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些高大上的词汇,比如弹性伸缩、水平扩展和自动化扩缩容等等,你能否说一说,这些技术手段的主体是谁,也就是谁的水平扩展?弹性伸缩的是什么?同时,这些名词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下面我们就从弹性伸缩入手一起来分析讨论。
弹性伸缩的主体是谁?
弹性伸缩,一说到这个词,我们可能很自然地会联想到资源的弹性伸缩,服务器的弹性伸缩,容量的弹性伸缩,应用的弹性伸缩以及业务的弹性伸缩等等。我想这些理解都没有错误,但是可以发现,当弹性伸缩这个动词前面增加了这么多不同的主语之后,我们一下子就不知道到底该做什么了。
其实有这样的困惑很正常。我们在讲标准化的时候就提到,做运维和做架构的思路是相通的,我们碰到问题后,一定要找到问题的主体是什么,通过问题找主体,通过主体的特性制定问题的解决方案。
对于运维,一定要准确识别出日常运维过程中不同的运维对象,然后再进一步去分析这个对象所对应的运维场景是什么,进而才是针对运维场景的分解和开发。
这里可以看到,弹性伸缩其实是一个运维场景,但是我们并没有定义这个场景的主体是谁,所以就会出现上面这些不同的主体。我们来假设以下几种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