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效率破局之道
葛俊
前 Facebook 内部工具团队 Tech Lead
34093 人已学习
新⼈⾸单¥59
登录后,你可以任选4讲全文学习
课程目录
已完结/共 40 讲
开篇词 (1讲)
研发效率破局之道
15
15
1.0x
00:00/00:00
登录|注册

结束语 | 超越昨天的自己,享受成长的快乐

享受成长的快乐
不断超越昨天的自己
优化的重要性
国内软件研发人员的能力和创造性
发现可以改进的地方并进行优化
学习和成长本身带来的快乐
可以直接留言提问
产生更大的价值
提高个人和团队的研发效能
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读者的提问驱使思考
逻辑严谨性的保证
教给别人
动手实践
被动学习
帮助不断提高自己
为国内公司研发效能的提升带来价值
耗时较长,但价值巨大
创作思路:系统分析研发效能模型中的各种方法论,结合具体实践
目标:抽象出研发效能的模型
目的:总结15年的软件行业从业经历,分享对高效研发的理解
成长带来的价值和喜悦
通过学习实现成长
学习需要克服内在的惰性和环境限制
祝愿
加油,我们一定可以!
国内软件行业的优化空间
学习和成长的快乐
交流仍会继续
学以致用,传播给他人
专栏创作带来的深刻体会
学习的层次
价值
《研发效率破局之道》专栏创作过程
学习是反人性的?
超越昨天的自己,享受成长的快乐

该思维导图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最近几年,我不止一次听人提到,学习是反人性的。乍一听起来,似乎有些道理,因为学习过程往往会伴随着汗水。但仔细一琢磨,我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
学习,的确需要克服内在的惰性和环境限制。但,这就是世界的客观规律,我们只有努力去克服这些困难,才能通过学习实现成长。而成长带来价值和喜悦,绝非安逸、舒适带来的简单快乐可以比拟。
回想这 5 个月我创作《研发效率破局之道》专栏的过程,也正是这样,辛苦、有挑战,但价值非常大。
我写这个专栏的目的,是总结自己 15 年的软件行业从业经历,系统地分享我对高效研发的理解。而我的目标是,根据研发活动的特点,抽象出研发效能的模型,而不是堆砌花里胡哨的各种研发实践。
同时,考虑到利用碎片化时间收听专栏音频的用户,我希望每一个模块、每一篇文章的知识点,都有严密的知识结构,让你学到的知识点不是零散的,而是能够连成线、织成网,实现碎片化时间的高效利用。
所以,我创作这个专栏的思路是,系统分析研发效能模型中的各种方法论,并结合 Facebook 等高效能公司的具体实践,以及我在其他公司落地的经验,让你能够深入理解这些方法论的 why、how 和 what,进而活学活用,真正提高个人和团队的研发效能。
确认放弃笔记?
放弃后所记笔记将不保留。
新功能上线,你的历史笔记已初始化为私密笔记,是否一键批量公开?
批量公开的笔记不会为你同步至部落
公开
同步至部落
取消
完成
0/2000
荧光笔
直线
曲线
笔记
复制
AI
  • 深入了解
  • 翻译
    • 英语
    • 中文简体
    • 中文繁体
    • 法语
    • 德语
    • 日语
    • 韩语
    • 俄语
    • 西班牙语
    • 阿拉伯语
  • 解释
  • 总结

这篇文章强调了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性,作者分享了自己创作专栏的经历和收获。作者认为学习需要克服内在的惰性和环境限制,但通过努力克服困难,学习带来的成长和喜悦远非简单快乐可比。他总结了自己15年的软件行业从业经验,系统地分享了对高效研发的理解,并希望读者能够学以致用,提高个人和团队的研发效能。作者强调了学习的三个层次:被动学习、动手实践和教给别人,并认为教给别人是效果最好的学习方式。他鼓励读者不断超越昨天的自己,享受成长的快乐。整篇文章充满了对学习和成长的热情,以及对研发效能提升的信心和期许。

仅可试看部分内容,如需阅读全部内容,请付费购买文章所属专栏
《研发效率破局之道》
新⼈⾸单¥59
立即购买
登录 后留言

全部留言(23)

  • 最新
  • 精选
  • 张裕
    跟着学完,收获良多,感谢!

    作者回复: 谢谢你的支持。有问题继续讨论!

    2019-11-18
    7
  • Phoenix
    看完专栏,收获很多,尤其是对于打造流畅的开发环境,良好的开发体验感触深刻,也让我更加有自信跟公司去申请让团队配置更好的机器,网络环境,打造舒适的开发体现,我特别相信只有良好的土壤才能诞生高质量的软件,也只有好的环境才能吸引高质量的人才,加油吧,软件的路还有很长

    作者回复: 软件行业一个很吸引人的地方是可以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加油!

    2020-08-06
    2
  • 墨灵
    多是从一个公司的角度来写的,也许要到了一定级别的时候才会有更多的感悟吧。个人收获比较大地方应该是git的原子性提交,大厂的工作流,还有命令行,还有使用工具实现自动化,过半年再来看一次。

    作者回复: 相信你半年以后体会会大有不同。软件研发的可提高空间很大,这也是我们的幸运之处!

    2020-03-25
    1
  • 一休
    葛俊老师你好,看完您的分享和见解很是受用。 还有个问题想请教,研发人员的单元测试请问应该做到什么程度,怎么做效率最高?

    作者回复: 应该做到什么程度,这个可以从投入产出比来考虑。 单元测试从根本上来说是帮助研发人员提高产品质量的工具。可以用在以下各种方面,也就是**产出** * 开发过程中快速进行本地验证 * CI/CD中进行验证 * 定位问题时提供更多信息 * ... 而它的投入,是测试用例的编写,维护、运行的花销。 具体要做到什么程度,要根据情况而定,找到最大的投入产出比。

    2020-02-23
    1
  • qeesung
    感谢俊哥,创作不易!

    作者回复: 谢谢你的留言和讨论。一起进步 :)

    2019-11-18
    1
  • 我来也
    感谢老师的辛苦付出!

    作者回复: 很感谢你的留言和讨论。你的很多留言都很有价值,对我和对其他读者都有帮助。谢谢你!

    2019-11-18
    1
  • 码徒
    断断续续,总算是把大佬的课程学完了。受益颇多,而我也旨在通过各种工具和方式来提高团队和个人的研发效能,这篇专栏还会再听几遍

    作者回复: 赞!希望能有帮助!

    2020-02-28
  • Raymond吕
    感谢老师,满满干货,满满咀嚼。

    作者回复: 很高兴对你有用 :)

    2020-02-25
  • ZJ
    补课完成,收货一筐. 感谢~

    作者回复: 👍👍

    2020-01-09
  • Just for fun
    收获很多,感谢,老师辛苦了!!

    作者回复: 一起进步 :)

    2019-12-24
收起评论
显示
设置
留言
23
收藏
沉浸
阅读
分享
手机端
快捷键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