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杰的产品创新课
苏杰
良仓孵化器创始合伙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系列图书作者
19010 人已学习
新⼈⾸单¥59
登录后,你可以任选4讲全文学习
课程目录
已完结/共 32 讲
开篇词 (1讲)
苏杰的产品创新课
15
15
1.0x
00:00/00:00
登录|注册

08 | 设计冲刺:谷歌创投如何帮助产品成功?

你好,我是苏杰。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谷歌创投提出的设计冲刺方法,看看谷歌创投是怎样帮助产品成功的?这是第二轮 MVP——Prototype 的第三讲,也是其对应的方法论 Design Sprint 的出处,通过这一讲,我们可以复习到很多之前的内容。
不知道你在工作过程中有没有碰到如下这几种情况:
团队忙死,却发现做出来的东西,有一大半都没达成预期效果;
看不清前景,可做的事情也很多,团队始终达不成一致;
想验证某些关键假设,但时间、资金、人手都远远不够;
现有产品增长有瓶颈,寻求二次创新很迷茫;
……
太多时候,我们辛苦几个月,也就是做了一个没人需要、没啥结果的产品。既然反正都是浪费时间,干嘛不花 5 天,甚至更少的时间试试呢?
有一个方法就是专门解决这种问题的,叫作设计冲刺(Design Sprint)。市面上也已经有相关图书的译本了,名字叫《设计冲刺:谷歌创投如何 5 天完成产品迭代》。
这一讲,我来用自己的语言为你讲解一下设计冲刺的思维逻辑和使用条件上的限制,如果你理解了这套逻辑,并且觉得有用、可以用到自己身上的话,可以再去看看书。
这套由谷歌创投总结出来的产品创新方法论,已经经过了实践检验,助推过很多产品,比如 Uber、Lime、Slack、One Medical Group、Nest、Flatiron Health、Duo Security 等。
确认放弃笔记?
放弃后所记笔记将不保留。
新功能上线,你的历史笔记已初始化为私密笔记,是否一键批量公开?
批量公开的笔记不会为你同步至部落
公开
同步至部落
取消
完成
0/2000
荧光笔
直线
曲线
笔记
复制
AI
  • 深入了解
  • 翻译
    • 英语
    • 中文简体
    • 中文繁体
    • 法语
    • 德语
    • 日语
    • 韩语
    • 俄语
    • 西班牙语
    • 阿拉伯语
  • 解释
  • 总结

谷歌创投提出的设计冲刺方法是一种快速解决产品问题和验证新想法的有效工具。该方法适用于团队忙碌、前景不明、资源不足等情况,能够帮助产品获得成功。设计冲刺的核心思想是在短时间内解决重大问题并测试新想法,适用于现有产品遇到瓶颈或新产品启动的情况。文章介绍了设计冲刺的六大步骤,包括准备工作、理解领域、聚焦方向、发散想法、选择解法和制作原型。通过团队准备、问题识别、团队组建、时间地点确定和理念共识,为设计冲刺做好准备。在理解领域阶段,团队共享信息并设定冲刺目标;聚焦方向阶段确定重点问题;发散想法阶段提出解决方案;选择解法阶段选出最佳方案;最后制作原型并进行用户测试。设计冲刺方法虽然标准做法是5天,但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情况进行调整。文章强调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并指出谷歌内部及其他公司已在使用该方法并取得成功。文章还对设计冲刺与其他类似方法论进行了辨析,包括Lean、Agile、Design Thinking和Dual Track Development,指出它们各自适用于不同的阶段和领域。最后,文章鼓励读者在团队内部推动一次小型的设计冲刺,以获取真实用户反馈并不断改进产品。

仅可试看部分内容,如需阅读全部内容,请付费购买文章所属专栏
《苏杰的产品创新课》
新⼈⾸单¥59
立即购买
登录 后留言

全部留言(14)

  • 最新
  • 精选
  • 小天
    难点在于团队的组建,能够拍板决策的人,领域专家和真实用户。 产品原型内部评审后就直接启动开发,没有让真实用户体验,很多时候是找不到合适的用户。。。

    作者回复: 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啊,如果这时候找不到合适的用户,怎么保证产品上线后就能找到合适的用户?

    2019-11-14
    10
  • 小楼
    设计冲刺第二部分聚焦想法感觉应该能和okr相结合,这样制定目标是否更符合公司发展诉求,如果这样的话会增加冲刺的意义🤔

    作者回复: 可以尝试,方法论也是靠试错来打磨的

    2019-11-20
    5
  • ZZjiawe11
    真实感觉现在企业中的合作方式,想,做,推,这3个环节太割裂了。想清楚,做出来,推出去有点像传话游戏,和结果差距还是蛮大的。

    作者回复: 需要有一个整体负责端到端的角色/团队

    2019-12-12
    3
  • 雷霹雳的爸爸
    我也觉得第六步最值得一试啊,又不是造卫星,就是个给活人用的,直接让他们多感受下不好吗?其实就如文中所说,各种方法论其实都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反复的诉说着这些手段…现在我们这UAT你就让产品自己做这他过了也只是验证了他自己脑子里的想法,费半天劲合着就只达到了早就应该产品研发团队内部达成的共识,这前面都干嘛去了…忽然想起周思博好像说他那会儿微软兴从走廊随便拉个人来测试,他好像在微软是做excel 还是vba的来着,感觉很多产品确实可以这么干…反正怎么也比产品做UAT靠谱吧…

    作者回复: 对啊,多找真的用户聊聊

    2019-11-07
    1
  • Bravery168
    感觉核心还是敏捷思想,头脑风暴,快速出方案,快速得到反馈,快速迭代改进。

    作者回复: 对的

    2022-08-05归属地:湖北
  • Allen~🌞
    看到了好多用户体验设计研究的影子,原型测试、可用性测试

    作者回复: 嗯

    2022-04-27
  • 沐沐
    团队直接沟通交流,产品前的脑爆在后续试验起到很大作用

    作者回复: 嗯

    2021-11-09
  • Asherah
    这节主要很适合创业项目或者新项目,思路非常清晰,最近遇到面试官总喜欢面试的时候临时要求出方案,我始终说不出所以然,没有确定目标,了解过程可能出现各种问题,不同团队的想法,一个个无可预知的阻碍,太难了~

    作者回复: 其实不用临时出方案,给出清晰的解题思路应该就可以了

    2020-06-17
    2
  • escray
    我个人感觉,这个方法不错,但是对于团队成员的要求很高。 “在大目标一致的前提下,需要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是很成熟、很专业、且能互补的高手玩家”,我觉的基本上已经排除掉了 90% 以上的团队。 在准备工作中,识别挑战确定问题就比较麻烦,一般估计比较容易把问题设计的过大。如果是小问题,那么很有可能是“老大”一句话的事情,而不需要讨论。 在团队中达成共识,这个也比较难,通常情况可能是各有各的想法。 后面几步就不再一一列举了,感觉上这个方法要求团队成员的水平最好都比较高而且统一,这样才能形成合力。 专栏后续提到的“从问题的发散与收敛,再是解决方案的发散与收敛”,包括双钻模型,到的确都是很好的思维模型。 另外就是对于精益 Lean、敏捷 Agile、设计思维 Design Thinking 和双轨开发 Dual Track Development,如果能够讲得更细致深入一些就好了。 个人理解,敏捷更适合开发场景,而精益更适合创业或者生产。设计思维似乎是在更高层面上的思考与探索。这几种方法论有类似的内核,“试错、小步快跑、尽早发布、尽早获取反馈、真实用户参与、学习闭环、迭代发展……” 其实有时候可能不必在意具体的方法论名称,找出一些具体的实践方式,来提高团队开发和沟通的效率即可。 找到真实的用户这个,的确也不容易,并且还得说服对方愿意认真的试用产品。

    作者回复: “如果是小问题,那么很有可能是‘老大’一句话的事情,而不需要讨论”……事实上值得讨论的问题,老大也要参与

    2020-04-05
  • 努力学习
    领域驱动开发,从产品,设计,开发,测试保证相同寓意的沟通交流,确保交付可靠性

    作者回复: :)

    2020-01-02
收起评论
显示
设置
留言
14
收藏
沉浸
阅读
分享
手机端
快捷键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