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3|AI-first视角:AI新范式与产品表达
姜天意/段潇涵

作者介绍:
姜天意,网易低代码业务中心技术负责人
段潇涵,字节跳动豆包 MarsCode IDE 架构师
Q:展望未来 10 年,在 AI-first 视角,您认为是否会出现以 AI 为核心的新的交互范式和产品表达?
姜天意:我们认为,早期做需求时采用的是枚举式策略,也就是分支式策略。产品需要为不同用户预留不同的 Landing Page 来承接流程。例如,如果你有一个 SOP(标准操作流程),就需要一个专门的 SOP 页面来承载整个流程,这导致系统变得非常臃肿。而在 AI 领域,第一个可能带来的变化是从枚举式系统转向动态式系统。未来的入口可能是一个超级 Agent,整个界面会根据用户的需求动态生成。例如,当你提出“我要下一个采购单”时,系统不会使用预置的采购界面,而是根据你的 prompt 和需求动态生成一个交互界面。这种变化可能会彻底改变 ToB 系统的交互方式。比如,CRM 领域的 Agent Force 就在做类似的事情。他们已经掌握了各种场景、数据、业务流程和接口,只需要构建一个 Headless 系统,能够分析用户意图并动态生成界面即可。因此,我认为这可能会对传统交互方式带来变革。
此外,AI 在计算机操作能力方面也有显著优势。去年我们在做自然语言生成 SQL 时,我认为这个方向并不理想,因为自然语言过于冗余,生成的界面效率未必比 GUI 高。我认为,能够通过自然语言输入的系统早已存在,比如 Siri,我们没有必要为了某个功能再专门开发一个 LUI(语言用户界面)。然而,一旦计算机操作能力出现,情况就会改变。大模型对外界的交互能力将从传统的 Function Call,提升到对界面、世界甚至接口的理解。
公开
同步至部落
取消
完成
0/2000
笔记
复制
AI
- 深入了解
- 翻译
- 解释
- 总结

1. AI-first视角下,未来可能出现以AI为核心的新的交互范式和产品表达,从枚举式系统转向动态式系统,可能彻底改变ToB系统的交互方式。 2. AI在计算机操作能力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大模型对外界的交互能力将从传统的Function Call提升到对界面、世界甚至接口的理解,这将彻底改变产品的交互形态。 3. 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的概念可能会改变产品的交互形态,所有的服务接口、数据库或操作指令都可以变成一个Function Module,并通过MCP协议被大模型调用。 4. AI的交互方式可能会迎来变革,甚至未来可能不再需要GUI,这种变革可能会深入到技术底层。 5. 开发者需要持续关注这些变化,思考如何在AI时代背景下提升自己的工程能力和编码能力,以适应未来的技术演进。
仅可试看部分内容,如需阅读全部内容,请付费购买文章所属专栏
《致程序员:AI 百问百答》,新⼈⾸单¥59
《致程序员:AI 百问百答》,新⼈⾸单¥59
立即购买
© 版权归极客邦科技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传播售卖。 页面已增加防盗追踪,如有侵权极客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登录 后留言
精选留言
由作者筛选后的优质留言将会公开显示,欢迎踊跃留言。
收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