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岳的产品手记
邱岳
无码科技产品经理,公众号二爷鉴书作者
33999 人已学习
新⼈⾸单¥59
登录后,你可以任选4讲全文学习
课程目录
已完结/共 49 讲
邱岳的产品手记
15
15
1.0x
00:00/00:00
登录|注册

12 | 产品案例分析:LabRdr的设计实验

产品价值高于用户成本预期时的交易
告知推送的价值
后台同步文章以应对无信号场景
推送适合通勤长度的文章集合
问询用户通勤时间和长度
请求推送权限的时机
交易性质
用户有控制感和安全感的设计
将用户阅读数据透明化并告知用户
个性化推荐的透明化
避免信息焦虑的设计
文章集合隔日消失的设计
从用户需要和用户场景出发的设计
用户场景设计产品
产品和用户的每一次互动
用户数据的透明化处理
LabRdr的设计实验
产品案例分析:LabRdr的设计实验
参考文章

该思维导图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00:00 / 00:00
    1.0x
    • 2.0x
    • 1.5x
    • 1.25x
    • 1.0x
    • 0.75x
    • 0.5x
    网页全屏
    全屏
    00:00
    LabRdr 是一个非常精巧的新闻阅读应用,它是由卫报的移动创新实验室负责设计和研发的。它和我之前介绍的卫报客户端属于同一东家,不同的是,LabRdr 是一个完全实验性的产品。
    从用户场景出发,贴着场景设计产品
    在第一次使用这款应用的时候,LabRdr 会问你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你早晚的通勤开始时间,也就是上班时间和下班时间;第二个问题是问,你花在早晚通勤上的时间长度,你可以分别作出选择。在此之后,LabRdr 会根据你的选择,为你挑选适合你通勤长度的文章集合,在你每天早晨和晚上通勤开始的时候推送给你。
    在这里,LabRdr 有一个有趣的特性,就是它的文章同步是在后台进行的。这应对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呢:我们出门坐地铁或者其他交通工具,手机有可能会没有信号。这时我们一般会在上地铁之前先打开离线一些数据,然后在地铁上读;LabRdr 在后台同步的功能就会离线下载,用户也就无需打开应用手动下载。
    这是 LabRdr 整个的设计起点。就像我在之前分享 Hopper 的时候提到,越来越多的产品在改变自己的设计起点,产品不再从我们有什么出发,而是从用户需要和用户场景出发。LabRdr 就是这样,它不是将大量的新闻分类排序,和盘托出摆在用户面前;而是去理解用户阅读新闻的场景,从场景里面长出功能。
    我们可以看到 Labrdr 上的文章并不会一直保留。当一天过去后,这一天文章集合就会消失不见,这跟传统的新闻客户端永无止境拉不到头的时间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个设计跟我们做的 Readhub 有些类似,我们不希望对用户来说,信息是无尽的,它只会让用户消耗更多无意义的时间,并陷入到信息焦虑中。
    用户收集数据的透明化处理
    除了场景化的新闻阅读功能之外,LabRdr 还有另一个我认为非常出色的处理,它会将用户数据的收集透明化。
    我们刚才提到 Labrdr 会根据用户的喜好给用户推荐新闻,这类功能又叫个性化推荐,很多的新闻客户端都能做到。但以往的个性推荐算法通常是个黑箱。有时候我们误点了一些文章,导致算法认为我们喜欢这样的主题,然后时间线里头不断会出现更多此类文章。进而又增加了误点的风险。最后,误点越来越多,推荐也越来越飘逸。
    Labrdr 会将你阅读过的所有文章,按类别放在日志里;并且明确地告诉你,这是根据这些数据来对你的喜好进行猜测的。这种将逻辑和规则开放给用户的设计,会让用户有控制感和安全感。
    产品和用户的每一次互动,其实都是一次交易
    很多应用并没有讲清楚自己为什么需要请求推送权限,只要一打开应用,它们就要求用户开启这款应用的通知推送设置,这样的做法其实会让转化率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而 Labrdr 请求用户开启通知推送的时机却选择得十分巧妙。
    
    选择向用户请求推送的时机十分重要。我们首先需要让用户了解到:推送是可以带来直接价值的。这时一定要说清楚,应用会在什么样的时机推送什么样的内容,对用户有什么样的好处。
    产品和用户的每一次互动。其实都是一次交易。不论是购买一个产品,还是使用一个功能,我们需要用户付出他的时间、精力或者其他资源。这时候,我们就必须要说清产品究竟可以给他带来什么价值,只有当这个价值高于用户对于自己所付出资源的成本预期时,交易才会顺利地进行。
    确认放弃笔记?
    放弃后所记笔记将不保留。
    新功能上线,你的历史笔记已初始化为私密笔记,是否一键批量公开?
    批量公开的笔记不会为你同步至部落
    公开
    同步至部落
    取消
    完成
    0/2000
    荧光笔
    直线
    曲线
    笔记
    复制
    AI
    • 深入了解
    • 翻译
      • 英语
      • 中文简体
      • 中文繁体
      • 法语
      • 德语
      • 日语
      • 韩语
      • 俄语
      • 西班牙语
      • 阿拉伯语
    • 解释
    • 总结

    LabRdr是由卫报的移动创新实验室设计和研发的新闻阅读应用,其设计起点是从用户需要和用户场景出发,而非从拥有什么内容出发。该应用通过询问用户的通勤时间和长度,为用户挑选适合通勤长度的文章集合,并在用户每天早晚通勤开始时推送。与传统新闻客户端不同的是,LabRdr上的文章并不会一直保留,而是在一天过后消失不见,避免让用户陷入信息焦虑中。此外,LabRdr还采用透明化处理用户数据的方式,将用户阅读过的所有文章按类别放在日志里,并告知用户推荐是根据这些数据进行的。这种设计让用户有控制感和安全感。LabRdr还巧妙选择向用户请求推送的时机,让用户了解推送可以带来直接价值。总之,LabRdr的设计突出体现了从用户场景出发的产品设计理念,以及对用户数据透明化处理和用户体验的关注。

    2017-12-1628人觉得很赞给文章提建议

    仅可试看部分内容,如需阅读全部内容,请付费购买文章所属专栏
    《邱岳的产品手记》
    新⼈⾸单¥59
    立即购买
    登录 后留言

    全部留言(19)

    • 最新
    • 精选
    • 听天由己
      交易思维非常赞,无论是产品与用户的关系还是人际关系,这本身就是一条亘古不变的原则。我们总是想着用户能给我带来什么价值,很多时候缺乏同理心,也就顾不得每次的提示或是互动反馈了。这在产品初期非常考验产品经理的能力。 现在越来越多的产品都做得有人情味,当然前提条件还是产品本身是能够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并且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在「即刻」上学习了不少。 关于收集用户数据,目前使用的 Gyroscope 就是典型案例,从各个渠道获得的数据都有清晰的指示与说明,对于分享或是与用户的互动做的很棒。

      作者回复: 在那个地方让用户做选择或者做决定,总之要消耗他心力的地方,都应该想一想,我们有没有因此给用户提供超出他消耗的价值

      2017-12-16
      15
    • Milk喝了牛奶
      看到上面的留言,想补充一下,从推荐引擎的角度来看,播放/阅读完成度,播放/阅读时长指标优化可以很好地降低误点的影响,推荐系统不会有太大的bias. 目前在我自己负责的百万级日活产品上是也是这么验证的。不过如果训练数据少,bias肯定会比较大。

      作者回复: 👍

      2018-02-03
      8
    • 我之前就有想过,现在国内各种软件的push信息,各种没有用,用户甚至都不想看到,结果就是把权限关闭,我考虑一个事,如果不是绝对必要的请求,用户打开第一次时,都不提醒(避免第一时间就被用户关闭),直到需要这个功能的权限时提醒,包括运营的push如果滥用的话,导致用户关闭该权限时,就得不偿失了。

      作者回复: 嗯,我为了研究打开了几乎所有应用的推送,基本每半天就要充一次电。其实会发现大部分的推送都是毫无意义的。

      2018-01-16
      5
    • 张星彩
      zaker新闻,每刷新一次,都会有10多条更新内容,你觉得信息流产品是有节制的给用户推荐内容比较好,还是只要用户刷新,不管刷新多少次都给用户推荐更新的内容。

      作者回复: 看目的,目的是杀时间就一直出,目的是传递信息要好只出一条把所有事情简明扼要地讲完

      2017-12-28
      4
    • 一只企鹅
      如果是误点的话 阅读时间就会比较短 合理的算法应该可以识别出这类阅读时间异常短的情况吧

      作者回复: 感觉这么做就更不稳定了

      2017-12-18
      2
      4
    • GeekAmI
      很好奇二爷如何发现这些APP的

      池建强回复: 他是产品经理嘛,所以每天用每天用,各种各样的 App,获取灵感

      2017-12-20
      3
    • Geek_1264b9
      labRdr国内的Appstore搜索不到,是没法下载吗?

      作者回复: 这是卫报一个试验性产品,可能已经下线了。试一下美区。

      2019-03-28
      2
    • 幼儿园学霸
      感觉可以用人性化一词来形容这款APP,无论深揪十分细小场景的功能设计,还是用户数据的透明化收录,或者是交易性思维,都能够感受到这款APP都在从用户的角度(使用场景、用户心理、用户价值感知)来设计和思考产品的功能设计,使得产品更有温度。有温度的产品更容易得人心吧。 想想国内的产品网易云音乐、即刻、一罐等APP之所以会获得较多的“死忠粉”,都是因为产品本身都十分的具有“温度性”。
      2018-10-21
      2
    • Dylan
      “价值高于用户对于自己所付出资源的成本预期”这个衡量标准说的特别好。用过太多app,初次打开就跳出一堆请求权限的弹窗。即便点了确定,也触发了用户的防御机制,原因在于这些权限出现的时机不精准,也没有展示用户价值。所以在潜意识里,用户对这种请求行为一般都是抵制的。 其实简单的设计就是在需要调用通讯录的时候请求,初次进行地理定位时请求,诸如此类设计,开发成本低,用户体验也好。 好的设计,从不为难用户。
      2018-06-18
      2
    • 强劲九
      对于同一个应用,产品经理和技术人员所看到的就是很不一样的角度,产品经理要更加敏感,去思考这个应用中的各个功能为何这样设置,不同的功能为何要让其存在。
      2021-03-25
      1
    收起评论
    显示
    设置
    留言
    19
    收藏
    65
    沉浸
    阅读
    分享
    手机端
    快捷键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