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诗经》
上篇文章,我提到产品经理与工程师之间隔阂的原因,主要是思维方式的差异,以及关注领域的不同,然后聊到了几个加强沟通的方法,比如让产品经理向工程师介绍业务,以及主动去理解和学习技术等等内容,今天我们继续聊这个话题。
之前我提到过,因为角色的差异,产品经理和工程师变成了上下游。也就是产品经理折腾半天,做需求收集、分析讨论等等,然后做出 PRD 交给工程师之后就不管了,工程师拿到 PRD 之后做系统设计研发实施。我们希望工程师可以尽量早地参与到流程中来,产品经理则尽量晚地从流程中退出去。
全流程参与
对产品经理来说,首先要做到尽可能在项目的早期去跟工程师沟通。我们在安排一些项目的早期,可能因为很多东西没有最终确定,也不太想跟工程师说,觉得等确定了再沟通;但这样做很容易导致说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比如 11 月 3 日通知工程师说:“咱们 11 月 11 日大促,这是三个需求你尽快做一下”,工程师会非常反感这种带着截止期限的突然袭击。
最好的方式是当某个业务有苗头的时候,产品经理就应该开始跟工程师交流,但这时候不要正式地去提需求,而是做一些非正式的沟通,否则后期如果有变化会让工程师觉得你出尔反尔。
除此之外,一定要邀请工程师来参与项目前期的需求收集和需求评审,不要觉得这种场合不需要工程师,等确定了再转述或者产品经理去宣讲就可以了。你需要尽可能让工程师参与,他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项目和特性的目的,和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顾虑和立场,也可以让工程师理解一些产品经理对产品细节的坚持。
除了让工程师往前走参与需求过程之外,产品经理也要主动往流程的后半部分延伸,去参与设计、开发、上线中的技术部分。比如在产品上线过程中出了 Bug,服务不可用了。
这时候产品经理应该干什么?可能有的人不参与,等着工程师自己处理,还有的在群里吵,谁的 Bug,什么时候修好等等;但是,其实更合适的方式是能够参与到问题解决中,去问一下具体是什么问题,需不需要帮助。
很多时候工程师在考虑故障的时候,主要会去想如何把出现的问题修好,而产品经理在考虑问题的时候,可能会考虑怎样把问题规避过去。比如说付款流程走不下去,工程师会想着去修复它,而产品经理或许可以协调一些资源,直接在某个时间段内就免费掉,先把付款流程绕过去,不损失用户。
但要注意的是,产品经理可以参与,但不要添乱,人家工程师在紧急地写补丁,你拉着人家说:“别写,先给我讲讲。”这样做就很不得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