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0 开始做增长
刘津
前宜人贷用户增长团队负责人,《破茧成蝶》系列图书作者,UGDlab 创始人
24498 人已学习
新⼈⾸单¥59
登录后,你可以任选4讲全文学习
课程目录
已完结/共 44 讲
模块一 | 找对目标,增长路上不迷失 (3讲)
模块五 | 小小实验让增长稳稳落地 (2讲)
模块六 | 巧妙复制让增长遍地开花 (2讲)
模块七 | 增长总结 (1讲)
从 0 开始做增长
15
15
1.0x
00:00/00:00
登录|注册

27 | 为什么指标数据怎么优化都不提升?

通过实验结果验证每一个被测试的变量的效果
每条假设都可以分解成若干个变量
通过洞察得到可能提升指标的方式
通过北极星指标分解得来
不限产品阶段、不限优化对象、也不限职能限制
实验
分解
假设
指标
包含增长思维、精益思维、创新思维和敏捷思维
以用户为中心增长
通过洞察发现差异化的优势
解决“负向”的问题
做增长需要结合多种思维
精益闭环的通用性
四个步骤
精益闭环
创新和增长需要解决“正向”的问题
传统工作方式以改进问题为目的
复合型思维解决多样性问题
以终为始打造高效的增长闭环
传统方法为什么不灵了?
为什么指标数据怎么优化都不提升?

该思维导图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你好,我是刘津。
结束了前面的增长方向和增长策略的内容,今天我们开始学习落地执行方面的知识,也正式进入了第四个模块:打造百发百中的增长闭环。
说到“百发百中”,你可能会怀疑,真的有这么神奇吗?现实工作中遇到的经常是数据怎么优化都不提升的情况吧。

传统方法为什么不灵了?

其实只要方法对了,“百发百中”的增长是可以成为常态的。你之所以觉得这很不可思议,是因为我们传统的工作方法并不是以增长为目的,而是以改进问题为目的。
这就是我前面说过的“正向”和“负向”。
传统工作方式更多在于解决问题,也就是“负向”为主。而创新和增长更重要的是解决“正向”的问题,即通过洞察发现差异化的优势,带来四两拨千斤的增长效果。这可比单纯的改进问题含金量高多了,自然价值也大得多。
我们先来看看传统流程。
首先,是发现问题,这里包括用户反馈的问题、业务提出的问题、技术 bug 等等。罗列出各种问题后,把这些问题做个归类,归纳出几类重点。然后围绕这几项重点提出改进建议。落地执行后,再看数据反馈情况。
这就是传统的解决问题的思路,虽然看上去无懈可击,却并不高效。
就像我在前面内容里不断提到的:我们并非要面面俱到地解决所有问题,也不是要把自认为最好最专业的带给用户;而是通过差异性洞察,在千头万绪中找到最关键的足以影响到增长的爆破点
确认放弃笔记?
放弃后所记笔记将不保留。
新功能上线,你的历史笔记已初始化为私密笔记,是否一键批量公开?
批量公开的笔记不会为你同步至部落
公开
同步至部落
取消
完成
0/2000
荧光笔
直线
曲线
笔记
复制
AI
  • 深入了解
  • 翻译
    • 英语
    • 中文简体
    • 中文繁体
    • 法语
    • 德语
    • 日语
    • 韩语
    • 俄语
    • 西班牙语
    • 阿拉伯语
  • 解释
  • 总结

文章总结:传统的工作方式更多在于解决问题,而创新和增长更重要的是解决“正向”的问题,即通过洞察发现差异化的优势,带来增长效果。传统工作方式耗时耗力,却未必能带来关键指标的提升。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文章介绍了“精益闭环”思路,以用户为中心,通过指标、假设、分解、实验的步骤,找到可量化的核心价值相关的指标,避免无用功,明确导致数据提升的原因,并且可持续复用。这种思路不限产品阶段、不限优化对象,也不限职能限制,甚至可以帮助解决重要的人生决策问题。精益闭环思路融合了增长思维、精益思维、创新思维和敏捷思维,能够引导创新,改变旧有思路,将更多精力放在创造价值的事情上。

仅可试看部分内容,如需阅读全部内容,请付费购买文章所属专栏
《从 0 开始做增长》
新⼈⾸单¥59
立即购买
登录 后留言

全部留言(7)

  • 最新
  • 精选
  • 磊爷
    大问题当作小问题来看待,小问题当作大问题去解决

    作者回复: 总结的好棒👍

    2019-06-12
    6
  • 程序员小跃
    看到开头,就和我现在的情况很符合。以前的工作和现在的工作都很类似,就是在开发完几个大需求之后,就在不断地改问题。而且除了开发,大多数都聚焦在了如何发现问题,并谴责开发的路上走着,丝毫没有去考虑如何找出更好的,属于自己的方式的道路上。 总是在拼命地解决问题,而找不到用户少的本质。
    2019-06-19
    6
  • 李沛欣
    自己喜欢做创新开拓的事情,可是经常被查漏补缺的工作绑住
    2019-06-28
    2
    2
  • bug管理员
    做测试工作的人员,是什么思维呢?
    2019-06-16
    1
    1
  • 小武
    反思了一下自己现在的工作,查漏补缺和基本支持的比较多,创新和抓重点的情况比较少,所以最近也在做转型,需要找到一个好的抓手,打造一个爆点出来
    2019-06-14
    1
  • Aren
    “举个例子,假设你做了一次大改版,数据没有提升,这是因为在这次改版中你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你可能改进了 100 个地方,其中 50 个地方带来了提升,50 个地方导致了下降,最终就互相抵消了。但是,如果你把完整的方案拆成 100 个变量,再去一一的看,你自然就知道哪个改进效果好,哪个改进效果不好” 关于这一段我有个疑问,如果这100个变量都要一一拆分的话,那就无法在一个版本里一起上了,因为这些变量势必会互相影响,若要相互隔离,势必会延长实验周期,或者有足够多的用户量可以拆分成100份,关于这点,有什么好的建议么?
    2021-03-07
    2
  • 小子
    如何优化,优化什么?怎么优化?是个问题值得探讨
    2020-10-20
收起评论
显示
设置
留言
7
收藏
沉浸
阅读
分享
手机端
快捷键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