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因的用户体验设计课
刘石
前华为用户体验设计系统部部长,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用户体验设计70人之一
立即订阅
922 人已学习
课程目录
已更新 8 讲 / 共 31 讲
0/4登录后,你可以任选4讲全文学习。
开篇词 (1讲)
开篇词 | 你为什么要学人因学?
免费
预习篇 (2讲)
01 | 什么是用户体验设计?
02 | 怎样做到为用户而设计?
基础篇 (5讲)
03 | 重新认识感觉:眼见不一定为实
04 | 重新认识视觉(上):色彩有重量吗?
05 | 重新认识视觉(中):构图的力量
06 | 重新认识视觉(下):为何橱窗越空价格越贵?
07 | 重新认识听觉:你的自然音效是否足够自然?
基于人因的用户体验设计课
15
15
1.0x
00:00/00:00
登录|注册

07 | 重新认识听觉:你的自然音效是否足够自然?

刘石 2021-03-05
你好,我是 Rocky。
今天我们来谈谈声音设计背后的人因道理。人类大约 11% 的信息通过听觉系统获得。声音由声源的振动引发传播介质的振动,通过人耳传音系统到达内耳,经过听觉毛细胞把声波转换为生物电信号,再传到大脑的听觉中枢,然后我们才真正听到外界的各种声音。
声音的传播和光的传播不同。光在宇宙中传播不需要依赖介质,但声音必须依赖介质。比如在太空中没有空气(也就是没有声音传播的介质),两个宇航员如果不依赖特殊的通信设备,即便再近,扯着嗓子喊也听不到对方的声音。

可感知声音的频率范围

我们对声音的频率很敏感,正常的年轻人能够在 20 赫兹~20 千赫的频率范围内听到声音。我们对 400~1000 赫兹的声音频率最敏锐,因为这正是婴儿啼哭的频率范围。和视觉类似,我们的听觉在动物界也是普普通通。狗能听到 40 赫兹~50 千赫,鲸鱼可以听到 20 赫兹~100 千赫。
人类耳朵听觉范围的频率上限会随年龄的上升而下降,一旦超过 45 岁后就变得非常明显。也就是说年轻人可以听到的高频率声音,年龄较大的人不一定听得到(高于 2 千赫兹的高频音尤为明显)。所以年龄大的人会对鸟叫声等高频音不敏感。
有一种专门的产品叫蚊音器,把某种高频音调到一定分贝以下,这样只有年轻人才会听得到。下图就是不同年龄段的人在听不同频率的声音时,对应的音量阈值的变化。很明显频率越高,年龄大的人音量强度阈值越高,高于 2k 的声音尤为明显。
确认放弃笔记?
放弃后所记笔记将不保留。
新功能上线,你的历史笔记已初始化为私密笔记,是否一键批量公开?
批量公开的笔记不会为你同步至部落
公开
同步至部落
取消
完成
0/1000字
划线
笔记
复制
© 版权归极客邦科技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传播售卖。 页面已增加防盗追踪,如有侵权极客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该试读文章来自付费专栏《基于人因的用户体验设计课》,如需阅读全部文章,
请订阅文章所属专栏
立即订阅
登录 后留言

精选留言(1)

  • keith คิดถึง
    想问下刘老师,一个好的过渡或微交互声音应该比他的相关动画长0.3s,这个0.3s是怎么得出的?
    2021-03-05
收起评论
1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