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访谈:对话张雪峰
张雪峰
前饿了么 CTO
14077 人已学习
新⼈⾸单¥59
登录后,你可以任选2讲全文学习
课程目录
已完结/共 18 讲
结课问卷 (1讲)
特别加餐 (1讲)
超级访谈:对话张雪峰
15
15
1.0x
00:00/00:00
登录|注册

10 | 管理的不足:不团建,管理不到毛细血管

极客时间:你在饿了么典型的一天大概是什么样的?工作的节奏是怎么样的?
张雪峰:我还是只讲被收购前。不算周一管理例会、周五 Program(技术改造)例会这种特殊日子,常规的就是到公司,首先看业务的报表,看看业务的数据。
研发效能坦率说我是不看的,因为这个东西不是靠几张报表能看出来的,以前有所谓人均代码量、人均提交次数等,后来发现这很无聊,又搞什么交付时间,这也是被拼多多和抖音逼的,所以我个人不太喜欢总盯着研发效率搞 KPI。其实讲研发效率就是看你自己的承诺,你自己对自己能力有一个估算,只要工作过几年,估算一个任务几天能做完,大致都能算出来的。
然后第二步就是看邮件,判断要回的邮件,我 Email 还是蛮多的,当然有一些是杂音,但杂音我已经自动过滤掉了,有一些发布计划我是要看的。
还有一点我不知道算做得好还是不好,我们其实并不要求日报,但是 PMO 很负责任,他们会给我发各种项目(业务交付、技术改造等)日报,会提出各种风险,他们不是暗的,不是东厂,他们就是明的锦衣卫,就是来督促大家的。比如昨天发布有什么问题让我看一下,项目的各种出错情况,有些是大项目、大节点,有些是常规的,我就看看邮件里面这一部分。
我的 Peer(平级)和我的上级(CEO),他们找我都是直接电话,我们几乎不用邮件,我们要邮件就变成外企风格了,所以几乎不用邮件。我个人认为,邮件主要就三个作用:一、通知;二、存档;三、文明吵架。有了钉钉后,文明吵架也可以退出邮件舞台了。
确认放弃笔记?
放弃后所记笔记将不保留。
新功能上线,你的历史笔记已初始化为私密笔记,是否一键批量公开?
批量公开的笔记不会为你同步至部落
公开
同步至部落
取消
完成
0/2000
荧光笔
直线
曲线
笔记
复制
AI
  • 深入了解
  • 翻译
    • 英语
    • 中文简体
    • 中文繁体
    • 法语
    • 德语
    • 日语
    • 韩语
    • 俄语
    • 西班牙语
    • 阿拉伯语
  • 解释
  • 总结

饿了么前CTO张雪峰在文章中分享了他在工作中的管理方式和个人观点。他强调了对研发效率的看法,认为不喜欢过分依赖报表和KPI,而更注重个人对任务的估算和承诺。此外,他还介绍了自己对于邮件使用的看法和管理团队的方式。在文章的后半部分,张雪峰谈到了自己对团队管理的不足之处,认为自己在团建和管理方面存在欠缺,尤其是在管理到毛细血管的细节上。他还分享了在阿里工作时的圆桌会议形式和对团队沟通的看法。整体来看,文章突出了张雪峰在管理工作中的个人观点和管理方式,以及他对自身管理不足的反思,展现了一位技术领域高管的管理思考和实践经验。

仅可试看部分内容,如需阅读全部内容,请付费购买文章所属专栏
《超级访谈:对话张雪峰》
新⼈⾸单¥59
立即购买
登录 后留言

全部留言(11)

  • 最新
  • 精选
  • IT民工大叔
    雪峰的日常工作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每天晚上九点在系统保障群里通报稳定性指标,类似于安全生产100天,今天出了故障,在没定性之前暂停计数,定了之后如果是大故障,直接清零,重新计数。

    作者回复: 清零瞬间,心在滴血

    2021-11-10
    16
  • 秦穆之
    团建这个事,我作为一线的开发人员,觉得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我认为团建在我们一线身上主要是两个目的:第一加深小组成员的互相认识和团结,第二是加深兄弟部门之间的了解。熟悉了,互相协作的时候就比较容易一些

    作者回复: 确实必要,虽然我几乎不搞D这层团建,但各技术团队内部的团建还是如火如荼。主要反思我自己,各团队 leader 在这方面做得比我好很多。

    2021-11-10
    9
    11
  • 袁嘉贝
    想请教老师一个简单的问题:在创业公司中,对于技术人员的培育,您遇到缺钱的时候吗?如果有您是怎么解决的?您怎么样让高层舍得花这些钱?

    作者回复: 我自己创业那段时间,碰到过资源不足情况,但因为业务本身就是培养人,技术(人财物)方面投入还好,没到捉襟见肘程度。饿了么这段时间,公司对技术这块投入绝对称得上「不遗余力」,人财物几乎都是全力满足,我只能说自己运气好,感恩公司。如果非要让我YY你的场景,可能两个方向:1、正向说服,这个很难,除非老板有过技术背景或吃过技术大亏;2、负向被迫,例如:因为技术投入不足导致重大故障(稳定性、安全、数据等),或者因为技术投入不足导致难以 Scale(规模化)或达不到 Speed(创新、试错等)。

    2021-11-12
    3
    8
  • Geek_9dcdad
    裸心会,这个暴露的问题,接收问题的的人会对提出问题的人存在不满吗,这种吐槽感觉不像是朋友间的吐槽,同事间或者上下级这种关系有点微妙

    作者回复: 同级间可能会有,上下级间主要看上级心胸与格局。

    2022-01-27
    3
  • lesserror
    有了钉钉后,文明吵架也可以退出邮件舞台了。 是指在钉钉上面吵架了么?

    作者回复: 差不多意思,过去邮件吵架不方便聚焦,吵架效率很低。后来邮件有了 conversation 模式,效率稍微提高一点,但终究没有 IM 群组 + @ 模式高效。

    2021-11-13
    2
    3
  • Linktime
    雪峰老师给我的感觉是细致又高效,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总给我一种困惑,是怎么做到邮件几乎都是秒回的

    作者回复: 外企养成习惯,既是好习惯,也是坏习惯

    2021-11-10
    4
    2
  • 侯建坡
    我在职期间,团建确实很少
    2021-11-16
    1
  • 丫头
    关于团建,以前有些执着。可近来有犹豫。与其强行组局让局中人不自在,不如相看两不厌的一些人私下约。可能对团建的理解狭隘了,毕竟疫情下的团建变成了清一色的饭局…
    2022-04-10
  • 丫头
    有在一家公司刚入职那年终成为部门鱼缸会议的一条被轮流“批斗”的鱼。对同事反馈的做得不好的点(不管公正与否),只能接受,不能反驳,没理解对方意思的,可以当场请教。会后不能有隔阂,自行反思改进。 跟不熟的人会让对方有距离感是性格使然,有意识到,但不计划做改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相信这样可以避免无效社交。 “做业务的对业务不熟”。以前觉得能实现需求就好了,不懂业务也不影响交付啊。后来有要熟悉业务这个意识后,在实现需求时多了些思考,渐渐觉得熟悉业务,可以利用自己掌握的技术更好的推荐业务实现,能更好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成就感会翻倍。 技术有很大提升空间,收到并有在坚持学习。 姿态低。这个是第一份工作时,老板教的:所谓前辈,不以年龄定论。比你入行早的小年轻,也是有资格做你前辈的。我觉得很受用。有时候自己的低姿态很方便帮助自己快速加入对方的主场。当然自己也不是无原则的低姿态。更多的是希望自己能优秀而谦卑。
    2022-04-10
    1
  • 徐李
    老师分享都是切身体会,没有达到这个高度,但是很有画面感,能开拓自己的视野,扩展下自己的视角,看的更高,更广。
    2022-02-15
收起评论
显示
设置
留言
11
收藏
沉浸
阅读
分享
手机端
快捷键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