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导力实战笔记
TGO鲲鹏会
100位CTO的真知灼见
立即订阅
14777 人已学习
课程目录
已完结 268 讲
0/6登录后,你可以任选6讲全文学习。
开篇词 | 卓越的团队,必然有一个卓越的领导者
免费
第1讲 | 你的能力模型决定你的职位
第2讲 | 七位CTO纵论技术领导者核心能力
第3讲 | CEO实话实说:我需要这样的CTO
第4讲 | 技术领导者不等于技术管理者
大咖对话 | 从几个工程师到2000+个工程师的技术团队成长秘诀
第5讲 | CTO的三重境界
第6讲 | 像CEO一样思考
第7讲 | 要制定技术战略,先看清局面
第8讲 | 技术领导力就是“成事”的能力
大咖对话 | 未来技术负责人与首席增长官将如何协作?
第9讲 | CTO是商业思维和技术思维交汇的那个点
第10讲 | 创业公司CTO的认知升级
第11讲 | 最合适的技术才是最有价值的技术
第12讲 | 谈谈CTO在商业战略中的定位
大咖问答 | 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你也可以
第13讲 | 把脉高效执行的关键要素
第14讲 | 从零开始搭建轻量级研发团队
第15讲 | 定制高效研发流程
第16讲 | 培养中层团队的管理认知
大咖问答 | 发现下一个小米,不是只能靠运气
第17讲 | 团队成长要靠技巧和体系
第18讲 | 做到这四点,团队必定飞速成长
第19讲 | 将企业打造成一所终身大学
第20讲 | 论团队管理与共同升级
大咖对话 | 技术人真正需要的是升维思考
第21讲 | 绩效管理的目标不仅仅是绩效考核
第22讲 | 验证研发团队价值的绩效考核机制
第23讲 | 产品技术团队OKR使用法则
第24讲 | 996、987,程序员加班文化你怎么看?
大咖对话 | 技术管理者应该向优秀的体育教练学习
第25讲 | 建立有效的员工淘汰机制
第26讲 | 让细节的“病毒”感染你的团队
第27讲 | 如何在不同组织文化下推行技术管理
第28讲 | 业务高速增长期的团队管理:“知轻重、重绸缪、调缓急”
大咖对话 | 让团队成员持续的enjoy
第29讲 | 被80%的人误解的工程师文化
第30讲 | 关于工程师文化的六个问题
第31讲 | 五位技术领导者的文化构建实战
第32讲 | 文化是管理的那只无形之手
大咖对话 | 创业就是把自己过去的经验快速的产品化
第33讲 | 选对的人,做正确的事情
第34讲 | 打好技术团队搭建的基础
第35讲 | 做个合格的技术岗位面试官
第36讲 | “高潜力人才”的内部培养
大咖对话 | 如何高效管理8000+规模的技术团队
第37讲 | 技术创业该如何选择赛道
第38讲 | CTO要掌握的产品哲学:理性与人性的权衡
第39讲 | 从客户价值谈技术创新
第40讲 | 技术人投身创业公司之前,应当考虑些什么?
大咖对话 | 技术人创业前衡量自我的3P3C模型
第41讲 | 技术人创业前要问自己的六个问题
第42讲 | 团队激励之分配好你的奖金
第43讲 | 通过积分考核提升技术团队的绩效
第44讲 | 空降技术高管的“择业七计”
大咖对话 | 如何打造自我驱动型的技术团队?
第45讲 | 选好人生下一站——CTO空降上篇
第46讲 | 走出“至暗时刻”——CTO空降下篇
第47讲 | 空降领导者平稳落地要做的四道题(上)
第48讲 | 空降领导者平稳落地要做的四道题(下)
大咖对话 | 管理者是首席铲屎官?
第49讲 | 打造高效的研发组织架构:高效研发流程那些事(一)
第50讲 | 你的研发流程符合你的组织架构吗?谈高效研发流程那些事(二)
第51讲 | 聊聊研发流程管理中的那些坑:高效研发流程那些事(三)
第52讲 | 数据如何驱动研发高效运转?谈高效研发流程那些事(四)
大咖对话 | 对人才的长期投资是人才体系打造的根本
第53讲 | 如何打造高效且敏捷的组织文化?谈高效研发流程那些亊(五)
第54讲 | 打造高速运转的迭代机器:现代研发流程体系打造(一)
第55讲 | 用机器打造迭代机器:现代研发流程体系打造(二)
第56讲 | 有了敏捷开发,那交付期限去哪儿了?
大咖对话 | 项目成功的秘诀——技术产品双头负责制
第57讲 | 敏捷中的期限之殇,软件业该怎么做?
第58讲 | 如何打造个人技术品牌?
第59讲 | 技术演讲,有章可循
第60讲 | 正确对待技术演讲中的失误
大咖对话 | 不可替代的Java:生态与程序员是两道护城河
第61讲 | 刘俊强:技术最高决策者应该关注技术细节吗?
第62讲 | 张溪梦:技术领袖需要具备的商业价值思维
第63讲 | 未来组织形态带来的领导力挑战
第64讲 | 如何判断业务价值的高低
大咖对话 | 池建强:做产品不要执着于打造爆款
第65讲 | 如何打造高效的分布式团队?
第66讲 | 如何打造有活力、持续创新的研发团队?
第67讲 | 如何打造独属自己的工程师文化?
第68讲 | 如何打造一个自组织团队?
大咖对话 | 童剑:用合伙人管理结构打造完美团队
第69讲 | 茹炳晟:QE团队向工程效能团队转型的实践之路
第70讲 | 王昊:技术、产品、管理的不同视角
第71讲 | 王昊:什么样的人适合考虑管理角色
第72讲 | 创业公司如何招到合适的人才
大咖对话 | 以产生价值判断工程师贡献——读者留言精选
第73讲 | 用数据来分析管理员工
第74讲 | 为什么给了高工资,依然留不住核心员工?
第75讲 | 刘俊强:一本正经教你如何毁掉一场技术演讲
第76讲 | 内部技术会议的价值
大咖对话 | 韩军:CTO转型CEO如何转变思路
第77讲 | 陈晨:谈谈Instagram文化和文化背后的故事
第78讲 | 陈晨:团队重组过程中踩过的坑
第79讲 | 程军:从0到1打造高效技术团队的方法论
第80讲 | 马晋:技术Leader的持续成长
技术领导力实战笔记
登录|注册

大咖对话 | 创业就是把自己过去的经验快速的产品化

经纬创投董事总经理熊飞 2018-06-08
你好!
本周作客“大咖对话”的嘉宾是经纬创投董事总经理熊飞。熊飞曾先后在腾讯和阿里巴巴担任产品经理,负责过腾讯网社区产品的设计及策划、B2B 收费类产品、企业级电子商务等产品工作。2011 年,他加入经纬中国,负责考察、筛选及评估互联网领域的投资机会。这一次,我们和他聊了聊企业级服务领域的创业。

Q:这段时间有媒体说,中国的 to B 时代终于来了,你怎么看?当下企业级服务领域的机会在哪里?

A:这个很清晰,我也是蛮赞同的,之所以这样说有几个原因。
首先,任何行业的春天都是需求驱动的,to B 的一个必然的驱动力就是人力成本逐年的快速提高。5、6 年前,一个人两三千一个月,一台电脑五六千,现在反过来了,人才越来越贵,电脑越来越便宜。
其次,各行各业系统性进入供大于求。也就是说,5 年再往前,你生产出来产品就可以赚钱,大家就拼命的建工厂,扩销售团队。但是现在大家想的是,我的良品率怎么提高一点,或者我的销售费用怎么再下降一些。这些要靠软件来解决。
再次,80 后的 CEO、掌门人开始接班。因为第一批 80 后也快 40 岁了,很多民营企业的掌门人都是 80 后了。对于他们来说,利用软件信息化来管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对于开发者来说,有几个领域是很大的机会。第一个是数据,因为数据每年都在翻番的暴涨,基本上我觉得每三年 10 倍,可能 10 年后就一千倍了,过去的技术栈已经很难去服务好未来的架构了。数据还有了新的各种各样的格式,比如图数据,IOP 的数据,所以我觉得数据无论是从它的规模,还是实时性,还是新的数据格式,创业都有巨大的机会。
第二个,新的技术架构,比如说容器的生态,比如软件定义网络,软件定义存储。在各个领域都有很多新的架构,在这些技术架构里边不管是做安全,做运维,还是做各种各样的这个架构下的产品,都有很多大的机会。
第三个是机器学习带来的一些机会,比如机器学习带来的安全的机会。还有机器学习在商业上的应用,可能通用的商业应用像人力、CRM 目前创业机会没有那么的大。但是在垂直行业的商业应用,比如农业、金融、医疗,机会都非常大。

Q:作为技术人,如何去把握住上述创业机会?

A:首先是要先人一步,因为企业级创业基本上打磨产品,做出一个不错的产品,至少要一到两年的周期。如果等风口来了再创业,一两年后产品出来已经赶不上了。你得先人一步看到这个所谓的风口,比如说两三年前做分布式数据库或容器生态的创业,必须要有这样的一个判断力和格局。
然后,要找到自己独有的经验。我觉得企业服务级创业不是 20 出头的年轻人能做的,它需要你过去的一些先进的经验。比如你原来是在京东做电商相关的大数据,或者原来在阿里云做实时数据,在这个领域有一流的经验,你去创业其实是一个把自己过去的经验快速的产品化,快速的形成商业价值的过程。
取消
完成
0/1000字
划线
笔记
复制
© 版权归极客邦科技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传播售卖。 页面已增加防盗追踪,如有侵权极客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该试读文章来自付费专栏《技术领导力实战笔记》,如需阅读全部文章,
请订阅文章所属专栏。
立即订阅
登录 后留言

精选留言(4)

  • Simon
    好的产品的确需要水磨功夫,能忍住不做200万的定制项目,对于创业公司来说决对是考验。
    2018-06-10
    3
  • 日耳曼战车
    早期集中精力搞产品化,得有一个前提,就是公司有很好的资金支持,就是不差钱。否则就会考虑收益扰乱产品化计划。
    2018-06-10
    1
  • 孙梦华🙄🙄
    产品化和项目化的观点很到位。
    2018-06-08
  • codesve
    感觉学到了很多东西。有两个问题:1、如何找到“特别痛”,有没有一些建议?2、过往经验都是国企、政府的项目,他们肯定不是“特别痛”的,能转化为产品吗?
    2018-06-08
收起评论
4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