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效率破局之道
葛俊
前 Facebook 内部工具团队 Tech Lead
34093 人已学习
新⼈⾸单¥59
登录后,你可以任选4讲全文学习
课程目录
已完结/共 40 讲
开篇词 (1讲)
研发效率破局之道
15
15
1.0x
00:00/00:00
登录|注册

02 | 效能度量:效果不好甚至有副作用,怎么回事?

技术产品输出和用户价值输出之间的沟壑难以打通
局部优化并不代表全局优化,甚至会让全局恶化
研发人员的利益和度量结果相关,可能会通过“做数字”来欺骗度量系统
软件开发工作是创造性很强的知识性工作,复杂且伴随大量不确定因素
了解流程是否高效,寻找需要改进的关键领域
提高项目计划的精确度
跟踪团队的表现、提高团队的绩效
关于度量谜题怎么解决,你有没有什么建议?
如果有的话,你觉得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你在工作中有没有经历过研发效能度量的失败案例?
问题的答案留到下一篇文章再揭晓
很多业界大佬也都发表过“研发效率不可度量”的观点
研发效能度量一直以来都是个难题
公司真正需要关注的是产品能否解决用户问题
竖井存在,进行局部优化
研发效能难以度量的最根本原因
案例3:某创业公司聚焦度量开发、测试、上线准确度等指标
案例2:一个中型公司推行质量方面的指标
案例1:全公司范围内推行一套效能度量指标
作用
用来跟踪和评估开发过程的“健康”状况
一组可量化的数据或参数
思考题
总结
效能度量被大量误用,问题究竟出在哪儿?
错误案例
定义和作用
研发效能度量

该思维导图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你好,我是葛俊。今天,我来和你聊聊研发效能的度量。
在和技术管理者,尤其是高层管理者聊起研发效能的时候,常常提起效能的度量这个话题。管理学大师彼得 · 德鲁克(Peter Drucker)曾经说过,“一个事物,你如果无法度量它,就无法管理它”(If you can’t measure it, you can’t manage it)。要想提高研发效能,自然要首先解决效能的度量的问题。
在软件研发过程中,数据驱动的手段被大量采用,比如说通过使用漏斗指标和 A/B 测试,用数据来指导产品的方向。按理说,软件开发行业是数据驱动的高手,用数据驱动来理解研发效能应该早被研究透了啊。
但事实上,效能的度量却是一个出了名的难题,至今没有哪个公司敢号称已经找到了效能度量的完美答案。不仅如此,绝大部分软件公司在使用研发效能度量这个工具时,不但没有起到正向作用,还伤害了产出和团队氛围。
所以,在今天这篇文章中,我就与你一起看看研发效能度量到底是什么、常见错误,以及度量困难的原因。

研发效能度量的定义和作用

首先,我来介绍一下效能度量的定义和作用。
研发效能的度量代表一组可量化的数据或参数,用来跟踪和评估开发过程的“健康”状况。 换句话说,研发效能的度量,从应用程序开发的生命周期中获取数据,并使用这些数据来衡量软件开发人员的工作效率。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度量,能够根据客观的数据而不是个人的主观意见去决策,从而实现以下几点:
确认放弃笔记?
放弃后所记笔记将不保留。
新功能上线,你的历史笔记已初始化为私密笔记,是否一键批量公开?
批量公开的笔记不会为你同步至部落
公开
同步至部落
取消
完成
0/2000
荧光笔
直线
曲线
笔记
复制
AI
  • 深入了解
  • 翻译
    • 英语
    • 中文简体
    • 中文繁体
    • 法语
    • 德语
    • 日语
    • 韩语
    • 俄语
    • 西班牙语
    • 阿拉伯语
  • 解释
  • 总结

研发效能度量一直备受关注,但在实践中存在困难和误用。本文介绍了研发效能度量的重要性,包括跟踪团队表现、提高项目计划精确度和寻找改进的关键领域等作用。通过三个案例展示了可能出现的问题,揭示了度量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可能导致的负面影响。文章深入分析了度量困难的主要原因,引发读者对效能度量的思考,提供了对研发效能度量问题的全面了解。文章还引用了业界大佬的观点,留下了解决度量谜题的问题,为读者留下思考。

仅可试看部分内容,如需阅读全部内容,请付费购买文章所属专栏
《研发效率破局之道》
新⼈⾸单¥59
立即购买
登录 后留言

全部留言(28)

  • 最新
  • 精选
  • 陈大宏
    代码行数和 bug 数量这两个无聊的指标。居然都在公司的绩效考核中出现了。无语。

    作者回复: 根本原因是:不知道怎么样度量开发人员的绩效。就是用了这两个指标作为Proxy。

    2019-08-27
    7
    15
  • 囧囧冰淇淋
    1.研发效能的定义和作用 研发效能的度量,从应用程序开发的生命中期中获取数据,并使用这些数据来衡量软件开发人员的工作效率。 主要为实现三点: 1.跟踪团队的表现、提高团队的绩效。 2.提高项目计划的准确度。 3.了解流程是否高效,寻找需要改进的关键领域。 达到度量目的:简化流程、发现瓶颈、帮助团队改善产品生命周期、更高效地产出质量更好的产品。 理解:关注团队的表现,团队的成长;关注项目的准确性,不要经常走弯路;关注流程的高效,实现迅速,也方便新人快速加入。 工作都是人去做的,首先关注人、团队,而不是数字。关注人,给予团队支持和信心,即使走错路了,大家会一起想办法一起努力。关注数字,人和团队就可能发生数字造假或者数字失效,比如案例1和3。 个人碰见的数字造假: 客服团队造假。某天,老板想优化下客户服务,从客服下手,根据行业标准定出了一个指标,询单转化率、回复率、回复时长、未回复数,这些指标再分解成工资。老板十分鸡贼,算了下认为这可以提高客服工资,店铺转化也可以提升,双赢。然而客服团队一算,只有达到一个高标准,才会比以前工资高,只有平均就比以前差几百。客服们很抱怨,但当面也说不赢老板,于是发明了过墙梯:对于回复率呢,以前一句话说完,拆成2-3句。回复时长使用表情大法,先来一个表情缩短时间。最后客户服务没有优化,转化率也没提升,客服团队怨声载道,当时能力有限,感觉也对不起他们。

    作者回复: 你认真学习,不断追求进步的样子真是棒!! 你讲的客服例子很有意思。我记得以前好像是亚马逊还是哪个公司的客服也出现过类似的事情。

    2019-08-26
    4
    11
  • 西西弗与卡夫卡
    写的很好,有点等不急,好想催更

    作者回复: 多谢支持!后面有问题建议欢迎啊 😀

    2019-08-26
    5
  • stefli
    我们目前是基于scrum的软件数据来粗略跟踪一些执行过程数据。包括:每个迭代的周期数据,估算与实际登记数据,线下和线上Bug数据,Bug分类数据,团队成员任务及估算、实际工时等。从这里也能看出一些信息: 1. 估算与实际操作之间耗时是否匹配,准确度是多少,基本在70-80之间,除了造假数据。造假的化可以拿每日登记情况进行粗略判断 2. 每个职级团队成员的大致行为,比如单位用时产生的Bug数量,每个迭代的平均任务数,Bug等,包括大致每个任务的平均估算时间。有的大概在3-6小时一个任务,拆分越小越容易把控进度。有的团队平均是8小时一个,时间会比较“充裕“ 3. 随着质量团队和研发团队质量意识的提高,月度Bug或线上Bug有减少,质量在提升。临界点尚未得到,到时再观察任务数、估算等数据 总的来说,数据可以来自多方面,至于如何去用,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分析

    作者回复: 我的经验是这些数据可以用作参考,帮助团队改进,但是不要跟绩效直接挂钩。 “随着质量团队和研发团队质量意识的提高,月度Bug或线上Bug有减少,质量在提升。”这个就是度量可以用来参考,它显示出来一个趋势。👍👍 (不过要注意单个指标有的时候可能不全面。比如bug减少,会不是因为功能减少等其他原因?当然这只是随便的一个例子。)

    2019-08-27
    4
  • 菜头
    能效=有效工作/单位时间+偏差 有效工作可以是用户故事点衡量的任务(需求,架构,开发,测试等) 单位时间单位为人日(根据能力,有些人可以是5小时,有些人可以是10小时) 偏差可以是 用户价值,生产品质等 完美。哈哈

    作者回复: 👍👍👍

    2019-12-27
    3
  • 🌀Pick Monster 🌀
    我们公司现在受制于客户,每月要求1000行代码量达标,我作为基层管理,主要代码都有团队成员编写,而我除了客户对接,需求分析和算法设计之外则主要编写关键点和优化点代码,每个月代码量都无法达标,给领导各种解释啊。而且公司严管外网访问,我作为团队首领也是没有外网权限,只能有手机查看需要的资料。这样的开发环境很难高效开发。

    作者回复: > 每个月代码量都无法达标,给领导各种解释啊 领导能理解吗?1000行代码量是客户要求的吗?如果你能说服你领导你的工作提供了足够的价值,问题只是客户那边不理解的话,那就比较好办。说服客户,或者可以把一行分成两行写。如果你不能说服你的领导,就比较麻烦了。 > 只能有手机查看需要的资料。这样的开发环境很难高效开发。 这个的确是麻烦。可以花点时间研究一下手机上学习的工具。同步手机和电脑的工具应该是比较有用。比如:Pocket(https://getpocket.com)用来记住感兴趣的URL,Evernote,Mac Note,OneNote,等等用来记笔记,讯飞输入法可以记录有声笔记,等等。

    2019-08-27
    4
    3
  • 荒野之望
    度量如果是基于成功OKR的,会发生什么?

    作者回复: OKR的使用。也有一个重要的原则是不要把它的度量和绩效强挂钩。 我的理解,OKR更是一个目标对齐的工具。

    2019-09-24
    2
    2
  • Anders
    请教老师:实际工作中有的「需求」简单改几字就可以交付花个几分钟,有的「需求」要修改很多地方,耗时可能上月,这时如何评价效能?假如有的尽是前一类需求,有的团队都是后一种,组织层面如何公平的来度量不同团队的效能?

    作者回复: 这种情况,如果指望客观的数据是行不通的。我的经验是只能考管理者主观的判断。组织层面必须要能够给做脏活累活的团队足够的认可。

    2019-09-02
    2
  • 罗小布
    指定流程、标准、考核指标以及选择适合的工具,搭配好了可以爆发出巨大的效能 只可惜很多时候,是自上而下的管理,不懂基层真正需要什么,而做了错误的决策,导致一系列问题

    作者回复: 这种情况,如果管理者心态开放,能接受改变和改进,还有一些办法,比如在底层做出一些东西,让管理者看到能解决关注的问题,会有一些正面的效果。如果管理者自认为自己懂,那就比较难了。

    2019-08-27
    2
  • 有学识的兔子
    常见研发效能度量失败的案例应该归属量化的绩效考核,为了追求较好的绩效指标,采取以绩效指标为目的的工作方式,导致忽视了本职工作,也间接伤害了那些以团队利益为出发工作的员工。 对于度量,没有经验,但个人觉得团队度量会比个人度量更好一些,促进团队的成长,也促进了个人发展,同时增加一些个人奖项,激励某方面能力突出的员工。

    作者回复: > ...但个人觉得团队度量会比个人度量更好一些,促进团队的成长 说的非常对!

    2019-09-03
    1
收起评论
显示
设置
留言
28
收藏
沉浸
阅读
分享
手机端
快捷键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