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回复: 每次@Jxin的留言都很棒。有思考,有观点,有高度!
> 1.国内书上只看倒翻译成网飞和直接用英文名的。
A: 这个我看到“网飞”,“奈飞”两个名字都有使用。最后参考的这本书《奈飞文化手册》(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0356081/),以及wikipedia(https://zh.wikipedia.org/zh/Netflix),最后用的"奈飞"。
> 2.亚马逊的竞争也是很激烈的,而其推崇的“领导力”和网飞所谓的“成人”总有几分异曲同工之妙。必须承认的是这种环境的压力会比较大,但就这两个公司来看,在薪资和环境上它们都补上了这个坑。都高于平均水平(谷歌好像是业内最高薪资),同时亚马逊有全球最大电商平台的业务,网飞则大力支持开源社区(这对好工程师吸引力挺大的)。
A: 是这样的。亚马逊是另一个员工满意度不是很好,但是业务非常成功的公司。
> 3.根据老师的行文,感觉对于网飞不为员工已往贡献买单时持不认同的。这种东西其实也没有对错,看时先假定合理(毕竟人家也落地执行没问题撒),那么就看看这样做有什么后果?首先,会影响员工产出吗?只要对员工产生价值高低的衡量体系靠谱及时,奖励又跟得上,那么只关注今天和明天的产出依旧能推动员工的积极性。其次,会让老员工缺少归属感吗?会的,因为企业只看你当下个人能力并不看你已往贡献积累,如此无情分自然难有归属感。但这确实能有效减少内耗(从我们公司来看,别说研发经理,组长小组长都很多脱离编码一线。我认可转管理后编码这块个人能效其实不是很重要,但长时间脱离编码一线,你的技术决策力如何保持新鲜度?)。而且这也可能是网飞自己希望的情况(我们只汇聚当代恶臭青年,被时代过期的老油条不需要)。
A: 我觉得这又个是一个权衡的问题。太没有人情味,会让人没有安全感,影响产出和对长期利益的追求(我的团队现在做一个明年才能见大成效的东西,会不会今年就被干掉?)。而太讲人情味,又会让团队失去活力。我觉得Netflix做得过了一点。在业务增长好的时候,可以用钱留人。但是在业务出现问题的时候就比较麻烦。最近他们的业务受到Disney的挑战,处理起来就比较麻烦。当然任何公司在业务受到挑战的时候都不好做,不过归属感差的公司在这种时候就更难。
4.对于最后对网飞持否定态度的观点。如果网飞一直坚持汇聚当代优质人才,并充分授权的策略。那么不合理的规则自然会在不合适的年代被那群精英所抛弃。只是这个过程像蜜不像水,从激起浪花到尘埃落地需要时间。
A: 这个说得非常在理。他们的逻辑正是用人才来灵活处理业务发展带来的复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