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导力实战笔记
TGO鲲鹏会
100位CTO的真知灼见
立即订阅
14777 人已学习
课程目录
已完结 268 讲
0/6登录后,你可以任选6讲全文学习。
开篇词 | 卓越的团队,必然有一个卓越的领导者
免费
第1讲 | 你的能力模型决定你的职位
第2讲 | 七位CTO纵论技术领导者核心能力
第3讲 | CEO实话实说:我需要这样的CTO
第4讲 | 技术领导者不等于技术管理者
大咖对话 | 从几个工程师到2000+个工程师的技术团队成长秘诀
第5讲 | CTO的三重境界
第6讲 | 像CEO一样思考
第7讲 | 要制定技术战略,先看清局面
第8讲 | 技术领导力就是“成事”的能力
大咖对话 | 未来技术负责人与首席增长官将如何协作?
第9讲 | CTO是商业思维和技术思维交汇的那个点
第10讲 | 创业公司CTO的认知升级
第11讲 | 最合适的技术才是最有价值的技术
第12讲 | 谈谈CTO在商业战略中的定位
大咖问答 | 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你也可以
第13讲 | 把脉高效执行的关键要素
第14讲 | 从零开始搭建轻量级研发团队
第15讲 | 定制高效研发流程
第16讲 | 培养中层团队的管理认知
大咖问答 | 发现下一个小米,不是只能靠运气
第17讲 | 团队成长要靠技巧和体系
第18讲 | 做到这四点,团队必定飞速成长
第19讲 | 将企业打造成一所终身大学
第20讲 | 论团队管理与共同升级
大咖对话 | 技术人真正需要的是升维思考
第21讲 | 绩效管理的目标不仅仅是绩效考核
第22讲 | 验证研发团队价值的绩效考核机制
第23讲 | 产品技术团队OKR使用法则
第24讲 | 996、987,程序员加班文化你怎么看?
大咖对话 | 技术管理者应该向优秀的体育教练学习
第25讲 | 建立有效的员工淘汰机制
第26讲 | 让细节的“病毒”感染你的团队
第27讲 | 如何在不同组织文化下推行技术管理
第28讲 | 业务高速增长期的团队管理:“知轻重、重绸缪、调缓急”
大咖对话 | 让团队成员持续的enjoy
第29讲 | 被80%的人误解的工程师文化
第30讲 | 关于工程师文化的六个问题
第31讲 | 五位技术领导者的文化构建实战
第32讲 | 文化是管理的那只无形之手
大咖对话 | 创业就是把自己过去的经验快速的产品化
第33讲 | 选对的人,做正确的事情
第34讲 | 打好技术团队搭建的基础
第35讲 | 做个合格的技术岗位面试官
第36讲 | “高潜力人才”的内部培养
大咖对话 | 如何高效管理8000+规模的技术团队
第37讲 | 技术创业该如何选择赛道
第38讲 | CTO要掌握的产品哲学:理性与人性的权衡
第39讲 | 从客户价值谈技术创新
第40讲 | 技术人投身创业公司之前,应当考虑些什么?
大咖对话 | 技术人创业前衡量自我的3P3C模型
第41讲 | 技术人创业前要问自己的六个问题
第42讲 | 团队激励之分配好你的奖金
第43讲 | 通过积分考核提升技术团队的绩效
第44讲 | 空降技术高管的“择业七计”
大咖对话 | 如何打造自我驱动型的技术团队?
第45讲 | 选好人生下一站——CTO空降上篇
第46讲 | 走出“至暗时刻”——CTO空降下篇
第47讲 | 空降领导者平稳落地要做的四道题(上)
第48讲 | 空降领导者平稳落地要做的四道题(下)
大咖对话 | 管理者是首席铲屎官?
第49讲 | 打造高效的研发组织架构:高效研发流程那些事(一)
第50讲 | 你的研发流程符合你的组织架构吗?谈高效研发流程那些事(二)
第51讲 | 聊聊研发流程管理中的那些坑:高效研发流程那些事(三)
第52讲 | 数据如何驱动研发高效运转?谈高效研发流程那些事(四)
大咖对话 | 对人才的长期投资是人才体系打造的根本
第53讲 | 如何打造高效且敏捷的组织文化?谈高效研发流程那些亊(五)
第54讲 | 打造高速运转的迭代机器:现代研发流程体系打造(一)
第55讲 | 用机器打造迭代机器:现代研发流程体系打造(二)
第56讲 | 有了敏捷开发,那交付期限去哪儿了?
大咖对话 | 项目成功的秘诀——技术产品双头负责制
第57讲 | 敏捷中的期限之殇,软件业该怎么做?
第58讲 | 如何打造个人技术品牌?
第59讲 | 技术演讲,有章可循
第60讲 | 正确对待技术演讲中的失误
大咖对话 | 不可替代的Java:生态与程序员是两道护城河
第61讲 | 刘俊强:技术最高决策者应该关注技术细节吗?
第62讲 | 张溪梦:技术领袖需要具备的商业价值思维
第63讲 | 未来组织形态带来的领导力挑战
第64讲 | 如何判断业务价值的高低
大咖对话 | 池建强:做产品不要执着于打造爆款
第65讲 | 如何打造高效的分布式团队?
第66讲 | 如何打造有活力、持续创新的研发团队?
第67讲 | 如何打造独属自己的工程师文化?
第68讲 | 如何打造一个自组织团队?
大咖对话 | 童剑:用合伙人管理结构打造完美团队
第69讲 | 茹炳晟:QE团队向工程效能团队转型的实践之路
第70讲 | 王昊:技术、产品、管理的不同视角
第71讲 | 王昊:什么样的人适合考虑管理角色
第72讲 | 创业公司如何招到合适的人才
大咖对话 | 以产生价值判断工程师贡献——读者留言精选
第73讲 | 用数据来分析管理员工
第74讲 | 为什么给了高工资,依然留不住核心员工?
第75讲 | 刘俊强:一本正经教你如何毁掉一场技术演讲
第76讲 | 内部技术会议的价值
大咖对话 | 韩军:CTO转型CEO如何转变思路
第77讲 | 陈晨:谈谈Instagram文化和文化背后的故事
第78讲 | 陈晨:团队重组过程中踩过的坑
第79讲 | 程军:从0到1打造高效技术团队的方法论
第80讲 | 马晋:技术Leader的持续成长
技术领导力实战笔记
登录|注册

第28讲 | 业务高速增长期的团队管理:“知轻重、重绸缪、调缓急”

腾讯云资深架构师、TGO会员刘俊强 2018-05-31
作为企业的技术管理者,如技术总监、技术副总裁或是 CTO,必定会期望企业业务快速发展,这样技术团队对业务的价值才能最大程度得到体现。但业务的爆炸式增长将不可避免地带来组织结构的变化和管理上的挑战,那么作为技术管理者,你是否做好了迎接这些挑战的准备?
本文将结合我过往在创业公司以及大公司新业务扩张时期的经历,来讲述如何在企业快速成长时做好技术团队管理,我将通过“再识技术管理”来聊聊对技术管理的理解,再通过“边开飞机边换引擎”来聊聊企业快速成长时技术团队管理面临的挑战,并给出一些管理团队的建议。

再识技术管理

技术管理者大多都是从技术专业人才转变成为管理者的,极少情况下存在着没有技术背景的技术管理者,一般都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在专业能力或业务贡献上已经被证明过的技术专业人才来成为技术管理者,期望他们将自身的业务能力进行复制,带给整个团队,以让企业的技术团队正向发展。晋升为技术管理者,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新角色,但同时也需要不少新的技能和能力来面对这个职位带来的挑战。我们先来看技术专家与管理者在日常工作输出上的区别:
技术专家
与产品、QA 团队日常撕
分析业务需求并制定技术方案
编写代码实现功能需求以及修复 bug
解决线上故障或突发问题
经验知识沉淀及技术学习
管理者
设立团队目标、制定工作流程
协调必要资源来支持团队、并与其它团队保持良好沟通
观察团队工作进展、向上输出业务进度报告
招募并培训技术人才
评定团队成员业绩
从上面对比不难发现,这两个角色实际是从不同角度来看相同的业务挑战,因此日常需要完成的⼯作内容是完全不一样的。简而言之,技术人才或技术专家是面向任务来工作,而管理者或经理的角色是面向人来工作,他是要驱动激励团队来完成业务需要,并根据公司远景来提前布局。

边开飞机边换引擎

在业务高速发展的公司,例如创业公司 B 轮融资后开始冲业绩、又或是被媒体报道后的激增,一般业务量会有几倍甚至于几十上百倍的增长,这取决于公司的业务模式,这时企业的技术团队将面临巨大的挑战,比如业务系统能否抗住高并发、业务系统的响应速度以及业务代码是否存在影响严重 bug 等。这里我们要聊的是在这种情况下的技术团队管理该如何做,所以我们不过多关注具体的细节问题,而要以管理者的角度来更加全局性地来审视这样情况下面临的核心冲突或矛盾是什么。
大家会经常听到的一个比喻是“边开飞机边换引擎”,这个比喻十分形象地将这种困境描述了出来,我们简化来看这个困境,实际面临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时间,我们需要驾驶这架飞机在最短的时间内安全到达目的地;另一个便是资源,我们拥有的飞机就只有这一架,并没有其它备用飞机提供给我们来进行替换使用,因此我们只能在这架飞机上进行修修补补继续飞。
不难看出我们在企业高速成长时技术团队管理面临的两个核心矛盾或问题就是时间和资源。时间上的矛盾在于业务系统开发和完善、以及技术储备等都需要时间来进行开发维护以及沉淀,但业务增长的速度和时间窗口并不会给技术团队以太多喘息机会,那么在这个时间矛盾下,怎么做好技术团队管理呢?精简来说就是“知轻重、重绸缪、调缓急”,如何理解呢?这种情况下时间对于企业、团队和个人来说都很紧张,因此技术管理者如何分配时间便很关键,如何分配时间和资源也将决定了技术团队的发展趋势和业绩输出,所以做到“知轻重、重绸缪、调缓急”是很关键的。
取消
完成
0/1000字
划线
笔记
复制
© 版权归极客邦科技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传播售卖。 页面已增加防盗追踪,如有侵权极客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该试读文章来自付费专栏《技术领导力实战笔记》,如需阅读全部文章,
请订阅文章所属专栏。
立即订阅
登录 后留言

精选留言(5)

  • rkq@geekbang
    作为一个正式的知识共享平台,应该要求作者重视语言规范,像“撕逼”,“撸代码”这样的用语口语说说可以,书面也这样写就太低级了,闲得整个档次就LOW。
    2018-07-03
    6
  • 一木成舟🌊
    四象限法则,安排合理让你工作更顺畅
    2018-12-25
  • 陈伟
    挺好的,管理者要坚持做代码review和团队建设
    2018-11-27
  • 杨帆
    贴近实际管理场景,很多团队及团队管理者,技术管理者都会面对这样的问题。团队管理者如何判定优先级,技术管理者如何快速调整组织机构及让团队成员快速适应这种调整都是需要面对的实际问题
    2018-06-20
  • 黄无由
    不错的文章
    2018-06-13
收起评论
5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