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
在产品经理的日常工作中,开发工程师可能是我们打交道最多的角色,可是,这两个角色之间却有很多难以调和的矛盾,网上开发工程师怒怼产品经理的艺术作品很多,各种吐槽图片和文章俯拾即是 。
今年的 QCon 会议我也听一个段子,据说在大会的中午自助餐厅里,不同公司相互陌生的工程师,都靠吐槽自己公司产品经理迅速建立了友谊。
我自己写过程序,又成为产品经理,对这个问题有一些自己的理解,今天我就根据这个话题来谈谈产品经理如何同开发打交道。
为什么与怎么做
首先,我们来一起想想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两个角色之间的对立。
在面对产品或者特性时,产品经理和开发脑子里的东西是不同的。对于产品经理来说,他想的可能是客户、市场、盈利、竞争优势、政策风险、从哪里获客等等,这些东西想清楚之后,他的产出可能是 PRD,对产品功能需求的描述。开发一看,你折腾半天就这么一个东西,三页纸,没什么难度嘛。
开发脑子里关注的是什么呢?开发会关注手头的系统是不是遗留系统、系统架构有没有限制、公司的技术栈是什么样的、整个链路架构有没有问题、需不需要重构等等。这些东西产品经理可能不关注或者不懂,所以就看着一个挺大的开发团队做了很长时间,推出了一个特性,好像也没什么难度。
作为产品经理,有时我们会低估一个特性背后的技术成本。看什么都觉得简单,人家淘宝也有这个特性,为什么工程师说做不了呢?
尤其是通常在业务初期的时候,为了快速推进,工程师在实现上会做一些比较临时的东西,后期逐渐流量和复杂度提高,即便功能没变,也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调整技术架构。
所以你可以看到,产品经理脑子里的东西偏向“为什么”,而工程师脑子的思维方式会比较偏向于“怎么做”,两者的交集在“做什么”上面。也就是说刚才说到的,工程师看到好像产品经理背着手写了三页纸的 PRD,产品经理觉得工程师忙活半天就是一个简单的小特性。
久而久之,就会由不理解变成不信任,越不信任就越缺乏交流,演变成对立。
甲方乙方
关于这个话题我采访过我媳妇,她是做运营的,我说:“开发和产品之间矛盾这么激烈,你怎么看这个问题?”我媳妇觉得很奇怪,问我,你们不是一伙儿的吗?搞不懂为什么天天吵。
其实大部分公司中,最初设计组织的时候都会把产品和开发放到一起来看,希望这两个角色能够合力完成产品的设计和实现;但是在这个团队内部,随着人越来越多,就会有角色的分化,进而有了流程的分化,慢慢形成了甲乙方,或上下游。
如何去分辨团队从合作关系变成甲方乙方的关系呢?
有几个非常明显的信号,第一个是留证据,就是说了什么不算数,要发一个邮件签字画押;第二个是开小会,也就是在跟工程师开会之前,先自己角色内部开个小会,商量怎么对付对方,准备好对策之后再开大会;第三个是用词的方式,当你发现大家的用词越来越谨慎,并且开始在闲聊的时候区分我们和他们,设置大家开始试着从第三方了解彼此在干什么,了解对方对自己的评价等等。
类似的信号如果反复不断地出现,通常就意味着双方开始逐渐走向了对立,如果不加干涉,合作氛围就会出问题,一定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