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王喆。今天是“个人发展篇”的最后一讲,我们来聊聊程序员的“35 岁危机”问题。
35 岁,一个还非常年轻的年龄。但是在互联网圈,它却被妖魔化成了一个程序员职业生涯“寿终正寝”的年龄。当然,这个说法有一定言过其实的成分,但在人生的 30 岁到 40 岁之间,我们程序员确实面临着职业甚至人生转型的问题。转型成功,我们会迈向人生新的高度;转型失败,就有可能一直从事低价值的重复性劳动。
那么,作为一名程序员,我们如何成功地跨过这道坎呢?站在 35 岁这个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们应该怎样选择,才能让自己的个人价值不降低,个人财富不缩水呢?希望这一讲能对你有所帮助。
实现从“能力”到“财富”的转换
坦率地讲,如果我们在 35 岁时由于失业而出现了财富危机,那么这个危机的种子肯定早在 25 岁时就种下了。因为 25 岁到 35 岁这段时间,大部分人从来不会思考这个关键性的问题:如何实现从“能力”到“财富”的转换?而我希望你学完这一讲后,能成为那“一小部分人”。
那么具体来讲,这里的财富指什么,又包括哪些方面呢?其实在这门课的第一个模块中,我已经介绍过了。这里我用一张程序员的发展路径图,来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这个概念。

图1 程序员的不同发展路径
从图中的左半部分我们可以看到,只要你不是富二代,靠能力完成自己的原始财富积累就是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在财富积累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有些人因为频繁平级跳槽,甚至频繁更换职业方向,始终冲不破“用能力赚钱”这一圈层,因此终其一生,都只能在财富的初级赛道上打转。
新功能上线,你的历史笔记已初始化为私密笔记,是否一键批量公开?
批量公开的笔记不会为你同步至部落
0/1000字
© 版权归极客邦科技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传播售卖。 页面已增加防盗追踪,如有侵权极客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该试读文章来自付费专栏《程序员的个人财富课》,如需阅读全部文章,
请订阅文章所属专栏,新⼈⾸单¥59.9
立即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