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因的用户体验设计课
刘石
前华为用户体验设计系统部部长,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用户体验设计 70 人之一
7027 人已学习
新⼈⾸单¥59
登录后,你可以任选4讲全文学习
课程目录
已完结/共 34 讲
开篇词 (1讲)
基于人因的用户体验设计课
15
15
1.0x
00:00/00:00
登录|注册

02 | 怎样做到为用户而设计?

你好,我是 Rocky。
在上节课里,我抛给你一个非常基本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而设计,从而引出体验设计的三个层次。今天,我又抛出第二个简单的问题:我们到底为谁而设计?标准答案一定是为用户而设计。
但你真的能够做到为用户而设计吗?又或者说,我们怎样才能做到为用户而设计?别着急,我先给你讲四个故事。

默认选项的力量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默认选项的。欧洲驾照的后面都会有一个器官捐赠意愿的信息。也就是说如果你出现交通事故伤势过重,医生觉得你已经救不回来了,就会根据你的驾照的信息来决定要不要立即移植你的器官,去救其他需要的人。
欧洲各个国家关于是否愿意捐赠器官做过一个统计,参见下图。统计结果呈现出一个两极分化的状态。有的国家绝大部分人都不愿意捐赠,有的国家几乎都愿意捐赠。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个差异的呢?一开始人们认为可能是文化差异性、宗教背景或者政府推进力度不同等原因。但其实在这些国家中,不少国家的文化和宗教背景是极为相似的。比如德国和奥利地,丹麦和瑞典,荷兰和比利时,这些国家都挨着,不应该出现这种天翻地覆的差别。
后来研究发现,其实问题就发生在这个捐赠器官同意书的版式设计上。在捐赠率比较低的国家中,这个同意书的默认选项是“不同意捐赠”,如果你同意捐赠器官,请修改意愿。在捐赠率比较高的国家,这个同意书的默认选项是“同意捐赠”,如果你不同意捐赠器官,请修改意愿。你可以参考一下下图。
确认放弃笔记?
放弃后所记笔记将不保留。
新功能上线,你的历史笔记已初始化为私密笔记,是否一键批量公开?
批量公开的笔记不会为你同步至部落
公开
同步至部落
取消
完成
0/2000
荧光笔
直线
曲线
笔记
复制
AI
  • 深入了解
  • 翻译
    • 英语
    • 中文简体
    • 中文繁体
    • 法语
    • 德语
    • 日语
    • 韩语
    • 俄语
    • 西班牙语
    • 阿拉伯语
  • 解释
  • 总结

本文通过四个故事,探讨了为用户而设计的重要性。首先,强调了设计中的心理学影响,提醒设计者要谨慎使用默认选项。其次,强调了对特定用户群体的心理和认知特点的重视,以及共情体验的重要性。文章强调了设计者需要站在用户的视角思考,考虑用户的心理感受、认知局限和社会属性。最后,强调了共情不仅仅是换位思考,还需要亲身体验,以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文章通过具体案例和心理学知识,引导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更加关注用户需求和体验,体现了技术编辑的深度和专业性。文章内容涵盖了心理学、人因学和用户体验设计等技术特点,为读者提供了深入的思考和实践指导。

仅可试看部分内容,如需阅读全部内容,请付费购买文章所属专栏
《基于人因的用户体验设计课》
新⼈⾸单¥59
立即购买
登录 后留言

全部留言(16)

  • 最新
  • 精选
  • 千秋
    恒河猴实验真实证明了爱的存在,推翻华生的只需要生理理论。也证明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都是人类/猴基本需求。母亲在孩子的成长中绝不是可有可无,孩子的成长也需要安全感,归属感,也需要母亲、家庭、乃至全社会的互动!

    作者回复: 理解的非常到位。

    2021-03-02
    7
  • Liao Pei
    我觉得遥控器是可以标化的,关键在于显示画面如何引导用户按下制定键。比如进度条的设计是从左走到右,用户自然认为按左键是退,按右键是进。如果进度条设计成了从右往左,用户也会很快知道按左是进,按右是退,

    作者回复: 你的理解没错。

    2021-04-30
    2
    4
  • charis小皮球
    感觉恒河猴实验对于设计的启示是~不要因为太在乎功能开发,而舍弃用户与产品的情感体验

    作者回复: 产品与用户的情感体验非常关键。功能也要从用户自身视角来理解。恒河猴实验驳倒了当时西欧流行的大人对教育小孩子的态度:他们需要独处,需要自立。其实孩子最需要的是爱。

    2021-02-25
    2
  • jinhai
    默认选项是否不应该如此设计,因为人天生是逃避思考的,我们给用户的引导可能是反用户直觉的,这种情况下,是否不应该再提供默认选项,而是让用户决策?

    作者回复: 默认选项的设计就是减少用户思考和决策的设计,这是一种利用了人的思维缺陷的商业设计。

    2021-12-28
  • 👉蛋蛋女皇🤔
    得到的启示是单纯的从情感或者从功能的角度出发都不能很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静态的绒布母亲(温暖的怀抱)、摇摆的“绒布母猴”、与真正的猴妈互动等满足了小猴的情感需求,但从另一个角度可以看到“猴妈互动”时的互动过程,也是在满足灵长类动物自身的一个身体机能需求。所以,当情感需求和功能需求达到某一个平衡点时,才将会有一个好的用户体验
    2021-03-01
    4
  • 罗小黑
    是有点残忍啊这实验。 得到的启示是: 怎样做到为用户而设计?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探索:用户想要什么?此类用户的需求是啥?而不是“你觉得用户想要啥?”
    2021-07-01
    3
  • 球球球篮羽足
    恒河猴实验观后感:猴宝宝从出生后立马开始进入实验,通过两种不同的行为层面的对比(有食物满足生存需求和接触很舒服、温暖的直觉感受),在两种不同的行为设计上都能满足猴宝宝的不同需求,但后者更考虑猴宝宝行为层面后的心里感受。
    2022-09-16归属地:广东
    1
  • Geek_49ddd3
    音乐旋转玩偶那个我有个不太成熟的疑问吧,买那个玩偶的是大人,那么大人就不算用户了吗?虽然使用者是婴儿,但是婴儿不会为这个玩偶买单呀
    2022-02-10
    4
    1
  • 猪崽儿
    这个实验对婴幼儿教育还是有很大启示的。比如父母在孩子的婴儿时期一定要多陪伴、 多接触孩子,多与孩子之间互动游戏,而不是单纯将孩子抛给爷爷奶奶辈。也许当孩子缺少父母的触摸,长大后也不会愿意与父母亲近。即便父母赚钱养孩子是必要的,但与孩子的陪伴,让他体会到爱才是更重要的。所以引到产品设计上就可以理解了为什么反思层能掩盖部分行为层和本能层的缺陷。当情感体会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一些外在因素就显得瑕不掩瑜了。 另外,虽然显得有些圣母,但我本身不是很支持拿动物做实验的...感觉小猴的童年被人为剥夺并强行改变了...
    2021-05-13
    1
  • 种菜的渔民
    “感同身受”这四个字我觉得可以很好表达如何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感:首先你要能够感知用户的身体、心里、场景等等;同:要能摆脱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的束缚,变成和用户相同的身份;身:要躬身自己去真正的实践;受:亲身时间后会过得真正用户的真正感受,也许启发自己的设计和灵感。
    2023-02-28归属地:北京
收起评论
显示
设置
留言
16
收藏
沉浸
阅读
分享
手机端
快捷键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