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时间的专栏读者你好,我是邱岳。这次我们继续聊小程序相关的话题,上一次的内容里我们提到小程序给我们带来的一些优势和机会。这一次我想从小程序的入口开始,分享我对小程序流量结构的思考,以及小程序的设计原则。
小程序的入口
微信之父张小龙曾经非常明确地表达过:“小程序在微信中没有入口”,后来这句话经常被好事者拿出来调侃,说龙哥食言了,现在不论是在发现模块里的小程序菜单,还是在聊天列表直接下拉,都是小程序的入口。
为此,微信还专门在聊天列表下拉的小程序列表位置,加了一个小彩蛋,依然坚持说:“这不是入口。”
我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是,小程序不像其他产品或渠道形态,依靠中心化的分发去获客与留客,从这个意义上讲,小程序确实在微信中没有入口,或者更进一步说,这句话的真实含义是,小程序没有“中心化入口”。
如果把用户进入小程序的所有渠道称作入口,这样我们可以将所有的入口分为两类,一类是刚才提到的,这种中心化分发,稳定存在,所有人都一样的中心化入口,比如图上“我的小程序”和“最近使用”,以及发现模块中的“小程序”项,都是中心化入口。
我认为中心化入口的存在并不是为了给具体的某一个小程序创造获客或留存渠道,而是微信在培养用户对小程序的使用习惯。如果寄希望于在这里抢得一席之地获得流量和用户,其实是很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