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刘津。
前面我们明确了调研的目标是发现用户差异点,随后进行了数据对比看整体差异、又对用户进行分类对比,进一步挖掘目标用户的差异,那么接下来如何落地呢?
在阐述具体落地方式之前,首先需要你理解两个重要的观念:用户数量不是越多越好,用户特征不是越细越好。
用户数量不是越多越好
传统互联网产品普遍把追求用户数量放在首位,认为用户越多越好。包括用户增长这件事,很多人也是认为增长的首要表现就是用户量在增加。
然而现在形势已经发生了转变,“大而全”的产品几乎完全被巨头垄断。现在以及未来,更多的机会在于垂直领域的“小而美”产品。在这种情况下,用户量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对”越好。
举个例子,如果宜人贷盲目追求用户量,吸引了错误的用户来借款,那么表面上用户量和业绩量蒸蒸日上,而实际上这里面可能有大量用户不还款,反而导致公司在赔钱。
获客成本打了水漂还是次要的,数万的本金可不是小数目。可以说对于借款产品来说,一个错误的用户将使企业付出巨大的成本。
如果想找对用户,就需要先进行分析,通过挖掘用户差异点了解“对”的用户具有什么特征,从而借此找到更多“对”的用户。虽然一开始你会觉得有点花功夫,但是后面你就可以体会到这么做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