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0 开始做增长
刘津
前宜人贷用户增长团队负责人,《破茧成蝶》系列图书作者,UGDlab 创始人
24498 人已学习
新⼈⾸单¥59
登录后,你可以任选4讲全文学习
课程目录
已完结/共 44 讲
模块一 | 找对目标,增长路上不迷失 (3讲)
模块五 | 小小实验让增长稳稳落地 (2讲)
模块六 | 巧妙复制让增长遍地开花 (2讲)
模块七 | 增长总结 (1讲)
从 0 开始做增长
15
15
1.0x
00:00/00:00
登录|注册

08 | 不懂用户调研?那就对了!

利用行业报告和用户行为报告的重要性
与老板交流的价值
用户留言和评论的重要性
举例说明如何利用百度指数
使用百度指数进行数据分析
提出思考题
4. 留意行业分析及用户行为报告
3. 访谈老板
2. 分析用户留言及评论
1. 通过百度指数分析
强调“洞察”的重要性
传统调研方法的问题
分众传媒的案例
史玉柱的调研经历
常见的忽视原因
用户调研的重要性
思考题
4个小诀窍帮你大幅提升洞察效率
从关注“专业”到关注“洞察”
“野路子”也能创造巨大价值
为什么用户调研重要但常被忽视
用户调研

该思维导图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你好,我是刘津。
从今天开始,我们进入专栏的第二模块。前面我反复提到,做增长要先“通过差异性洞察找到增长的爆破点”,现在我们终于来到了这个部分。
差异性洞察离不开用户调研,所以今天我要跟你分享的主题就是用户调研。
说到用户调研,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在企业中,用户调研似乎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事情,用户研究员也是一个很尴尬的存在。
为什么这件事这么重要,但却好像并没有被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上呢?
我认为一方面是因为大家以为做用户研究需要很高的门槛,另一方面是最终的调研结果总是很难落地。成本高,又看不到什么成效,那自然就如同鸡肋了。
令人兴奋的是,经过这些年的观察,我发现,“专业”未必等同于“价值”。
传统的用户研究方法往往过于强调专业、面面俱到,而忽视了调研的目的,以及如何快速达到目的。动辄几个月的调研过程、厚厚的调研报告、缺乏业务洞察的结论,经常让需求方感到无从下手或只能简单参考。反倒是一些看似不专业的“野路子”,能够轻松落地,产生巨大价值。

“野路子”也能创造巨大价值

这里,我就跟你探讨一下这些“野路子”,教你“四两拨千斤”的调研方式。
先给你举两个例子,你会发现用户调研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有的时候,找人闲聊几句、看看行业数据就可能收获意想不到的发现。
确认放弃笔记?
放弃后所记笔记将不保留。
新功能上线,你的历史笔记已初始化为私密笔记,是否一键批量公开?
批量公开的笔记不会为你同步至部落
公开
同步至部落
取消
完成
0/2000
荧光笔
直线
曲线
笔记
复制
AI
  • 深入了解
  • 翻译
    • 英语
    • 中文简体
    • 中文繁体
    • 法语
    • 德语
    • 日语
    • 韩语
    • 俄语
    • 西班牙语
    • 阿拉伯语
  • 解释
  • 总结

这篇文章强调了用户调研在业务增长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调研思路,强调“洞察”而非“专业”。作者分享了一些简单而实用的方法,如访谈老板、留意行业分析及用户行为报告等,来帮助读者快速找到增长的爆破点。通过这些方法,读者可以更快速地实现业务增长。文章鼓励读者在百度指数分析、网络留言和数据报告中寻找差异点,以及与老板交流,从中获得不同的收获。整体而言,本文强调了简单实用的调研方法对于业务增长的重要性,鼓励读者勇于尝试并分享所得。

仅可试看部分内容,如需阅读全部内容,请付费购买文章所属专栏
《从 0 开始做增长》
新⼈⾸单¥59
立即购买
登录 后留言

全部留言(33)

  • 最新
  • 精选
  • 何望,
    “重要的不是专业,而是洞察” 然而恐怕洞察才是最大的专业。

    作者回复: 是的,其实很多词本身没有问题,但因为大众的认知能力有限,时间长了就慢慢被错误理解或扭曲了。没有洞察根本谈不上专业,但很多人现在对专业的理解就是技能过硬,或者把很浅显的思考当作洞察。谢谢你的这句很棒的洞察👍

    2019-05-30
    8
  • nata
    我来贡献一个信息增量: 如果你是做面临c端消费品的,搜索人群基本能等同于购物人群的阶段,或者在开拓新市场阶段里,可以去寻找一个数据:淘宝生意参谋 “市场板块--搜索分析/搜索人群”,虽然这很贵,也需要特定账号权限,但是你总归能找到一两个有淘宝生意参谋后台账号的朋友,帮你截图。 这里的数据是比百度更直接、更准确的用户画像和相关搜索词。 缺点:并不是每个品类都适合用生意参谋的搜索人群画像,适合哪些品类,就待你自己去探索啦。

    作者回复: 很好的补充👍

    2019-06-23
    4
  • 种菜的渔民
    读到此节有一些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从传统it行业的需求分析转到互联网的产品最大的感受就是“去伪存真”,传统电子政务的项目往往都只关注“形式”如需求只看看领导是否满意,进度只看资金执行是否到位,验收只看文档是否规范等。听到老师此讲明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要以北极星目标为出发点,不拘泥于形式,而关注于如何准确的获得用户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作者回复: 👍

    2019-07-19
    2
  • 李迪迪
    个人觉得,这4种方式里面第2种和第4种最靠谱,第一种百度指数用过几次感觉偏差有时还是蛮大的,但还是可以当作参考,第三种访谈老板感觉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很现实,毕竟我们是具体做事的,我们所了解的用户信息肯定比老板(泛指各级领导)要多,如果我们自己都没有想法,凭什么找老板问想法,个人认为一定是自己有一些想法后找领导确认乃至深度沟通,不可能脑子里空空直接访谈领导。

    作者回复: 这里主要指的是B端产品,或者是你对业务大方向不了解的情况下。而且这里不是去问老板具体想法,而是通过了解老板宏观的思路给自己带来一些启发。

    2019-07-03
    2
  • Christine
    个人认为: 0-1的产品定位主要依据是市场分析,找到市场的不饱和或者空白点,思考该阶段产品需要的核心功能是什么,这个阶段去做用户调研,很可能用户未意识到自己的需求,而且容易被小样本带偏,这个时期产品定位基本靠的是产品经理或者高层的市场敏感度 用户增长瓶颈期需要挖掘潜在用户,这里面包含低频用户和未使用用户,问题在于,如何获取未使用用户的数据呢?

    作者回复: 瓶颈期挖掘潜在用户和0到1的情况稍微有点类似,都是需要多做定性分析。这里说的定性分析不是单纯的调研,而是通过调研洞察用户需求,去挖用户自己可能都不知道的东西,然后结合自己的判断和市场敏感度等等。

    2019-05-25
    1
  • 赵亚洲
    最近的工作中经常提到insight,这其实就要求【获得高质量信息且给出自己的判断】。这次提到的百度指数 用户留言 行业报告 找老板都是高效率的信息源,但获得信息之后一定不要忘了做判断,有决策的部分才能真正落地。

    作者回复: 说得很棒👍

    2019-09-13
  • 深白浅黑
    重要的不是专业,而是洞察。 之前有过一个想法,了解用户需求,将用户的访问记录,留言评论汇总起来,做一个分析报告,也就是在内容生产测用户的画像。结果被痛批,说什么不专业,报告主观性强,你这么能咋不放个卫星上天。总之,各种各样的打击。人活一口气,用了一年半的时间,从内容收集,整理、分类,到同领域内容爬取,文本分类,关键词提取,情感分析。最后做出来一份,同事的评价是,用数据说话。分析报告有问题,也不专业,但有自己的思考、见解,最重要的是有自己的洞察观点。然后…………

    作者回复: 其实两者都很重要,既要有定量分析,又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最后还需要定量验证,这样才完整。做到专业并不难,难的是有自己的判断。相信你自己,加油💪

    2019-08-20
  • 旺旺
    1、百度指数 2、用户评论 3、老板访谈 4、行业报告
    2019-04-30
    22
  • 黎小平
    有个微信指数的小程序也能提供些相应的信息
    2019-04-29
    1
    8
  • Hunter Liu
    满满的干货,我之前怎么没想到呢
    2019-04-29
    6
收起评论
显示
设置
留言
33
收藏
沉浸
阅读
分享
手机端
快捷键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