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2|企业:何时/如何开始利用AI能力?
万学凡/孙红/鲁四喜

作者介绍:
万学凡,凯捷中国副总裁、数字化团队负责人
孙红,携程集团培训总监
鲁四喜,某大厂金融科技创新业务质量负责人
Q:企业通常是什么时候开始去利用 AI 的能力的?主要是用 AI 做降本增效还是做新的产品?
万学凡:据我观察,企业界自 2023 年初开始关注 AI 工具的内部应用,涉及优化团队管理、完善组织架构及构建 AI 人才体系等方面,这一趋势在近两年发展尤为显著。例如, 2023 年企业还停留在现有 AI 工具的使用层面,而今年已有许多客户寻求梳理业务场景,探索 AI 赋能的可能性。
从预算分配来看,一个明显的变化是:不少客户正将原用于 IT 的预算转向 AI 领域,AI 投入预算在过去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实现倍数级增长。这主要源于两方面因素:一是 AI 技术的发展,包括大模型能力提升、DeepSeek 开源及私有化部署成本降低;二是经济大环境促使企业持续提升效率。
我们另一个观察是,外企与中国企业在 AI 落地应用上存在两点差异:
从 AI 落地速度看,外企推进更快,外企的中国公司较早便开始使用 Copilot 等工具,而中国企业在去年和今年才开始做 AI 能力规划与转型。
中国企业,尤其是大型公司,更多考虑通过 AI 赋能业务场景、寻找创新突破点,而非单纯利用 AI 降本。这是基于我与部分客户接触的观察,虽不代表行业整体情况,但颇具参考价值。
公开
同步至部落
取消
完成
0/2000
笔记
复制
AI
- 深入了解
- 翻译
- 解释
- 总结

1. 企业自2023年初开始关注AI工具的内部应用,涉及优化团队管理、完善组织架构及构建AI人才体系等方面。 2. 企业预算分配出现明显变化,不少客户将原用于IT的预算转向AI领域,AI投入预算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实现倍数级增长。 3. 外企与中国企业在AI落地应用上存在差异,外企推进速度更快,而中国企业更多考虑通过AI赋能业务场景、寻找创新突破点。 4. 中国企业,尤其是大型公司,更多考虑通过AI赋能业务场景、寻找创新突破点,而非单纯利用AI降本。
仅可试看部分内容,如需阅读全部内容,请付费购买文章所属专栏
《致程序员:AI 百问百答》,新⼈⾸单¥59
《致程序员:AI 百问百答》,新⼈⾸单¥59
立即购买
© 版权归极客邦科技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传播售卖。 页面已增加防盗追踪,如有侵权极客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登录 后留言
精选留言
由作者筛选后的优质留言将会公开显示,欢迎踊跃留言。
收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