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效率破局之道
葛俊
前Facebook内部工具团队Tech Lead
立即订阅
3343 人已学习
课程目录
已完结 39 讲
0/4登录后,你可以任选4讲全文学习。
开篇词 (1讲)
开篇词 | 为什么你要关注研发效能?
免费
研发效能综述 (3讲)
01 | 效能模型:如何系统地理解研发效能?
02 | 效能度量:效果不好甚至有副作用,怎么回事?
03 | 效能度量:如何选对指标与方法,真正提升效能?
研发流程 (7讲)
04 | 流程优化:怎样才能让敏捷、精益真正为我所用?
05 | 代码入库前:Facebook如何让开发人员聚焦于开发?
06 | 代码入库到产品上线:Facebook如何使用CI/CD满足业务要求?
07 | 分支管理:Facebook的策略,适合我的团队吗?
08 | DevOps、SRE的共性:应用全栈思路打通开发和运维
09 | 信息流通:让团队高效协同,让产品准确击中目标
10 | 答疑篇:反对996并不是反对奋斗
工程方法 (10讲)
11 | 研发环境:Facebook怎样让开发人员不再操心环境?
12 | 代码审查:哪种方式更适合我的团队?
13 | 代码审查:学习Facebook真正发挥代码审查的提效作用
14 | 质量与速度的均衡:让“唯快不破”快得更持久
15 | 开源:从Phabricator的开源历程看开源利弊
16 | 高效上云:如何用云计算来提高效能?
17 | 测试左移:测试如何应对新的开发模式?
18 | 蓝绿红黑灰度发布:这些五颜六色的发布到底怎么用?
19 | 不再掉队,研发流程、工程方法趋势解读和展望
20 | 答疑篇:如何平衡短期收益和长期收益?
个人效能 (11讲)
21 | 高效工作:Facebook的10x程序员效率心法
22 | 深度工作:聚焦最有价值的事儿
23 | 效率工具:选对用对才能事半功倍
特别放送 | 每个开发人员都应该学一些VIM
24 | VIM:如何高性价比地学习VIM的实用技巧?
25 | 玩转Git:五种提高代码提交原子性的基本操作
26 | Facebook怎样实现代码提交的原子性?
27 | 命令行:不只是酷,更重要的是能提高个人效能
28 | 从工作场景出发,寻找炫酷且有效的命令行工具
29 | 1+1>2,灵活的工具组合及环境让你的工作效率翻倍
30 | 答疑篇:关于价值导向和沟通
管理和文化 (6讲)
31 | 业务目标和技术目标两手抓:怎样打造高效团队?
32 | 从Netflix公开的著名PPT谈硅谷公司文化
33 | Facebook企业文化:工程师文化是创造力引擎
34 | Facebook工程师文化实践三大支柱之一做感兴趣的事
35 | Facebook工程师文化实践三大支柱之二拥有信息和权限
36 | Facebook工程师文化实践三大支柱之三绩效调节
结束语 (1讲)
结束语 | 超越昨天的自己,享受成长的快乐
研发效率破局之道
登录|注册

35 | Facebook工程师文化实践三大支柱之二拥有信息和权限

葛俊 2019-11-13
你好,我是葛俊。今天,我来和你聊聊,Facebook 工程师文化的第二大支柱:拥有信息和权限。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与你介绍了 Facebook 通过在入职、日常工作、转岗中的一些实践,来提高开发人员对所做工作的兴趣。有了兴趣之后,接下来就是提供空间让大家能够施展拳脚,在自己感兴趣的工作中自由发挥、充分发挥,也就是 Facebook 工程师文化的第二大支柱了。具体来说,第二个支柱包括让员工拥有信息和拥有权限两个子原则。
在我看来,Facebook 在这两个原则上的实践,对国内公司和团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接触到的国内公司管理都相对保守,可以从与 Facebook 的具体实践对比中汲取经验,提升公司整体的研发效能。
在拥有信息方面,国内公司一般过于严格。信息的不透明,会降低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并会因为信息不通畅导致工作效率和有效性的下降。所以,在我看来,国内公司还可以在信息方面做得更透明些。
在权限和信任方面,我接触到的国内公司,大都偏向于不信任的管理方法。这种方法难以让员工有主人翁的感觉,导致公司和员工互不信任。在这种情况下,又怎么期望员工能积极地为公司创造价值呢?
我始终认为,国内的开发人员和硅谷的开发人员一样,都有很强的创造性,能力也没什么大的差别;只要能给他们创造好的环境,提供信息并给予信任,就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内驱力,从而提高公司和团队的研发效能。
取消
完成
0/1000字
划线
笔记
复制
© 版权归极客邦科技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传播售卖。 页面已增加防盗追踪,如有侵权极客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该试读文章来自付费专栏《研发效率破局之道》,如需阅读全部文章,
请订阅文章所属专栏。
立即订阅
登录 后留言

精选留言(4)

  • 桃子-夏勇杰
    提供太多的信息,感觉也会让工程师信息过载。在一些特定的行业,例如,金融,对于权限管理还是非常严格的。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下,开放必要的和有助于工程师协作的信息给大家,老师有这方面的经验么?

    作者回复: 我没有你说的特定行业的经验,不过原则应该是一致的,对不敏感的信息进行文档化,让大家可以自行搜索查阅,这样就不会信息过载。

    另外作为管理者,的确是不能没有选择的把所有信息都传递给团队成员。不过传递信息不能过于片面,隐瞒真相甚至欺骗。

    2019-11-14
    1
  • 李双
    信息共享,权限放开,学习!

    作者回复: 在这种信息共享的环境下工作,感觉自己可以做很多事,非常棒!当然就是时间太少 😂需要Focus on Inpact。

    2019-11-30
  • 石马
    Facebook内部的知识管理系统都用的哪些呢?我所在的团队对知识传承这块做得比较少,很多知识靠口口想传的多,用过media wiki,不太好用,主要内容输出上不太友好。

    作者回复: 用的主要就是mediawiki。很强大。公司有自己实现了很多跟其他工具的集成。

    另外有使用Quip,Office等。

    2019-11-15
  • Geek_35ccc4
    您好,目前我们公司在推进代码加密,防止代码外泄,不知道这块像Facebook这些顶级的硅谷公司,是怎么处理的呢,基于什么考虑?期待解读

    作者回复: 主要采取放开权限+监控是否外泄的方式。不过因为他们的用户粘性才是最大的竞争力,代码反而不是最关键的。

    2019-11-13
收起评论
4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