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访谈:对话汤峥嵘
汤峥嵘
云柚智能创始人,前阿里 P10、淘宝主架构师
6234 人已学习
新⼈⾸单¥59
登录后,你可以任选2讲全文学习
课程目录
已完结/共 17 讲
篇首语 (1讲)
超级访谈:对话汤峥嵘
15
15
1.0x
00:00/00:00
登录|注册

07 | 选行业秘诀:技术是否能发挥重要作用?

编者按:从阿里到微医、途牛、VIPABC,再到创业,汤峥嵘每次的选择都是积极向前看,离开一个地方到下一个地方是因为有了更好的机会,他永远希望选择更好的机会。每一次换公司,即便行业有所不同,他都遵循一条主线,那就是:业务能否因为技术的影响而产生显著的变革,如果技术能发挥重要作用,那么个人投入就有价值。
这一节,我们主要探究技术人在选择变换行业的时候,应该关注哪些方面的信息。以下为访谈对话。

每一次选择,都向更好的机会看齐

极客时间:在阿里待了 8 年,离开的时候,有没有自己对这段经历做总结?后来到微医、途牛、VIPABC,再到创业,每次决定要换一家新公司的时候,而且这些基本上都是不同行业,你都是怎么去做选择的?
汤峥嵘:我其实很少因为所谓的要对过去做个总结了,就要反思自己。我比较实用主义,我总结的目的还是希望接下来能用上,比如工作中需要,我就总结一下过去有没有可以借用的经验,这样印象是最深的,否则就变成一个形式上的总结,给自己一个所谓的交代。比如说这次你们希望我能聊一下过去,才“逼迫”我有一个机会去总结一下,否则我平时自己空下来挺少去琢磨这个东西的。
在阿里 8 年后离开,那个时候我没有特别明显的遗憾的感觉,可能是因为我要去的这家公司(微医),又是阿里的两个 O(前 CTO 吴炯、前 COO 关明生)在里面做重要角色的,我也没有觉得那是一个特别大的改变,后来阿里几位离职的同事来和我一起干,我们仍然还在阿里的这个光环下在做事。
确认放弃笔记?
放弃后所记笔记将不保留。
新功能上线,你的历史笔记已初始化为私密笔记,是否一键批量公开?
批量公开的笔记不会为你同步至部落
公开
同步至部落
取消
完成
0/2000
荧光笔
直线
曲线
笔记
复制
AI
  • 深入了解
  • 翻译
    • 英语
    • 中文简体
    • 中文繁体
    • 法语
    • 德语
    • 日语
    • 韩语
    • 俄语
    • 西班牙语
    • 阿拉伯语
  • 解释
  • 总结

汤峥嵘在采访中强调了技术对业务的重要影响,认为技术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个人的投入才有价值。他坚持业务能否因技术影响而产生显著变革的主线。汤峥嵘的观点对于技术人在选择变换行业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他分享了自己在阿里、微医、途牛和VIPABC的工作经历,强调了技术对商业的变革产生了很大作用。他还提到了长尾理论,指出互联网应该解决长尾资源的问题,而对于稀缺资源,互联网并不适合。汤峥嵘的经历和观点为技术人员提供了有益的思考和指导。在采访中,汤峥嵘谈到了途牛和VIPABC的技术驱动业务的案例,以及技术对商业模式的改变。途牛通过技术创新改变了旅游业的形态,实现了跟团游的线上化和标准化,同时推动了旅游行业的变革。而VIPABC则通过匹配算法实现了教育行业的技术改变,为读者提供了技术驱动业务的典型案例。

仅可试看部分内容,如需阅读全部内容,请付费购买文章所属专栏
《超级访谈:对话汤峥嵘》
新⼈⾸单¥59
立即购买
登录 后留言

全部留言(7)

  • 最新
  • 精选
  • escray
    “互联网适合解决长尾资源问题,而不是稀缺资源问题。”这个比较有启发,目前互联网做的比较好的地方,外卖、打车、电商……其实都是利用了长尾资源,直播应该也是。 在做业务需求的是否,发现技术颠覆性的苗头,或者找到技术驱动业务的方法。 从“出发地成团”到“从目的地成团”,看似微小的改变,但是带来的价值却很大。大部分技术人员是不满足于单纯做业务的,那么是否能够在业务上深入,对个人成长也很有帮助。 有意思的是,汤老师离开了旅游和教育行业,恰好躲开了两个行业的“阶段性坍塌”。

    作者回复: “大部分技术人员是不满足于单纯做业务的,那么是否能够在业务上深入,对个人成长也很有帮助。” 很认同。我一直认为大部分的技术人员智商不低,有可能比业务人员更好地解决问题。关键是能否深入研究。

    2022-04-01
    2
    9
  • neohope
    很赞同老师的一个观点,互联网技术可以更好的解决资源供需匹配的问题,也很擅长发挥算力优势开拓出人工难以实现的商业模式。 但互联网技术本身却难以解决核心资源不足的问题,医疗资源就是其中一类。以我国为例,在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生人数少收入低,留不住有能力的人,导致患者不愿在基层医疗就诊,有问题就想去大医院,大型医院医疗资源很容易被挤兑;而基层医疗机构,没有患者就诊,医生收入上不来,医生水平也难以提高,然后就是一个负反馈回路。这本身不是技术擅长解决的问题。这里需要的是行业政策与长期投入。 此外,在理论层面,对比整个信息技术行业,人类对自己的身体,远远没有对CPU、集成电路、网络、软件、通讯清楚。而生命体本身,也比硅科技要复杂的多。当前的各种机器学习算法,在严肃医疗环境下,也只能在部分垂直医疗领域的相对特殊环境下有所建树,但一个一个点状成果,难以形成技术网络效应,距离服务普通大众更是还有很远的距离。这里需要的是理论与技术的进步。 最后有个建议,老师说的“误诊率”,是不是解释为“不恰当的医患匹配率”更合适一些。

    作者回复: “但互联网技术本身却难以解决核心资源不足的问题,医疗资源就是其中一类。”“最后有个建议,老师说的“误诊率”,是不是解释为“不恰当的医患匹配率”更合适一些。” 以上2点都同意,特别是谢谢提醒“误诊率”这个词。 不过虽然技术暂时解决不了资源不足的问题,但是可以解决资源匹配甚至资源分配的问题。例如当时做挂号网就是希望从挂号上解决资源不匹配的问题。中国因为没有家庭医生,老百姓之后自己对病情分类,或者叫分诊。挂号其实就是自行分诊,这个很容易导致资源浪费。我现在做的智能穿戴系统,就是通过低成本的方式用健康数据来筛查疾病,从而对某些类型的疾病做到早筛,做到相对精准的分诊。这就可以把一部分资源用于早期筛查和预防,同时通过智能分诊降低医疗资源的浪费。在做挂号网的时候,这些技术还不成熟,现在差不多了。

    2022-04-01
    2
    5
  • 徐李
    所在公司的技术团队做的事情,对业务或所在行业发挥着哪些作用呢,可以说说你的理解和看法么? 我们当下在做的就是园区数字化,就是园区场景的产业互联网,通过技术发挥作用也就是 以前很多线下的事情,可以转到线上来做,提升一定的效率。但是也就是推着往前走了一步,但是说到多大的一个技术变革,或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如果是管理系统的话,我觉得创新的空间也不大。主要是在招商这块,传统的就是通过经纪人,中介来获客,线上的话,其实也是符合这里的长尾理论,热门的板块,也是容易出租,冷门的可以扩大出租概率。但是这种就是类似于线上中介了,也是红海竞争。 我觉得比较好的,就是通过一定的技术创新,技术应用,确实让这个商业模式不同于以前,新的商业模式能带来更大的价值。而不仅仅是数字化,只是将线下迁移到线上,也能提高效率,但是这并不需要多大的技术创新,只是旧的技术一个场景应用。

    作者回复: 园区数字化是不错的业务场景。技术肯定能发挥作用。

    2022-07-06归属地:上海
  • LJT
    汤老师您好,我对文中DCGS算法很感兴趣,请问相关介绍的资料有公开的么?

    作者回复: DCGS是Dynamic Course Generation System的缩写,你可以去搜索一下。

    2022-04-30
    2
  • 守望者
    请问老师是怎么做好与非技术出身管理人员合作的?非技术人员在技术公司有哪些优势和劣势呢?谢谢。

    作者回复: 你说的非技术出身管理人员,是管理技术团队吗?另外,你说和他们的合作关系是什么关系,同一部门的上下级关系,还是跨部门的合作关系。可以把具体场景说一下吗?

    2022-04-22
  • codeXYZ
    就是说技术人员也要有产品思维。
    2023-04-26归属地:江苏
  • 怀揣梦想的学渣
    今天,已经过去一年了,文中提到的导诊不准确的问题,依旧存在,目前即便是济南的三甲医院,依旧依赖人分诊,部分三甲医院采用来人没有意向诊室的一律分配去普通门诊,全额医保报销。普通门诊分诊,让病人自选专家号或者普通号。 目前软件还没能提高分诊的准确度,最起码在济南是这样的现状。
    2023-04-05归属地:山东
收起评论
显示
设置
留言
7
收藏
沉浸
阅读
分享
手机端
快捷键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