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导力实战笔记
TGO鲲鹏会
100位CTO的真知灼见
立即订阅
14777 人已学习
课程目录
已完结 268 讲
0/6登录后,你可以任选6讲全文学习。
开篇词 | 卓越的团队,必然有一个卓越的领导者
免费
第1讲 | 你的能力模型决定你的职位
第2讲 | 七位CTO纵论技术领导者核心能力
第3讲 | CEO实话实说:我需要这样的CTO
第4讲 | 技术领导者不等于技术管理者
大咖对话 | 从几个工程师到2000+个工程师的技术团队成长秘诀
第5讲 | CTO的三重境界
第6讲 | 像CEO一样思考
第7讲 | 要制定技术战略,先看清局面
第8讲 | 技术领导力就是“成事”的能力
大咖对话 | 未来技术负责人与首席增长官将如何协作?
第9讲 | CTO是商业思维和技术思维交汇的那个点
第10讲 | 创业公司CTO的认知升级
第11讲 | 最合适的技术才是最有价值的技术
第12讲 | 谈谈CTO在商业战略中的定位
大咖问答 | 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你也可以
第13讲 | 把脉高效执行的关键要素
第14讲 | 从零开始搭建轻量级研发团队
第15讲 | 定制高效研发流程
第16讲 | 培养中层团队的管理认知
大咖问答 | 发现下一个小米,不是只能靠运气
第17讲 | 团队成长要靠技巧和体系
第18讲 | 做到这四点,团队必定飞速成长
第19讲 | 将企业打造成一所终身大学
第20讲 | 论团队管理与共同升级
大咖对话 | 技术人真正需要的是升维思考
第21讲 | 绩效管理的目标不仅仅是绩效考核
第22讲 | 验证研发团队价值的绩效考核机制
第23讲 | 产品技术团队OKR使用法则
第24讲 | 996、987,程序员加班文化你怎么看?
大咖对话 | 技术管理者应该向优秀的体育教练学习
第25讲 | 建立有效的员工淘汰机制
第26讲 | 让细节的“病毒”感染你的团队
第27讲 | 如何在不同组织文化下推行技术管理
第28讲 | 业务高速增长期的团队管理:“知轻重、重绸缪、调缓急”
大咖对话 | 让团队成员持续的enjoy
第29讲 | 被80%的人误解的工程师文化
第30讲 | 关于工程师文化的六个问题
第31讲 | 五位技术领导者的文化构建实战
第32讲 | 文化是管理的那只无形之手
大咖对话 | 创业就是把自己过去的经验快速的产品化
第33讲 | 选对的人,做正确的事情
第34讲 | 打好技术团队搭建的基础
第35讲 | 做个合格的技术岗位面试官
第36讲 | “高潜力人才”的内部培养
大咖对话 | 如何高效管理8000+规模的技术团队
第37讲 | 技术创业该如何选择赛道
第38讲 | CTO要掌握的产品哲学:理性与人性的权衡
第39讲 | 从客户价值谈技术创新
第40讲 | 技术人投身创业公司之前,应当考虑些什么?
大咖对话 | 技术人创业前衡量自我的3P3C模型
第41讲 | 技术人创业前要问自己的六个问题
第42讲 | 团队激励之分配好你的奖金
第43讲 | 通过积分考核提升技术团队的绩效
第44讲 | 空降技术高管的“择业七计”
大咖对话 | 如何打造自我驱动型的技术团队?
第45讲 | 选好人生下一站——CTO空降上篇
第46讲 | 走出“至暗时刻”——CTO空降下篇
第47讲 | 空降领导者平稳落地要做的四道题(上)
第48讲 | 空降领导者平稳落地要做的四道题(下)
大咖对话 | 管理者是首席铲屎官?
第49讲 | 打造高效的研发组织架构:高效研发流程那些事(一)
第50讲 | 你的研发流程符合你的组织架构吗?谈高效研发流程那些事(二)
第51讲 | 聊聊研发流程管理中的那些坑:高效研发流程那些事(三)
第52讲 | 数据如何驱动研发高效运转?谈高效研发流程那些事(四)
大咖对话 | 对人才的长期投资是人才体系打造的根本
第53讲 | 如何打造高效且敏捷的组织文化?谈高效研发流程那些亊(五)
第54讲 | 打造高速运转的迭代机器:现代研发流程体系打造(一)
第55讲 | 用机器打造迭代机器:现代研发流程体系打造(二)
第56讲 | 有了敏捷开发,那交付期限去哪儿了?
大咖对话 | 项目成功的秘诀——技术产品双头负责制
第57讲 | 敏捷中的期限之殇,软件业该怎么做?
第58讲 | 如何打造个人技术品牌?
第59讲 | 技术演讲,有章可循
第60讲 | 正确对待技术演讲中的失误
大咖对话 | 不可替代的Java:生态与程序员是两道护城河
第61讲 | 刘俊强:技术最高决策者应该关注技术细节吗?
第62讲 | 张溪梦:技术领袖需要具备的商业价值思维
第63讲 | 未来组织形态带来的领导力挑战
第64讲 | 如何判断业务价值的高低
大咖对话 | 池建强:做产品不要执着于打造爆款
第65讲 | 如何打造高效的分布式团队?
第66讲 | 如何打造有活力、持续创新的研发团队?
第67讲 | 如何打造独属自己的工程师文化?
第68讲 | 如何打造一个自组织团队?
大咖对话 | 童剑:用合伙人管理结构打造完美团队
第69讲 | 茹炳晟:QE团队向工程效能团队转型的实践之路
第70讲 | 王昊:技术、产品、管理的不同视角
第71讲 | 王昊:什么样的人适合考虑管理角色
第72讲 | 创业公司如何招到合适的人才
大咖对话 | 以产生价值判断工程师贡献——读者留言精选
第73讲 | 用数据来分析管理员工
第74讲 | 为什么给了高工资,依然留不住核心员工?
第75讲 | 刘俊强:一本正经教你如何毁掉一场技术演讲
第76讲 | 内部技术会议的价值
大咖对话 | 韩军:CTO转型CEO如何转变思路
第77讲 | 陈晨:谈谈Instagram文化和文化背后的故事
第78讲 | 陈晨:团队重组过程中踩过的坑
第79讲 | 程军:从0到1打造高效技术团队的方法论
第80讲 | 马晋:技术Leader的持续成长
技术领导力实战笔记
登录|注册

第26讲 | 让细节的“病毒”感染你的团队

白山云联合创始人&CTO、TGO会员童剑 2018-05-29
很多大公司的技术高管,既要思考战略和执行,又要管理繁杂的业务,有限的时间都占得满满当当。那么,作为企业的技术决策者,是否还需要关注细节呢?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肯定的。

为什么要关注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这个道理自古就有,尤其是在这个全球商业竞争激烈的时代,更是很多成功公司奉行的理念。如果要找一个最能代表这种精神的公司,那就非苹果公司莫属了,其产品如 iPhone、MacBook、MacOSX 等都堪称当今工业界最高水平。最近几十年在中国市场上发展起来的很多本土企业,也日益肯在细节上下功夫,出现了很多极为成功的科技公司。
 
在知乎上有篇写腾讯 CEO 马化腾领导风格的帖子,提到其经常在深夜还发邮件和团队探讨产品细节问题,最厉害的是这些讨论往往第二天就能被团队落实。这个帖子中还提到,QQ 邮箱在 2008 年的 400 多个创新点中,有近 300 项是由马化腾本人发现和提出。马化腾发现这些问题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反复使用。
 
连大公司 CEO 都在半夜讨论产品细节,作为 CTO 或者技术决策者,还好意思说自己没时间关注技术细节吗?并且,我工作这么多年,有个感受,就是越到高层的老板,越重视细节、越抠细节。
 
谷歌 CEO 埃里克•施密特在他写的《重新定义公司》书中提到,在偶遇一位许久不见的高管时,一句诚恳的问候之后,埃里克便会开门见山地提问:“你最近的工作进展如何?遇到了哪些问题?应该交付的产品进度如何?”这些问题的效果有两重:不仅让埃里克掌握了对方的业务细节,还让他知道这些主管是否掌握了他们的业务细节。在埃里克看来,没有掌握细节的管理者,是不胜任工作的。
 
所以说,作为技术负责人,同样需要关注技术的细节。而善于提出问题,就是很好的了解细节的方法。

细节决定成败

前通用电气 CEO 杰克·韦尔奇曾在他的回忆录《赢》中讲述过一个案例。
起初通用电气在核磁共振设备的市场中一路领先,韦尔奇曾发现自己的产品口径太过小,使人受到的压抑感太大,而此时日立公司正在研究大孔径设备。韦尔奇与医疗事业部门讨论发现:孔径加大会导致成像的准确度下降,医院的人不会接受。韦尔奇后来一有机会就会督促医疗部门考虑改进成像技术,但得到的反馈都是敷衍。随后不久,原本处于领先地位的通用电气被日立公司超越,其追赶之路辛苦万分。韦尔奇在自传中写道:我非常后悔,为什么自己没有付出更大的努力,对下属提出更严厉的要求。
 
孔径之大小,能如此影响一个公司的发展,使我们不得不重视细节。
 
技术做为一个业务中的重要部分,是保障业务成功的基础。由于互联网的应用,涉及到客户端程序和服务器端程序共同实现,也普遍有多个技术系统的相互依赖。在一个大规模分工合作的团队中,产品体验要做到极致,没有技术决策者的亲自参与,就不能有效调动和协调必要的资源,也没法保证执行的快速精准。也只有技术决策者关注到技术细节中去,才能掌握全面的信息,做出准确的判断。否则就会造成很多工作的处理结果,犹如隔靴搔痒,劳而无功。
 
最近几年流行的短视频和视频直播应用,各家比拼的体验中,秒开就是一个技术上追求极致的例子,就是在细节上的深入探究和改进。
 
秒开是指手机视频应用中显示的视频,只要点播放,1 秒内就要完成视频的下载并播放。要做好这个体验,需要把点击播放、下载视频、首次播放等环节的处理时间记录日志,并进行分析,来决定哪些环节需要优化来缩短处理时间,这种分析往往会沉淀为日常的机制,确保秒开比例保持在高水平。
为了提高秒开比例,除了手机客户端应用作优化,我们白山云作为视频分发的 CDN 服务商,也需要让速度变得更快,尤其是快速填满客户端上视频播放缓冲区。
 
对于这个目标,开始团队做了一些改进但是没有大的突破,后来我们的技术 VP 苗辉作为技术专家亲自参与和组织,通过对 TCP/IP 和网络传输的深入研究,优化 TCP 重传、窗口拥塞、慢启动等机制,整体上加快客户端视频下载速度;通过智能 DNS 的动态 IP 库和四维调度算法优化,更实时的把用户调度到网络质量最优的 CDN 边缘节点。那么结果怎么样呢?根据我们一个 CDN 客户提供的数据,其直播客户端首次播放时间稳定在 450 毫秒左右,远远小于 1 秒。
取消
完成
0/1000字
划线
笔记
复制
© 版权归极客邦科技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传播售卖。 页面已增加防盗追踪,如有侵权极客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该试读文章来自付费专栏《技术领导力实战笔记》,如需阅读全部文章,
请订阅文章所属专栏。
立即订阅
登录 后留言

精选留言(9)

  • 唐😊 木木
    老师,关注细节的确有益于把控系统,但如何保证当技术领导者介入细节后不让团队成员对你形成依赖,另外,越级介入一些系统,是否会形成基层员工的不创新,不思考。比如您说的马化腾介入某个产品提出绝大多数改进意见,对于马化腾来说是正面形象,但对于团队来说,是不是表示他们就看不到,不愿意看,没有主观能动性的工作了。而如果不介入一些系统细节,是没有话语权,容易瞎指挥。
    2018-05-29
    5
  • andrewFan
    作为技术管理者在细节的管理上要因人因事不能事无巨细的关注每个细节,要把握好一个度。对重要的项目,问题要关注细节,深入细节以便作出正确的决策和方向。
    2018-06-03
    1
  • peter.yj
    和唐木有一样的疑惑。这个度的把握有什么依据么?
    或者是让每一级都强调细节?
    2018-12-07
  • David Mao
    1. 文中的关注细节在不同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上应是不同的,作为许多产品的技术管理人,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关注所有产品的细节,此时应关注产品的关键细节或重要细节,对客户造成重大影响的细节,腾讯和苹果公司to C的产品品类单一,如QQ和iPhone, 但像孙正义因为公司的产品很多,很难关注每个产品的细节。
    2. 若有关注细节的下属,充分授权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2018-11-23
  • 💪😊
    看来技术公司还是有水平的,一般混子管理者不好混,但是这些公司也有弱点就是这些人太懂技术还很有主人翁意思,一般不舍得给员工好薪资好福利
    2018-07-16
  • Justin
    关注关键细节,培养同样做事抓重点抓细节的人
    2018-06-16
  • 菡萏如佳人
    个人觉得此处细节应该是核心细节或指标细节,如果是技术细节容易造成过度依赖与谁身上猴子的问题~团队越大授权、赋能就越多,细节的性质也要转变~
    2018-06-01
  • 彼得.林
    和唐木木有一样的疑惑
    2018-06-01
  • jet
    赞,关注细节,发现和解决的问题会更多、更接地。
    2018-05-29
收起评论
9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