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是很多互联网行业和产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在支付领域工作了很多年,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和教训,今天,我就来谈一个看起来比较宏大的话题:“中美在支付技术和大环境下的差异”,与你共同探讨一下支付领域的技术和生态,以及支付在美国和中国的差异性。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对你有一定的启发。
概况
当我们谈支付系统的时候,一般会这样定义:一笔钱从甲方转移到乙方。这笔转移可能是商家和顾客间的货款交易,也可能是个人对个人的转账,支付系统就是让这笔交易或转账发生的系统。这中间可能是银行间的转账,也可能是一个虚拟的闭环系统,比如在支付宝、PayPal、甚至比特币系统中的价值转移。
用到支付的地方很多,比如传统的柜台、店家销售、电子商务和远程商务、账单支付、个人对个人(P2P)、公司对公司(B2B )、薪资发放等,这些都要使用到不同的支付方式。
支付可以由收款方发起,这时候我们需要知道付款方的账号信息,比如在商店里刷信用卡;也可以是由付款方发起,这时候我们需要知道收款方的账号信息,比如公司直接往员工银行账户转账。
支付系统在处理各种交易中,不仅仅是处理交易,完成钱或者价值的转移;更多的时候,它也需要其他功能的支持,这包括了:制定法律法规、确定规范和程序、处理异常,还有收费的标准、一笔交易应该多久保证能完成等等。
支付方式不同,这些标准也会有所不同。比如银行卡的交易手续费通常比较高,自动交换中心(Automated Clearing House - ACH)交易完成的时间比较长,等等。
市场占有
在美国,传统的支付方式会包括:
各种卡:如借记卡、信用卡、预付(Prepaid)卡
自动交换中心 ACH:这是一种美国的转账系统,手续费远远低于各种卡交易。
PayPal 等通过绑定银行卡的快速支付或手机支付
除了现金支付无法追踪,以上的各种支付方式都可以进行数据追踪和分析。从近些年交易笔数来看,近一半是借记卡交易,约 20% 是信用卡交易,而余下的交易由 ACH 和支票平分秋色。从交易总额度来看,最多的为 ACH,占 60% 以上,其次为支票,约占 25%,而信用卡、借记卡因为手续费比较高,总交易额度只各占约 3%。
这和中国的情况很不一样。早些年卡的交易笔数在中国要低得多。自从支付宝、微信支付成为主流支付方式后,绑定卡的闭环系统交易数量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