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我们一直在谈论各式各样的架构,如高并发架构、异地多活架构、容器化架构、微服务架构、高可用架构、弹性化架构等。还有和这些架构相关的管理型的技术方法,如 DevOps、应用监控、自动化运维、SOA 服务治理、去 IOE 等。面对这么多纷乱的技术,我看到很多团队或是公司都是一个一个地去做这些技术,非常辛苦,也非常累。这样的做法就像我们在撑开一张网里面一个一个的网眼。
其实,只要我们能够找到这张网的“纲”,我们就能比较方便和自如地打开整张网了。那么,这张“分布式大网”的总线——“纲”在哪里呢?我希望通过这一系列文章可以让你找到这个“纲”,从而能让你更好更有效率地做好架构和工程。
分布式系统架构的冰与火
首先,我们需要阐述一下为什么需要分布式系统,而不是传统的单体架构。也许这对你来说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但是请允许我在这里重新说明一下。使用分布式系统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增大系统容量。我们的业务量越来越大,而要能应对越来越大的业务量,一台机器的性能已经无法满足了,我们需要多台机器才能应对大规模的应用场景。所以,我们需要垂直或是水平拆分业务系统,让其变成一个分布式的架构。
加强系统可用。我们的业务越来越关键,需要提高整个系统架构的可用性,这就意味着架构中不能存在单点故障。这样,整个系统不会因为一台机器出故障而导致整体不可用。所以,需要通过分布式架构来冗余系统以消除单点故障,从而提高系统的可用性。
当然,分布式系统还有一些优势,比如:
因为模块化,所以系统模块重用度更高;
因为软件服务模块被拆分,开发和发布速度可以并行而变得更快;
系统扩展性更高;
团队协作流程也会得到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