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间,又一个 40 期的机器学习专栏也走到了尾声。在专栏里,我从理解概率的两大流派入手,以每种流派中的各个模型为主线,对统计机器学习和贝叶斯机器学习做了系统的介绍,并从这些模型中梳理出它们之间关系的脉络,帮助你尽可能地从更加宏观的角度来理解模型内部的关联。
内容:由博返约求精深
和上一季的“人工智能基础课”相比,这一季专栏的内容聚焦于机器学习一点,力求更加深入地挖掘这个主题。增加深度意味着提升难度,无论是写作的我还是阅读的你,都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理解与消化。
理解事物时,我们都习惯从感性认知入手,可要从感性认知进化为理性思辨,你还是不得不和那些恼人的符号和讨厌的公式打交道。然而这是学习的必经之路:直观而具体的认识虽然容易理解,其适用范围却相当有限,要解决现实问题就必须将认识上升到知识的高度,而知识的价值恰恰就蕴含在复杂的公式所体现出的规律之中。
具有普适性的抽象规律,才具有学习的价值。在机器学习中,各种各样的模型某种程度而言其实也是简单具体的实例,诸如局部化和集成化之类的方法才是支配模型演变的规律。正是这些规律与统计学习的理论相结合,才让机器学习变得魅力无穷。
收获:见贤思齐多自省
工作上的职责所在让我接触了很多关于教学的文献与范例,其中一些国内外教学名家的课程堪称醍醐灌顶。虽然学科有所区别,但这些大师总能深入浅出、化繁为简,将深奥的道理以老妪能懂的形式清晰而准确地解释出来。体验这些大师的授课是种享受,在艰辛的求索中感受到一丝如沐春风的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