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赟的技术管理课
朱赟
计算机博士,前Airbnb技术经理
立即订阅
11176 人已学习
课程目录
已完结 39 讲
0/4登录后,你可以任选4讲全文学习。
开篇词 | 从工程师到管理者,我的思考与实践
免费
01 | 职场分身术:从给答案到做引导
02 | Bug引发事故,该不该追究责任?
03 | 每个工程师都应该了解的:A/B测试
04 | 如何帮助团队成员成长
05 | 当我们给别人提意见时,要注意些什么?
06 | 每个工程师都应该了解的:聊聊幂等
07 | 当别人给我们提意见时,该如何应对?
08 | 说说硅谷公司中的一对一沟通
09 | 每个工程师都应该了解的:大数据时代的算法
10 | 项目延期了,作为负责人该怎么办?
11 | 管理和被管理:期望值差异
12 | 每个工程师都应该了解的:数据库知识
13 | 管理者在进行工作分配时,会考虑哪些问题?
14 | 硅谷人到底忙不忙?
15 | 每个工程师都应该了解的:系统拆分
16 | 技术人如何建立个人影响力?
17 | 管理者不用亲力亲为:关键是什么?
18 | 每个工程师都应该了解的:API 的设计和实现
19 | 硅谷面试:那些你应该知道的事儿
20 | 项目管理中的三个技巧
21 | 每个工程师都应该了解的:中美在支付技术和大环境下的差异
22 | 不要做微观的管理者
23 | 如何处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
24 | 编程语言漫谈
25 | 兼容并包的领导方式
26 | 如何做自己的职场规划?
27 | 小议Java语言
28 | 如何激发团队人员的责任心
29 | 说说硅谷互联网公司的开发流程
30 | 编程马拉松
31 | 工程师、产品经理、数据工程师是如何一起工作的?
32 | 硅谷人如何做 Code Review
33 | 技术人的犯错成本
34 | 如何从错误中成长?
35 | 理解并建立自己的工作弹性
36 | 如何对更多的工作说“不”
尾声:成长不是顿悟,而是练习
新书 |《跃迁:从技术到管理的硅谷路径》
朱赟的技术管理课
登录|注册

开篇词 | 从工程师到管理者,我的思考与实践

朱赟 2017-11-10
00:00
05:26
讲述:丁婵 大小:2.49M
你好,我是朱赟,英文名 Angela,目前在硅谷的 Airbnb 支付组担任技术经理。
我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后来在美国莱斯大学攻读计算机硕士和博士学位,期间共发表国际论文十余篇,主要涉及的领域为程序语言设计和生物信息学的大数据分析。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我做过一些体系结构和嵌入式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在莱斯大学时,我的硕士课题是程序语言设计,那个期间我掌握了很多编译器相关的理论;博士课题是生物信息学,用到了很多机器学习相关的技术。
进入 Airbnb 之前,我在 Square 公司工作。我是那里的第一位华人女工程师,那时候主要做支付和搜索。当时,公司的软件工程师团队真的是太强大了,基本都是 Google Staff 级别的牛人。靠着创业公司本身锻炼机会多,再加上牛人悉心指教,在 Square 的两年让我在支付和搜索领域获得了极大的成长。
我的人生在入职 Airbnb 之前,可以用平淡和专注来形容。大部分时间,我都在不断地积累和练习。我独立地学习、做科研,或者长时间地编写代码。
虽然是女工程师,但我对编程的热爱是发自内心的。写程序可以让我自然而然地沉迷其中,我可以一整天坐在电脑前噼噼啪啪地敲击键盘编写代码,饿了随便吃一点,有时候会忘记喝水,也不会觉得困。等到从代码和逻辑中抬起头来,发现一天的时间已经不知不觉地溜走了。
编程非常容易让我进入“出神”的状态。机器完全是逻辑控制的,没什么情绪,无论运行良好,还是宕机挂掉,都会有原因,肯定不是因为它开心或者不开心。我喜欢用代码与计算机沟通。
Airbnb 是我踏上管理这条路的起点。最初我是组里的技术骨干,主要负责支付与交易相关业务的架构。
但是人总要成长,总要走出舒适区,我在老板的培养和提拔下,一步步从技术转成了技术管理者。
来 Airbnb 之后,我遇到了两位改变了我生活足迹的人。一位是池建强老师,他让我慢慢走上分享和写作的道路,我的公众号「嘀嗒嘀嗒」就是在那个时期创建的。分享与写作让我认识了很多人,也让很多人认识了我。
另一位是我的老板杨江明,他一点点指引我走上了带项目、带团队的道路。很多谆谆教导,极大地加速了我这两三年来在职场上的进步和成熟。
不论是在技术上,还是管理上,我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但是,很多时候,当你充满激情、快步前行的时候,反而有更多新鲜的领悟可以分享,更切身的体会可以鼓舞同行的人。
这两三年可能是我积累和成长最快的一个阶段,我获得了很多前辈、同事和朋友的帮助,因此,我也愿意把一些技术和管理上的领悟及忠告,还有在硅谷工作的体会与见识,通过这个渠道分享给大家。
我的专栏主要会有四部分内容:
** 首先是我在技术领导方面的学习感悟。** 很多好的道理,来自我的上级和我自己的思考,来自我在硅谷公司的见闻和实践。
有些东西我还不能非常熟练地应用,我也还在练习,但在过去一年的刻意练习中,我发现了很多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并会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大家。
** 其次是一些技术领域的内容。** 这些内容源于我的工作,我想分享给你的,不仅仅是一些技术细节。我会更着重技术在领域内的应用和前景,在工作中的实践和概括。我会给出自己的观点和做法,你也许有不同的想法,告诉我,我们都将获得成长。
** 还有一部分是关于硅谷文化,我会谈一谈这些年在硅谷的见闻和经历。** 比如硅谷的产品经理和工程师是怎么协作的,硅谷的面试流程和开发流程,硅谷人到底忙不忙,Code Review 怎么做,编程马拉松里的趣事和价值等。这些内容将有助于你了解美国互联网和中国的差异,文化互补,兼容并蓄。
** 最后一部分是关于技术人成长的,也记述了我遇到困难和克服困难的心路历程。** 如何对更多的工作说不,如何建立个人影响力,如何做自己的职业规划等等,这些内容对技术人和初级的管理者,或许都会有帮助。
我喜欢和工程师们一起工作、阅读、学习和交流。我常常会折服于工程师们的睿智、呆萌、执着、单纯和幽默。他们说着别人听不懂的笑话,做着这个时代最具创新性的工作,他们充满好奇心和创造力,并希望用技术改变生活。
我是朱赟,我是个女工程师。与我处在同一条成长道路上的人很多,大家会看到相同的景色,也会遇到相同的困难。我会把自己的思考、经验和解决过的困难第一时间分享给你。这就是我写这个专栏的初衷,让我们相互陪伴,并一起成长。
取消
完成
0/1000字
划线
笔记
复制
© 版权归极客邦科技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传播售卖。 页面已增加防盗追踪,如有侵权极客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该试读文章来自付费专栏《朱赟的技术管理课》,如需阅读全部文章,
请订阅文章所属专栏。
立即订阅
登录 后留言

精选留言(62)

  • 子郁
    来支持 Angela
    2017-11-10
    37
  • 老赵
    技术与管理常常被人看作是一对矛盾。尤其是极客浓度极高的it界。呆伯特系列漫画,疯狂程序员系列漫画,诸多的梗都在暗示或明示这种看法。

    以前我深以为然,然而最近发生了变化。起因是开始带团队做项目了。以前像是狂野西部里的牛仔,单枪匹马,天地任我闯。 现在发现,世界太多,一个人太单薄,要领着一帮人共同去开拓。领导力和管理就是绕不开的修炼了。

    大概我们终究会有这一天,发现自己一个人的局限,必须率领或者融入一群人去共同前行。

    正如安姐在开篇词的说法,技术与管理都是最优化函数,技术是在物的空间,管理是在人的空间。这两个空间并非隔绝,是有交集的,甚至可以说是同构的。从这个角度看,二者皆是智慧,不必对立,通通拿来。

    恭喜安姐专栏开张。
    2017-11-11
    34
  • 穎儿
    前排 送花 拥抱 么么哒
    2017-11-09
    22
  • 刘剑
    感觉这一期音频说的有点简单了


    如果是没有工作的新人,我的带人方式是:
    1.)给出任务,你看我如何完成任务,完成后你来总结你的感受
    2.)你做我审核,指出错误和疏漏
    3.)你做完还需要会做报告

    那么在第一阶段基本就是立规矩,让新人学习知识点,第二阶段就是把学到的东西能用起来,第三阶段就是融汇贯通的过程。这样带出的新人放手后可以放心交付工作,只是前期投入较大,周期较长。

    那么对于有经验的同事,先让他表述清楚他对问题的理解和观点,然后我在用多个维度去解释这个问题,比如研发擅于修复问题但不擅于拆解问题,需要提高他们拆解问题和多维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先说这么多,欢迎讨论。
    2017-11-16
    16
  • 郭蕾
    很早就读过Angela的文章,她总是能从不同的角度带给我不一样的思考,看了整个专栏的目录,我对整个管理部分挺感兴趣的,还有就是硅谷视野,期待正式更新。
    2017-11-10
    8
  • Silence
    小迷弟
    2017-11-10
    6
  • 小肥羊yeah
    安姐终于来啦!加油加油!向安姐学习
    我也作为女程一枚,表白安姐~
    2017-11-09
    6
  • Bob.Chen
    前排表白安姐
    2017-11-10
    5
  • 问木-亮
    抢个沙发!早前订阅了朱老师的微信和知识星球,关于团队管理和机器学习的文章都写的很好。
    2017-11-10
    5
  • 陈颜俊
    女神女神!我是来学习项目管理的
    2017-11-11
    4
  • 郝志强
    从知道安姐要开课,就一直在等,极客时间上定的第一个专栏。
    2017-11-10
    4
  • 大蕉
    来了
    2017-11-10
    4
  • 青峰
    💐👏
    2017-11-10
    3
  • baoren
    想问安姐:为何要做管理?仅仅是要走出舒适区吗?最近我也升职, 但觉得很累。
    2017-12-07
    2
  • Clover
    为安姐打call
    2017-11-10
    2
  • Sunc
    跟着公众号过来
    2017-11-10
    2
  • 森淼
    支持安姐 👏🏻👏🏻👏🏻
    2017-11-10
    2
  • 赵涵威 
    写的不错哦
    2018-05-11
    1
  • 痞子
    女神
    2017-12-26
    1
  • Kevin
    我是做财务的,一直喜欢看IT人士的文章
    2017-12-14
    1
收起评论
62
99+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