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岳的产品实战
邱岳
十年资深产品人,无码科技产品经理
立即订阅
13002 人已学习
课程目录
已完结 57 讲
0/4登录后,你可以任选4讲全文学习。
开篇词 (1讲)
开篇词 | 和自己较劲,一个产品经理的实战历程
免费
模块一:增长你的产品:一款产品的诞生与增长 (21讲)
01 | 如何验证你的产品创意?
02 | 如何锤炼你的产品创意
03 | 要不要相信你的调查问卷
04 | 用最少的资源给你的产品试试水
05 | 如何快速利用 MVP 思想
06 | 如何做好产品立项
07 | 产品发布的那些坑儿
08 | 产品增长越来越难,到底应该怎么办?
09 | 产品增长的核心,究竟是什么?
10 | 你需要组建增长团队吗,应该如何组建呢?
11 | 产品增长有哪些业务公式与关键指标?(上)
12 | 产品增长有哪些业务公式与关键指标?(下)
13 | 产品做增长的过程中,有哪些关键套路?
14 | 实战增长,我们要知道哪些事儿?
15 | 增长执行时,需要哪些关键的能力?
16 | 当钩子靠不住时,如何提高用户留存?(上)
17 | 当钩子靠不住时,如何提高用户留存?(下)
18 | 如何把你的新用户转化为忠实的长期用户?
19 | 满眼尽是“病毒”“裂变”,到底什么是传播和获客的正确姿势?(上)
20 | 满眼尽是“病毒”“裂变”,到底什么是传播和获客的正确姿势?(下)
21 | 增长黑客的阴暗面
模块二:升级你的产品能力:产品经理的数据能力与商业意识 (13讲)
22 | 产品经理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的数据能力和意识?
23 | 突发式流量数据暴跌,产品经理应该如何应对?【分析篇】
24 | 突发式流量数据暴跌,产品经理应该如何应对?【拆解篇】
25 | 突发式流量数据暴跌,产品经理应该如何应对?【处理篇】
26 | 当收集数据的前后,我们应该做什么?
27 | 从具体业务出发,如何利用数据辅助你的决策?
28 | 那些数据不能告诉你的事儿:尽信“数”不如无“数”
29 | 每个产品经理都要掌握的基本商业概念是什么?
30 | 如何提高你的商业产品收入?(上)
31 | 如何提高你的商业产品收入(下)
32 | “烧钱获客”中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商业逻辑?
33 | “烧钱获客”的正确姿势有哪些?
34 | 如何具备赚钱的意识与能力?
模块三:产品经典案例解析:小程序的生态与实践 (3讲)
35 | 对产品经理来说,做小程序有什么价值?
36 | 如何利用小程序去做传播?
37 | 关于小程序,一些你应该知道的事儿
模块四:产品会客厅——场景化处理你的产品疑难杂症 (18讲)
产品会客厅 | 千万级用户的产品是如何打造的?
产品会客厅 | 极客时间产品规划大揭秘
产品会客厅 | 没有项目管理经验,如何推动团队一起完成任务?
产品会客厅 | 需求评审怎么做,如何区分什么是真的用户需求?
产品会客厅 | 一次简洁并有效的产品分析需要怎么做?
产品会客厅 | 从“分享有赏”案例讲起,如何做关键决策?
产品会客厅 | 从案例出发,如何利用数据分析来验证新功能的效果?
产品会客厅 | 产品经理面试究竟考什么?
产品会客厅 | 产品经理的职业发展,你在哪个阶段?
产品会客厅 | 在产品的获客与传播上,“极客时间”做了些什么?
产品会客厅 | 从流量型平台转到资源匮乏平台,如何应对业务变化?
产品会客厅 | 面向大众的通用型产品VS受众面少的垂直领域,二者如何博弈?(上)
产品会客厅 | 面向大众的通用型产品VS受众面少的垂直领域,二者如何博弈?(下)
产品会客厅 | 未来的产品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
产品会客厅 | 产品经理如何上手体验一个App?(上)
产品会客厅 | 产品经理如何上手体验一个App (下)
产品会客厅 | 从“极客时间”App的信息架构上,我们能学到什么?
产品会客厅 | 专栏销量过万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尾声 (1讲)
尾声 | 祝你胸怀远大,心狠手辣
邱岳的产品实战
登录|注册

产品会客厅 | 产品经理如何上手体验一个App?(上)

邱岳 2018-11-16

写在前面的话

在上一季的专栏中,我们用视频的方式与大家分享了许多设计有趣的 App。这一季我们没有安排这个环节,于是,有很多读者留言希望我们可以延续之前的风格,继续用视频的方式来呈现产品经理的知识体系。
我个人也很喜欢这种视频的方式,不过如果依然是分享具体的 App,很容易让内容变得有些重复;所以在接下来的几期内容中,我希望利用视频跟大家分享一下:产品经理如何上手体验一个产品。

第十五期问题

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那么作为一个产品经理,我们拿到一个产品之后,会按照怎样的逻辑来理解、分析和学习呢?

邱岳分享

00:00 / 00:00
我们从一张白纸开始,边写边说。
我们首先要看的内容,叫做用例。我先介绍一下什么是用例,用例是我们在设计一个产品的时候,会希望用户在这个产品中,可以完成哪些动作,用什么样的流程,为用户创造什么样的价值。
在看到一个完全陌生产品的时候,我们就是从用例开始的。首先是猜,那怎么猜呢?就是我们拿到一个 App 之后,根据这个 App 的介绍和说明,以及它的封面和名字,我们猜想一下 App 可以让我们做什么。
比如,我们拿到一个拍照的 App,我们猜它可能可以拍照,也可以调亮度;拿到一个读书的 App,我们觉得它应该里面有书架,应该有书城,我们可以看书、可以朗读读书、可以标记书签、也可以买书等等。
取消
完成
0/1000字
划线
笔记
复制
© 版权归极客邦科技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传播售卖。 页面已增加防盗追踪,如有侵权极客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该试读文章来自付费专栏《邱岳的产品实战》,如需阅读全部文章,
请订阅文章所属专栏。
立即订阅
登录 后留言

精选留言(11)

  • 未设置
    我自己在上手分析一款产品的时候,也有一套步骤。一部分是我自己总结的,另外一部分是看书上学的,还有从leader那里学到的。不知道对错,但是觉得用着还不错。二爷可以指导一下。

    第一步,先梳理清楚体验环境。例如我是用什么手机,手机的系统是什么?体验产品的版本是什么?是哪个平台等。
    第二步,从这个产品的过去下手。例如:公司的发展过程,基本数据如何?最近10个版本产品增加的功能都是什么?这时候就可以了解这个产品迭代的思路和周期都是怎样的。
    第三步,确定这个产品的目标用户是哪个群体。可以通过艾瑞和一些官方报告中去寻找一些基本数据以供参考。
    第四步,梳理目前产品的功能框架。可以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梳理。
    第五步,确定产品的主要路径及体验。这个环节可深可浅,简单可以是流程图+主要路径的功能分析,复杂的可以按照用户体验的那几层对产品进行详细的拆解,表现层(视觉设计);框架层(界面设计、导航设计、信息设计);结构层(交互设计、信息框架);范围层(功能说明、内容需要);战略层(用户需求、产品目标)。
    第六步,发现产品的问题。通过前面的分析找到产品目前的问题,不管是产品体验、产品功能、产品业务模式上存在的问题,这部分也是产品体验分析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第七步,针对产品问题给出解决方案。结合前面发现的问题,寻找一些可能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也是产品体验分析另外一个最重要的环节。问题可能都可以发现,但是解决方案则展示了产品经理思考深度和广度。
    2018-11-16
    8
  • 咋个学才快
    除了“山气日希”同学说的以外,其实还有可以从其他很多方面上手分析体验App产品。
    商业成面:包括市场体量、市场周期、市场占有率、主要商业模式、核心竞品等。
    用户层面:包括用户口碑、基础用户数据等。
    产品层面:包括业务形态、核心功能、用户体验、交互视觉设计等。
    运营层面:运营策略、推广策略。
    舆情社交层面:媒体报道、成员言论、舆情分析。
    只要不停留在最表面的产品层,就还能看到更多,想到更多。

    2018-11-17
    2
  • 刘祯
    太感谢二爷分享了,这次的产品体验流程更为清晰,我最喜欢猜的环节,自己先过一遍,心里会有对比,这样才能逐渐提升对产品的感觉,果断收藏了,希望以后用这套流程写篇体验报告~
    2018-11-17
    2
  • BONE
    作为非产品人,个人更多是以一个普通小白的姿态,从用户的感性层出发去看一款产品。

    进入一款产品时不会考虑太多,首先会看产品的排布,色调风格给人的印象和感觉如何,思考其中的原因。接下来看产品跟自己“说”什么,想将自己引导到何处,让自己看到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做。

    对于我自己或身边的人会反复去用的产品,我会格外注意大家反复去使用产品的基础行为动机是什么?是如何被调动或触发的。

    再就是有分享与传播机制的产品,用户为什么乐于分享,用户分享的动力和心理是怎样的?分享产品方面的设置推动是怎样的?分享页面排布和视觉特点等。可以从中挖掘许多非常有意思的点。
    2018-11-16
    2
  • 阖.
    背后的逻辑原来这么多,从设计,运营,脑袋中好像从来没有第一个步骤深入的猜。
    2018-11-16
    1
  • 🍊 🍊 🍊
    想请教产品的信息架构图应该从什么角度进行思考?

    作者回复: 可以读一本书,了解一下信息架构《信息架构 : 超越Web设计 (第4版)》,笼统地说,可以理解为地图和目录。

    2019-06-17
  • 和小胖
    在分析时候我们就要多想想其背后的原因,为什么这么做,为什么以这种形式展现,而不是那种呢?只有思考了这些才真的能够达到产品分析,产品体验的地步。

    当然分析的产品的设计不一定就是合理的,可能经过我们分析之后会有更好的处理方式。所以分析的过程也就是学习和挑刺的过程。
    2019-06-06
  • 龙猫
    用第一视角的视频方式,挺有趣的

    编辑回复: 二爷的上一季专栏视频都是第一视角的

    2019-03-10
  • damonhao
    形而上:关注这款应用如何更好的解决用户需求,它的核心用例是啥?
    形而下:看应用底部的Tab内容…
    2018-11-26
  • Novelty
    对于产品分析,自己以前在设计的维度有所缺失。确实通过设计可以看出产品的结构关系甚至他在整个产品中的重要程度。
    2018-11-20
  • zero
    二爷的字好看呀
    2018-11-16
收起评论
11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