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管理实战 36 讲
刘建国
前百度最佳经理人,果见管理工作坊创始人,TGO 鲲鹏会会员
63412 人已学习
新⼈⾸单¥68
登录后,你可以任选4讲全文学习
课程目录
已完结/共 44 讲
开篇词 (1讲)
任务执行篇(管理三部曲之三) (3讲)
管理之路篇 (2讲)
新书首发 (1讲)
技术管理实战 36 讲
15
15
1.0x
00:00/00:00
登录|注册

16 | 团队建设该从哪里入手?

上个月,我给一个技术团队的整个管理层做了一场培训。在需求调研的时候,我问技术团队的总负责人:“你期待通过这个工作坊,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并收获什么样的效果呢?”
他认真地跟我说:“我希望能够让管理者了解到,如何群策群力打胜仗!”紧接着,他又补充说:“CEO 也是这么期待的。”
听他这么说,我第一反应就是,高管就是高管,说话高屋建瓴,直达要害。我们做管理工作的目标,归根结底,不就是“群策群力打胜仗”吗?“群策群力”就是如何带好团队,“打胜仗”就是如何取得好的业绩,“带人”+“做事”,齐了。可问题是,具体从哪里着手呢?
做具体的管理工作,和做一场培训是相通的,都需要有针对性的目标。“群策群力打胜仗”是终极目标,但还是不知道要解决什么问题,于是我接着问他:“你希望通过解决或改善什么问题,来更好地实现‘群策群力打胜仗’这个目标呢?毕竟这是每位管理者的理想,那么具体到你的团队,你希望着手做哪几件事呢?”
他若有所思,然后跟我说:“团队的经理大部分都是工程师转的管理,即便有人已经带过几十人的团队了,却还是不太清楚管理都该做哪些事情,有时候还没有把自己放在管理角色上来看待工作中的问题;另外呢,我们这些管理者彼此间也需要更好地融合,大家合作的时间并不长,凝聚力还不太够……”
确认放弃笔记?
放弃后所记笔记将不保留。
新功能上线,你的历史笔记已初始化为私密笔记,是否一键批量公开?
批量公开的笔记不会为你同步至部落
公开
同步至部落
取消
完成
0/2000
荧光笔
直线
曲线
笔记
复制
AI
  • 深入了解
  • 翻译
    • 英语
    • 中文简体
    • 中文繁体
    • 法语
    • 德语
    • 日语
    • 韩语
    • 俄语
    • 西班牙语
    • 阿拉伯语
  • 解释
  • 总结
仅可试看部分内容,如需阅读全部内容,请付费购买文章所属专栏
《技术管理实战 36 讲》
新⼈⾸单¥68
立即购买
登录 后留言

全部留言(25)

  • 最新
  • 精选
  • wtcctw
    刘老师讲解的结构清晰,逻辑性强,符合工程师思维。学到不少东西,感谢

    作者回复: 🤝🤝

    36
  • 乐呵呵
    老师讲的言简意赅,形象生动。虽然做管理的时间不太长,但是老师讲的这些我都已经在做了,有些还小有成就。团队建设是长期的一项工作,需要在平时不断的努力和付出,一旦形成一定的体系之后,做起来就比较容易了,这个体系形成和建设的过程,需要慢慢推进,既需要高屋建瓴,又需要脚踏实地,同时结合公司业务需要和整体氛围去规划,相信终究会有成效。团队建设又是很细的一项工作,你用心对待每一位团队成员,你用力教导每一位团队成员,他们成功了,做出成就了,你也就成功了。

    作者回复: 👍👍

    17
  • 科比可比克
    当一个小团队做的很多东西都没有得到推广使用,这种情况对于下面工程师的意愿有比较大的影响!这推广使用又不是一个技术经理能够决定的!而是由部门领导决定。

    作者回复: 对团队肯定有影响,我见过一个厉害的前端经理把做的前端框架自己推到了整个公司,供参考。 另外,部门领导也会很着急吧?自己部门有个团队体现不出价值:)

    2
    11
  • daz2yy
    题外话,点点繁星,汇聚成星空图,我觉得这个能力才是最赞的,工程师思维,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层层剖析,最终解决问题!

    作者回复: 🤝🤝

    4
  • 在路上
    管理即是技术,更是艺术!建国老师的马车框架很匹配牢固,慢慢实践总结归纳!

    作者回复: 管理还是实践:)

    2
    3
  • Faris
    马车升级了

    作者回复: 感谢极客时间的妹子:)

    3
  • MaLu
    今天的例子比较贴切,也道出了团队建设的方方面面,是个好框架,要让这个架子搭起来,战斗力强起来。 最重要是管理者的领导力和团队自下而上的执行力

    作者回复: 领导说的对:)

    2
  • 新老强弱没太明白意思,是保持整体能力均衡并且找到团队中的坏果子踢掉吗?

    作者回复: 新老强弱是盘点的时候考虑的,方便做梯队规划和培养。至于是否踢掉坏果子,看情况,不是必须的

    1
  • mikejiang
    马车的比喻比较容易理解,一下子就可以理解为这6个因素了。怎么说呢,这6个方面确实重要,但是从这6方面如何落地到SMART, 可以执行的计划和步骤,需要根据团队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另外这6个方面如何衡量是提高?提高了多少?这个指标也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

    作者回复: 嗯 这里是个总框架

    1
  • 第一装甲集群司令克莱斯特
    这专栏,真的很棒!作为新晋管理者,我很受启发!

    作者回复: 很开心可以支持到你:)

    归属地:北京
收起评论
显示
设置
留言
25
收藏
沉浸
阅读
分享
手机端
快捷键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