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刘津。
在上一讲,我们了解了如何提炼目标用户群体的差异性,然而这只是漫漫长征第一步,接下来我们需要在此基础上挖掘产品的定位,为后面找到增长的爆破点打下基础。
用户差异与产品优势匹配
如果你还不了解“定位”,可以看看杰克·特劳特(Jack Trout)写的《定位》这本书,它主要讲的就是如何差异化地避开竞争对手的优势,找到一个市场空缺点,然后通过营销的手段把它根植到用户心中,成为这个领域的第一。
《抢占心智》这本书举了一个例子,说明“定位”的重要性。
在苹果一家独大的市场格局下,OPPO 手机的差异性是“拍照很好的手机”,Vivo 手机的差异性是“音乐手机”,金立手机是“超级续航手机”,小米手机是“性价比很高的手机”,而华为手机说自己是“商务手机”。
与之形成明显反差的是联想。联想手机经常说自己有三大优势和七大卖点,这其实相当于没有优势。虽然联想手机确实存在优势,但如果不能将其用精辟的语言表达出来,就无法像利剑那样直击消费者心智。
当然每一种差异性定位,都对应着某个特定的群体。有句古话叫“甲之蜜糖,乙之砒霜”,还有句话叫“人和人的区别比人和猪的区别都大”。
所以,做透某部分群体,了解他们的差异特征,再提供对应的差异化的产品,那么这个产品自然就不愁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