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岳的产品实战
邱岳
十年资深产品人,无码科技产品经理
38996 人已学习
新⼈⾸单¥59
登录后,你可以任选4讲全文学习
课程目录
已完结/共 58 讲
模块三:产品经典案例解析:小程序的生态与实践 (3讲)
模块四:产品会客厅——场景化处理你的产品疑难杂症 (18讲)
尾声 (1讲)
邱岳的产品实战
15
15
1.0x
00:00/00:00
登录|注册

产品会客厅 | 千万级用户的产品是如何打造的?

技术、环境、微信规范等限制
一键复制的功能集中性尝试
从用户场景中挖掘流程中不方便的点
根据不同阶段规划不同的目标
选择合适的时机实现特性
从所有“正确”中挑出一个“合适”
产品功能体现特性
变化是因为产品进入教育内核
变化是因为内容增加
处理各种限制的挑战
一键复制的例子
产品路径规划
选择时机的挑战
选择特性时的挑战
对“得到”产品变化的看法
技术限制对功能的影响
产品逻辑和路径
产品特性选择的难点
真正参与其中,成为“会客厅”中的座上宾,与资深产品人以及所有专栏用户一起分享自己做产品时遇见的疑难杂症,让他们给你做参谋、对症下药。也可以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
让不同工作角色的从业者,都可以站在产品人的角度,与专业的产品人一起重温真实的产品事件,直面真实工作中的那些“坑儿”。
参与方式
邱岳回信
学习特色
下期问题
第一期问题
写在前面的话
产品会客厅

该思维导图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写在前面的话】

在产品经理的工作中,仅仅是学会方法论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将它们运用到你的工作中,你需要亲自站在战场上,弄脏你的双手,才能真正地获得成长。
所以,我在专栏中特设了这样一个实战问答板块,我想要创造的是一个集思广益、共同探讨问题、答疑解惑的互动环境。
在这里,你可以是一名发问者,提出你的产品疑难杂症,大家一起集思广益,寻找答案。也可以是一名回答者,分享你在产品规划中的宝贵经验,“绕坑”成功的经历,走出迷茫期的方法。还可以是观察者,对某种热门的产品现象进行自己的分析和判断。
我会邀请我们的好朋友,池建强老师,一起常驻在产品会客厅中,我们会从每周的留言问题中,筛选出最贴近实战的问题,进行一对一的参考性解答。你也可以加入我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一起去回答问题、思考产品,从问题中探索它的真正奥义。
知行合一,教学相长,切磋交互,共同精进。

你将获得

如果你是一线的产品经理,你可以分享自己的产品难题,并获得行业大咖一对一的解答,你也可以分享自己的经验来更好地帮助需要的人;
如果你是与产品经理密切协作的运营、开发等人员,你可以向专业的产品人提问,从而全盘、精准地了解产品问题、把控关键节点,优化本职工作,你也可以站在自己从业的角度,为别人分享你眼中的产品建议;
如果你是希望精进的泛互联网人,你可以了解产品经理的工作日常、成长与困惑,提升产品思维,增强产品意识。
确认放弃笔记?
放弃后所记笔记将不保留。
新功能上线,你的历史笔记已初始化为私密笔记,是否一键批量公开?
批量公开的笔记不会为你同步至部落
公开
同步至部落
取消
完成
0/2000
荧光笔
直线
曲线
笔记
复制
AI
  • 深入了解
  • 翻译
    • 英语
    • 中文简体
    • 中文繁体
    • 法语
    • 德语
    • 日语
    • 韩语
    • 俄语
    • 西班牙语
    • 阿拉伯语
  • 解释
  • 总结

本文是产品经理如何在实战中运用方法论的问答板块。作者邀请了产品专家池建强老师,与读者一起探讨产品经理的工作日常、成长与困惑,提升产品思维,增强产品意识。读者可以分享自己的产品难题,获得行业大咖一对一的解答,也可以向专业的产品人提问,从而全盘、精准地了解产品问题、把控关键节点,优化本职工作。文章还提供了第一期的实战问题,即关于“极客时间”用户潘勇对于“二爷”的小程序功能的提问,涉及到功能设计、技术实现、用户增长以及对比其他产品的看法。整体来说,本文为产品经理和相关从业者提供了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让他们可以分享经验、解决问题,共同精进。文章内容涉及产品经理的工作日常、成长与困惑,提升产品思维,增强产品意识,以及产品功能的选择和设计实施过程,展示了产品逻辑和路径选择的重要性。同时,还涉及了技术限制对功能设计的影响,以及产品形态随内容增加而发生变化的情况。通过问答交流,读者可以深入了解产品经理的工作实践和思维方式,从中获得启发和经验。

仅可试看部分内容,如需阅读全部内容,请付费购买文章所属专栏
《邱岳的产品实战》
新⼈⾸单¥59
立即购买
登录 后留言

全部留言(20)

  • 最新
  • 精选
  • 潘勇
    置顶
    哇塞,好开心好激动呀,提问被抽中,『产品实战』第一个幸运用户是我,谢谢二爷的回信,收获不少。谢谢作者,我继续加油做个好读者!谢谢『极客时间』的极客福袋,以后要多来留言,万一有幸又被抽中了呢,哈哈。

    作者回复: 问题很赞,多谢你啦~

    2018-08-10
    8
  • 『婷半仙』
    求教: 产品团队觉得运营和产品分不开,但是boss在产品上线前期不愿意招聘运营人员,他希望产品开发即将上线前才去招聘,否则运营人员在开发期间会工作不饱和;请问这样的思维如何去突破,我们没有一个人能说服Boss。😭

    作者回复: 你说的对,产品和运营不能分开,不过我倒觉得产品上线后再招运营也来得及…

    2018-08-10
    6
  • 听天由己
    「产品会客厅」这个栏目很棒啊,看出来了实战篇的影子,这是具体工作学习中的应用和实例,大家会更有感触,能够一起剖析问题并且集思广益。 我想了半天,只有一个问题: 毕业至今,一直待在创业公司,很久没有找工作,总有种井底之蛙的感觉,即便自我感觉能力有所进步,却还是缺乏参照物。如何评估自己真正的能力?如何了解自己在同行中的排名? 感谢阅读~
    2018-08-10
    10
  • sylan215
    我想问一个极客时间的问题:池老师做极客时间时,「得到」已经很成熟了,池老师为什么还有勇气切入?如果说方向不一样的话,技术方面的讲解,视频更有优势,池老师为什么还是选择图文 + 音频的形式?如果是二爷,会怎么考虑和抉择呢?
    2018-08-10
    2
    4
  • Dreamcatcher
    为什么没看到做寄售业务的电商产品 ? 现在考虑一个消费场景:做社区电商。每个社区找一个合伙人。农产品供货商将一些保质期较长的商品,先寄放在合伙人处。合伙人推广社区公众号(我们为每个合伙人提供的电商店铺工具),顾客直接在公众号完成下单,由合伙人就近直接送货给顾客。 项目的目的: 1.提高顾问消费即得性 2.节省供货商每单发货运费 3.合伙人会获得每次订单的提成 请问二爷对这个项目的看法?
    2018-08-10
    1
    3
  • 光明
    我是一名开发人员。公司产品有这样一个逻辑:使用微信模板消息达到群发目的。发送内容是业务相关的,不使用群发是因为服务号群发次数的限制。这样的逻辑违背了『模板消息运营规范』中的 "模板消息的定位是用户触发后的通知消息,不允许在用户没做任何操作或未经用户同意接收的前提下,主动下发消息给用户" 这一规范。目前受制于诸多因素需要完成此功能,那么开发人员是否要据理力争不开发吗?难道等到被微信处罚的时候才下线吗?或者心存侥幸不被微信发现。 当产品经理和开发人员就某个逻辑意见不一致时,怎么妥善处理这种不一致?
    2018-08-10
    2
    3
  • 许某浩
    现在大部分APP都使用了短信验证码的形式,少部分仍然保留了账号密码登录,不知道二爷怎么看这两种登录方式的差别,以及又该如何选择?
    2018-08-10
    3
  • ChengQian
    开发一款知识类产品,前期靠内容质量,那么产品经理就需要参与内容质量的筛选过程里,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探求用户群感兴趣的知识类型,求证什么知识用户们更愿意付费,这个过程也会带来成就感的。在这个圈用户的过程中,没必要执着功能和体验设计吧,另外我觉得内容质量也是产品的一部分。当上线的内容达到相当规模时,如何确保用户依旧可以热情高涨,简单便捷使用产品进行学习,这个时候需要进行功能设计,让体验不变差。
    2018-08-16
    2
  • Dylan
    先定目标,然后再去定计划,之后针对这个目标和这些计划去做具体功能特性的选择,二爷这周的问答清晰地展示了一个产品的宏观导微观路径。自己作为一个新人,其实是能感觉到上面的规划并不是非常的清晰,一个持续三年的老产品,在没有大的内容改变情况下要做拉新,其实这个我认为并不是长久的事情,短期的一些渠道和入口的优化,并非能产生能够从根本上带动拉新的增长力。 作为一个产品新人,我在这个过程中是取得自己所需的成长。 说到自己遇到的产品问题,我觉得其中最大的一个就是确实学习了很多方法论,产品设计原则,但在实际的应用中,往往记不起来,只琢磨方案和添加功能。不知道是不是新人都会面对这样的问题
    2018-08-11
    2
  • 听天由己
    说到产品路径,一开始更可能是某一个优先级最高的功能点,产生的 MVP。当然,我们也要想好产品到底要做什么,提供了什么价值,然后根据路线图来行进,这一方面我想到了今年做的产品。 当时就是以球场消费为核心的网球工具,频次最高的当然就是订场了,这是目前提升用户体验和整合场馆资源最好的方式,在这个基础上,第二步再去衍生智能场馆服务,以及球场社交,从熟人到陌生人,也就是各种活动、约球、比赛、课程等消费场景。当时纠结了很久,是否要提前替代之前的旧产品,这一路径经过讨论也最终确定。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产品路径与结构的魅力。 心中已有蓝图,再来应对各种产品需求或是逻辑讨论,会坦然不少,至少我们在很多细节上都有考虑,只是尚未实现罢了。
    2018-08-10
    2
收起评论
显示
设置
留言
20
收藏
沉浸
阅读
分享
手机端
快捷键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