搭建的微服务,整合起来。举个例子,当你学完 SSH 时,就用 SSH 搭建一个“用户管理”的微服务;当你学完 SSM 时,再用 SSM 搭建一个“支付结算的微服务”;当你学完 Spring 全家桶时,再用 Spring 系列技术搭建一个“购物微服务”,等等。
    同时,当你每搭建一个微服务之后,还需要把这个微服务,通过 RPC 技术和其他微服务整合起来。例如,用 Spring 全家桶开发的“购物微服务”,调用 SSH 搭建的“用户管理微服务”,再用这个“用户管理微服务”远程调用 SSM 搭建的“支付结算微服务”,也就是将所有的技术都整合在同一个案例中。
    这么做,一方面,可以通过动手开发的方式来做项目,对已掌握的技术进行查漏补缺。因为,在开发这些微服务案例的同时,你就会清晰地了解到这些技术中,哪些是重点,哪些是次重点,哪些是自己学的时候遗漏掉的内容,从而可以解决刚才第一点里提到的,有关于知识掌握得够不够的问题。
    另一方面,这种微服务项目,可以保持我们对所有技术的新鲜度。例如,SSH 搭建的微服务,可能是你半年前就实现好了的,但你现在用 SSM 调用 SSH 时,就必然会涉及到一些对 SSH 代码的联调操作,而在这个联调的过程中,你也会自然而然地对半年前的 SSH 项目,进行一次复习。因此,这也可以解决刚才第二个“防止遗忘”的问题。
    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掌握了一种持续学习的方法了。最后再与大家探讨一下,如何学习难点技术。我们可以将难点技术分为两类,一类是偏理论型的,一类是偏实战型的。先看看第一类,也就是对于偏理论型的难点技术,该如何去学习。
    像数据结构和算法、设计模式,以及架构设计等等,都是较为难理解的偏理论型技术,这些也经常成为初级开发者进阶路上的绊脚石。那么如何才能顺利地跨越这些障碍呢?
    我认为可以采用“先拆解目标,再集中消化”的学习方式来学习这类技术。举个例子,对于算法、设计模式等较为难理解的技术来说,尽量不要想着花一周或者一个月,就把它们彻底搞懂。而应该先计算一下学习的知识数量,然后碎片化地学习。再举个例子,假设你想要学习算法,那就得先计算一下一共有多少个算法需要学。
    比如有 30 个,那就再把这些算法,根据难易程度进行排序,然后从简单的学习,慢慢过渡到较难的算法。至于哪些算法简单,哪些又比较难,相信大家通过搜索引擎就可以轻松地得到结论了。当有了难易程度的排序后,再用碎片化时间,将那 30 个算法逐个攻破。
    比如,在上下班的地铁上、晚餐后的半小时,或者睡前的一段时间,利用一些碎片化的时间去学习某个算法,将业余时间进行合理地安排和规划,其实碎片化的时间很容易减轻自己学习上的畏难情绪。而且,我们每天的碎片化时间其实是很多的,如果真的能够被高效利用起来,相信你一定能在不知不觉中,攻克掉很多难点。
    当你感觉自己对技术内容理解得差不多的时候,再用一个比较集中的时间,把它彻底消化掉。之后,再学习下一个。
    好,刚才说的是如何学习偏理论型的难点技术。接下来再来聊聊如何学习偏实践型的难点技术。这里称为“实践”,是因为有些技术,必须借助于开发工具,来追踪代码或者调试才能掌握的。就比如说,阅读一个框架的源代码,就是偏实践型技术的一个典型代表了。
    对于偏实践型技术的学习,最主要的就是“要在实践前,心里已经对实践的内容有了清晰的理论基础,要把动手实践仅仅看成是一种揭晓谜底的感觉”。这里给大家还原一下我学习 MyBatis 框架源码时的情况。
    当时在阅读 MyBatis 源码之前,我已经对 MyBatis 的应用非常熟悉了,因此清晰地知道 MyBatis 的执行是怎样的,也就是需要先经过“获取 SqlSessionFactory 对象” 和“获取 SqlSession 对象”这两步。所以,我的思路就是:先写一个最简单的 MyBatis 程序,然后分析这两步源码的底层,到底是怎么执行的。这其实也就是我刚才提到的,我在读 MyBatis 之前,已经知道了 MyBatis 大致的执行步骤,现在仅仅是想通过阅读源码,亲眼见一下底层到底是怎么写的而已。
    于是,我通过 debug 进入源码,也就是打开了“获取 SqlSession 对象”的底层源码,然后随着 debug 的步骤,依次进入了 build()、parse()、parseConfiguration() 等方法,并在 parseConfiguration() 方法中,看到了 typeAliases、plugins、environments、mappers 等名字,显然这些名字就是我们最常用 mapper 配置文件中的标签名。
    结合 MyBatis 的基础知识,很容易知道,MyBatis 的底层,是通过 parseConfiguration() 方法在解析 mapper 配置文件,因此我们就只需要深入研究 parseConfiguration() 的每一步实现,就能知道 MyBatis 对于解析 mapper 配置文件的底层源码实现了。
    当然,考虑到每个人对技术基础的掌握情况是不一样的,每门技术也有很大程度的不同,所以不同的人在学习不同的技术时,可能会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个性化差异。但我相信学习新技术的整体思路是一样的,就是先快速地进行整体阅读,然后再逐步积累、逐步深入,可以说,这一定是一套很不错的较为有体系的方法论。
    好,那么到现在,如何学习难点技术的方法也讲完了。现在,再给大家介绍一个关于营造学习气氛的方法。很多时候,开发者在学习时都是很孤独的,都是一个人趴在电脑前。一定程度上来讲,个人学习的气氛就没有团体的好。大家想想,是不是在高中的自习室,或者大学图书馆里的学习气氛,就感觉要好很多呢。所以,如果你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邀请他们一起共同学习。
    但如果不方便,你也可以注册一个微信公众号,或者技术博客,再或者将自己学习的项目部署在云端,然后开放给大家一起访问。
    总之,就是要想办法,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分享出来,让大家一起来阅读,或者说监督你的学习。并且你也可以通过“留言”功能,与大家互动。如果你是讲师,那么可以把一些学到的东西录制成视频,然后发布出去。
    坚持这样做,除了能够营造出自学的气氛以外,还可以将自己学到的技术沉淀下来,慢慢地,也会为自己吸引到一批技术爱好者,从而提升自己的影响力。是不是一举多得呢?
    好,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在学习新技术时,我们可以先快速地了解技术的宏观内容,然后从 Hello World 开始,逐步地搭建一个案例库,从而掌握技术的广度和深度。
    当案例库搭建完以后,再通过微服务技术和其他技术进行整合,形成一张更大的知识网络,从而让自己长期接触到这些技术,防止遗忘。此外,对于偏理论型的难点技术,建议大家“分而治之”,用碎片化的时间逐个攻破,减少自己对难点的恐惧心理;而对于偏实践型的难点技术,需要在实践前,心里已经对实践的内容有了清晰的理论基础。最后,建议大家将自己学到的技术分享出去,做好技术沉淀的同时,也能不断提升自己的知名度。
    目前每日一课已经有 800 多个类似的视频,采用的学习方式是订阅制,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先订阅一个月试试学习效果。同样,我为你申请了优惠口令,具体使用方式参见文稿。
    卖桃者说,明天见。
    优惠口令:meiriyike
    适用栏目:每日一课
    使用规则:立减 10 元(满 20 元可用)
    有效期:5 月 5 日 00:00 - 5 月 31 日 24:00
    (编辑:夏天) 
    确认放弃笔记?
    放弃后所记笔记将不保留。
    新功能上线,你的历史笔记已初始化为私密笔记,是否一键批量公开?
    批量公开的笔记不会为你同步至部落
    公开
    同步至部落
    取消
    完成
    0/2000
    荧光笔
    直线
    曲线
    笔记
    复制
    AI
    • 深入了解
    • 翻译
      • 英语
      • 中文简体
      • 中文繁体
      • 法语
      • 德语
      • 日语
      • 韩语
      • 俄语
      • 西班牙语
      • 阿拉伯语
    • 解释
    • 总结
    该免费文章来自《卖桃者说》,如需阅读全部文章,
    请先领取课程
    免费领取
    登录 后留言

    全部留言(2)

    • 最新
    • 精选
    • 木头
      我听过了,这个颜群老师,在爱奇艺视频做的很好
      7
    • 白凤凰
      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细节;化整为零,斋戒目标
      1
    收起评论
    显示
    设置
    留言
    2
    收藏
    99+
    沉浸
    阅读
    分享
    手机端
    快捷键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