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56|10X程序员:如何构建“可迁移”的核心竞争力?
常扬

作者介绍:常扬,复旦 AI 博士,某知名 AI 公司产品研发总监
Q:AI 框架、模型快速更迭,程序员如何构建“可迁移”的核心竞争力?
常扬:“AI 会写代码”是既定事实,意味着程序员真正的杠杆不再是手撕编程语言的速度,而是能否让 AI 替你完成可机械化的 80%,把精力集中到 20% 的黄金地带,是作为 10X 效率程序员要重点关注的。
首先要把 AI 模型当成合作伙伴,而不只是高级自动补全:每一次需求拆分、接口设计、方法、性能,都先以清晰的规范与约束喂给模型,再对生成结果做审阅。人主导规则和审核,AI 负责实现,这不仅压缩“写对代码”的成本,也让你的注意力沉到“写什么、为什么这样写”上,加重思考在工作中的占比。
其次,是驾驭超大规模的系统复杂性,权衡条件极多,人在这个部分长期来看也会比 AI 做得更好。软件一旦跨越单机与功能模块,挑战就从“写得对”变成“稳定性”。稳定靠的是抽象边界、演化策略和可靠设计。换句话说,你在做的是微服务、事件流、多模型推理之间的架构设计,而 AI 只是在每个局部做执行。当故障链、流量峰值、线上反馈同时拉扯系统,真正难以被替代的,是洞察耦合点、定位问题的能力。
最后,是让代码转化为可量化的业务价值。无论模型多先进,终点都不是“跑起来”,而是实现商业价值,获取营收或者降本增效。这要求程序员把收益、成本指标嵌进技术决策:功能上线后看运营数字,校准 ROI,再反向调整软件、流程与优先级。把技术工作对齐到业务,对齐到营收和利润,决定了你工作的价值。
公开
同步至部落
取消
完成
0/2000
笔记
复制
AI
- 深入了解
- 翻译
- 解释
- 总结

1. AI技术对程序员的影响:AI的出现改变了程序员的工作方式,程序员需要将注意力集中在“写什么、为什么这样写”上,而不再是手撕编程语言的速度。 2. AI模型作为合作伙伴:程序员需要将AI模型视为合作伙伴,通过清晰的规范与约束喂给模型,再对生成结果进行审阅,以压缩“写对代码”的成本。 3. 驾驭超大规模的系统复杂性:程序员需要权衡条件极多的系统复杂性,挑战不再是“写得对”,而是“稳定性”,需要洞察耦合点、定位问题的能力。 4. 代码转化为可量化的业务价值:程序员需要将技术工作对齐到业务,对齐到营收和利润,以实现商业价值,获取营收或者降本增效。
仅可试看部分内容,如需阅读全部内容,请付费购买文章所属专栏
《致程序员:AI 百问百答》,新⼈⾸单¥0.11
《致程序员:AI 百问百答》,新⼈⾸单¥0.11
立即购买
© 版权归极客邦科技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传播售卖。 页面已增加防盗追踪,如有侵权极客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登录 后留言
精选留言
由作者筛选后的优质留言将会公开显示,欢迎踊跃留言。
收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