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成的运维体系管理课
赵成
《进化: 运维技术变革与实践探索》作者
37256 人已学习
新⼈⾸单¥59
登录后,你可以任选4讲全文学习
课程目录
已完结/共 49 讲
开篇词 (1讲)
效率和稳定性最佳实践 (20讲)
赵成的运维体系管理课
15
15
1.0x
00:00/00:00
登录|注册

33 | 为什么混合云是未来云计算的主流形态?

爆竹声声辞旧岁,今天是大年初一,在此,祝你新春吉祥,阖家幸福!
上期文章我介绍了我们蘑菇街之所以选择上云,是基于怎样的全面考量。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对于蘑菇街这样有着一定规模体量的产品,我们在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对云的使用方式是怎样的。

关于混合云

对于“混合云”这三个字,你应该不会陌生。但是,“混合云”又是比较宽泛一个概念,随着技术趋势的发展,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从字面上理解,“混合云”即私有云和公有云的混合搭配,这也是最开始对混合云最简单直接的解释。
但是随着公有云服务越来越丰富,我们对公有云的应用也不再仅仅限于资源层面,而更多地体现在云服务层面。所以,不同时期、不同角色、不同团队、不同行业对于混合云的使用和理解可能都会不同。
为了方便理解,我们以 CDN 为例。
我们使用的 CDN 服务,其实是云服务最早被应用的典型形态。但是,在早期,更多的是专业 CDN 厂商提供这类服务,而不是腾讯云和阿里云这样的公有云巨头来提供,同时它跟我们实际接触到的机器资源又有很大的不同。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这就是云服务。但是,这种使用模式,从云的特性来讲,就是混合云模式,但是不同时期,不同背景的人对它的理解可能就完全不一样。
关于 CDN 这一块,在后续专栏中,我将会单独撰写文章进行详细介绍。
我们对混合云概念的熟知,更多的还是在公有云服务兴起之后。因为其提供了更加灵活、便捷的资源弹性能力,满足了行业内普遍的弹性需求,被应用到大量的弹性应用场景中,与业务自身所在的 IDC 机房形成一个整体,就有了混合云模式。
对于当前新兴的创业公司,除部分因政策监管因素无法上云的业务外,基本都会将业务完整地放到公有云上运行。
但是对于类似蘑菇街这样的产品,因为在公有云蓬勃发展之前就已经建设了自有的技术体系和架构,所以在选择上云的过程中,就需要有个过渡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混合云需求存在的应用场景。
下面我就分享一下,蘑菇街上云过程中的几项基础设施,在过渡阶段以及后续建设上的思路。
确认放弃笔记?
放弃后所记笔记将不保留。
新功能上线,你的历史笔记已初始化为私密笔记,是否一键批量公开?
批量公开的笔记不会为你同步至部落
公开
同步至部落
取消
完成
0/2000
荧光笔
直线
曲线
笔记
复制
AI
  • 深入了解
  • 翻译
    • 英语
    • 中文简体
    • 中文繁体
    • 法语
    • 德语
    • 日语
    • 韩语
    • 俄语
    • 西班牙语
    • 阿拉伯语
  • 解释
  • 总结
仅可试看部分内容,如需阅读全部内容,请付费购买文章所属专栏
《赵成的运维体系管理课》
新⼈⾸单¥59
立即购买
登录 后留言

全部留言(1)

  • 最新
  • 精选
  • 送普选
    请教赵老师下,对于金融行业或者银行业的上云,长期来看5年以后,会在公有云上运行银行业务系统么?还是一直以混合云模式为主,谢谢!
    3
收起评论
显示
设置
留言
1
收藏
沉浸
阅读
分享
手机端
快捷键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