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程序员:AI 百问百答
极客时间
专家团
3531 人已学习
新⼈⾸单¥0.11
登录后,你可以任选4讲全文学习
课程目录
已更新 54 讲/共 98 讲
第一章:AI 行业全景 (25讲)
致程序员:AI 百问百答
15
15
1.0x
00:00/00:00
登录|注册

Q51|技术体系:AI全栈工程师的学习路径

作者介绍:彭靖田,Google Developers Expert 《深入理解 TensorFlow》作者
Q:一个 AI 全栈工程师的学习路径应该是什么样的?
彭靖田:一个全栈的 AI 工程师需要掌握的技术,至少可以分成四层——应用、 平台、模型、硬件。
应用层:如上图所示 6 个常见实践场景,但也有一些企业内部的一些其他类型的应用。
平台层:有新的技术体系出来的时候,我们都可以去关注。比如,我认为 2025 年到 2030 年应该会有更多的人进入到 AI 大模型的这个赛道,所以 Dify 这种对基础门槛要求更低的技术,用拖拉拽的方式去完成 Agent 的搭建,是需要大家去了解和掌握的,包括 Dify 如何私有化部署。再比如,在国内,为了做好智能客服,我们要能够在微信生态、钉钉生态、企微生态、飞书生态等去做各种各样的客服机器人,那 LangBot 也是一个不错的项目,并且它也支持 Dify。MCP 这个最近很热的一个协议。这些一个个出现的时候,我们都可以学习。
模型层:哪个大模型走的比较前沿?有哪些新的框架(比如 MoE 架构)?训练方法?DeepSeek 最新的论文你有没有了解过?如果你想在 AI 大模型这个领域按 5-10 年的发展做自己的长期规划,以后要做到技术负责人的话,这些都是你需要了解的。
确认放弃笔记?
放弃后所记笔记将不保留。
新功能上线,你的历史笔记已初始化为私密笔记,是否一键批量公开?
批量公开的笔记不会为你同步至部落
公开
同步至部落
取消
完成
0/2000
荧光笔
直线
曲线
笔记
复制
AI
  • 深入了解
  • 翻译
    • 英语
    • 中文简体
    • 法语
    • 德语
    • 日语
    • 韩语
    • 俄语
    • 西班牙语
  • 解释
  • 总结

1. AI全栈工程师需要掌握四个技术层次:应用、平台、模型、硬件。 2. 应用层包括常见实践场景,企业内部的其他类型的应用,以及新兴技术体系。 3. 平台层的技术包括对新技术体系的关注,如AI大模型的发展赛道和私有化部署技术。 4. 模型层需要关注前沿的大模型、新框架、训练方法以及最新的研究论文。 5. 成为技术负责人需要不仅掌握纯技术部分,还需要具备资源协调和人才组织能力。

仅可试看部分内容,如需阅读全部内容,请付费购买文章所属专栏
《致程序员:AI 百问百答》
新⼈⾸单¥0.11
立即购买
登录 后留言

精选留言

由作者筛选后的优质留言将会公开显示,欢迎踊跃留言。
收起评论
显示
设置
留言
收藏
沉浸
阅读
分享
手机端
快捷键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