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端技术面试 38 讲
李智慧
同程艺龙交通首席架构师,前 Intel& 阿里架构师,《大型网站技术架构》作者
37373 人已学习
新⼈⾸单¥59
登录后,你可以任选4讲全文学习
课程目录
已完结/共 46 讲
不定期加餐 (1讲)
后端技术面试 38 讲
15
15
1.0x
00:00/00:00
登录|注册

36丨技术落地之道:你真的知道自己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吗?

管理者如何提醒员工问题的存在
隧道车灯的小故事启发
适应能力忽略问题
提醒问题的存在
不要把解决方案当作问题的定义
为谁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责任
确定问题
思考题
发现真正的问题
问题的本质
技术落地之道

该思维导图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做软件开发,其实就是用软件的手段完成业务需求,而业务需求一定是用来解决某些问题的,用户的问题、老板的问题、运营的问题等等。软件工程师常常疲于奔命,开发各种需求,但是这些需求到底想要解决什么问题,开发完成以后是否真的解决了问题,实现了功能的自身价值。对于这些问题,很多开发者常常既不了解,也不关心。
我们讲一个小故事吧。北欧有一个度假胜地,是欧洲人民夏天避暑度假的好去处,去度假胜地需要经过一个长长的隧道,隧道的工程师为了保证隧道的安全使用,在隧道入口处立了一块牌子,写着:请打开车灯。
游客们开着汽车,打开车灯,穿过隧道,到达度假胜地,愉快地去玩耍了。而等他们要回去的时候,有些人却发现车子无法启动——他们忘记关闭车灯,汽车电池耗尽了。小镇的警察们只好开着自己的警车四处为游客们充电,疲惫不堪。而沮丧的游客们则在回去以后四处抱怨,分享他们糟糕的旅游经验,导致小镇旅游业大受影响,镇长压力山大。
于是人们找到隧道的工程师,要求他在隧道的尽头再立一块牌子,写上:请关闭车灯。工程师照做了以后,却发现麻烦来了:夜晚穿过隧道的游客看到牌子,虽然非常疑惑,但还是按照指示关闭了车灯,结果却发生了车祸,麻烦更大了。于是工程师不得不写上:如果是白天,请关闭车灯。结果有的游客没看到隧道入口的牌子,却看到了隧道出口的牌子,同样疑惑。为了解决新问题,工程师不得不在牌子上继续写下去⋯⋯
确认放弃笔记?
放弃后所记笔记将不保留。
新功能上线,你的历史笔记已初始化为私密笔记,是否一键批量公开?
批量公开的笔记不会为你同步至部落
公开
同步至部落
取消
完成
0/2000
荧光笔
直线
曲线
笔记
复制
AI
  • 深入了解
  • 翻译
    • 英语
    • 中文简体
    • 中文繁体
    • 法语
    • 德语
    • 日语
    • 韩语
    • 俄语
    • 西班牙语
    • 阿拉伯语
  • 解释
  • 总结

深入理解问题本质,考虑问题的归属和解决方案的价值是软件开发中的关键。文章通过隧道车灯的故事引发思考,强调了解决问题时的重要性。在技术会议中,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的有效性至关重要。作为软件工程师,应提醒问题存在,让他们自己解决问题。在技术落地前,工程师需要考虑业务遇到的问题以及有效解决问题的技术。文章强调了技术是否能真正解决问题的重要性,以及通过技术解决问题可以创造价值和提升技术水平。隧道车灯的小故事提醒我们,身处问题中的人可能无法感知问题的存在,而解决问题的人将成为改变者。管理者需要思考员工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归属,并帮助员工提高工作效率。文章强调了深入理解问题本质和解决方案的价值,以及技术是否能真正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仅可试看部分内容,如需阅读全部内容,请付费购买文章所属专栏
《后端技术面试 38 讲》
新⼈⾸单¥59
立即购买
登录 后留言

全部留言(21)

  • 最新
  • 精选
  • Song╮承諾
    我主动帮他一起开发了,但并不能改变他的工作态度,而我自己的工作内容增加了。想知道正确的解决办法。

    作者回复: 1 你不是救世主,你能帮助别人,但是不能拯救别人。 2 在工作中如果帮助别人不能让你得到回报,包括不限于:打造威望,锻炼技术,提升下属等,那么你就该考虑是不是还要继续帮助下去了。

    2021-01-21
    9
  • 任鑫
    总觉得,智慧老师这个专栏,越到最后干货越多,层次较高的问题都不是哪个行业独有的,几乎干啥都会遇到,教育小孩和做团队leader有相通之处。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2020-02-23
    1
    29
  • 任鑫
    我觉得隧道装灯比较好,向用户提一个新要求会带来一大波解释成本和培训成本。
    2020-02-23
    3
    23
  • learn more
    员工工作不认真,效率低下,到底是谁的问题。 有可能是公司文化的问题,新员工不赞同公司文化等,老员工已经适应; 有可能是团队leader作风问题,leader的形式作风很容易就影响到个人,办公室政治就是来自于此; 有可能是个人,个人心态已经崩溃,不再相信公司文化,不再坚信所做的事情有意义,那么工作就会不认真,效率自然也就低下。
    2020-04-14
    2
    10
  • escray
    开篇的故事来自于温伯格的《你的灯亮着么:发现问题的真正所在》中的第 13 章,隧道尽头的灯光。故事很短,也很有趣,推荐阅读。 专栏中的追命连环问很有价值,“问题的本质是什么?这是谁的问题?谁能解决这个问题?你在为谁解决问题?”,“这次会议把要解决的问题说清楚了么?需求背后真正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当前讨论的内容真的能解决问题么?”,估计大部分时候,都经不起这样的连环夺命 Call。 隧道车灯的故事,可以提醒我,认真去考虑究竟是谁的问题。但是如果领导把问题扔过来,我是没有办法抵挡的——最终解决问题的其实还是那个工程师,他挂牌提醒了司机,“你的灯亮着么?” 团队成员工作不认真,当然是他自己的问题,管理者只要尽到提醒的责任即可;如果是工作效率低,那么就要认真去看一下,是哪方面的原因。如果效率低下的原因来自于团队或者环境,那么管理者就有责任去改进。 管理者可以提醒、可以提供帮助,如果确定是员工本人的原因,并且改进效果不好的话,尽快让该员工离职,也许才是最好的选择。
    2020-10-20
    6
  • meta-algorithmX
    正所谓,正确定义了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问题。 在真正定义问题之前往往需要在心理表征上先做好这样的两个事情: 1. 首先明确,目标是奔着解决问题去的。 2. 识别对方是不是真正想解决问题,正所谓“你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之后推动事情向前走的动力就不完全靠 “分析问题” -> "定义问题" -> "解决问题"的套路来进行,期间可能需要一定的行政手段、政治手腕和说服的艺术来推动事情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当然,如果你身处的环境是一个已解决问题为统一目标的环境,以上的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关注问题本身就好。
    2020-02-17
    5
  • 工作不认真,很大概率是员工个人态度问题;一个解决方案是洗脑; 工作效率低,有可能是公司问题,没有高效率的开发过程管理,高效率的交流渠道,解决方案是关注软件开发过程的敏捷;也有可能是员工自己的问题,如基础差,理解设计能力差,可以组织员工有针对性的学习相关知识或者结对编程以及引入代码评审。
    2020-08-24
    4
  • E
    隧道车灯的小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可以研发自动适应环境的车灯,事实上,现实世界也都这样了。
    2020-09-17
    1
    3
  • 辉度
    “身处问题之中的人往往并不觉得有问题”,这句话又一次让我想到了大学期间数字电路这门课程的一个实验: > 实验的内容很简单,用某一个型号的芯片,加上一堆电线,在一个有脉冲、数字显示的机器上,实现一个时钟。 从写代码的角度来说,很简单,维护小时、分钟这两个变量就可以了,一个对24进行取余,一个对60进行取余,再输出就行。 说实话,动手前,我和队友老陈都觉得两个课时的时间太充裕了。就是分成一个24进制和一个60进制的显示即可。我们从两个人分工两个模块和共同完成的决策中选择了共同完成,毕竟想着时间也充裕。 实际上,我们面临的问题是代码编程遇不到的,因为有些芯片是坏的,有些电线也是坏的,相当于我们代码写了`a=1+1`,结果a返回不是2,还是0。我想这个问题,平时写代码时我们肯定不会去考虑,默认了它就必定返回2吧?**计算机到底是怎么保证这个计算结果是可靠的呢**? 所以我们很多时间在“debug”,通过计算,实验,确定刚接起来的几根电线和芯片到底是哪个出了问题。 随着时间的过去,仪器上的电线已经乱成一堆大麻花了,对我们的眼力和记忆都开始造成了考验,这时候,是两个人共同来工作的重要性也就体现了,两个人来确认,失误的概率就很低。 最终,我们在下课后2分钟完成了这个实验,感叹啊,激动啊。 过了多年,再来反思: 1. 如果我们事先校验每一个芯片、电线是否正常,是否会降低后续的排查痛苦呢? 2. 如果不是双人合作,分成两个模块,在会“冲突”的仪器上,我们会不会乱作一团? 3. 如果不是双人合作,面对问题的分析计算、重新接线的过程中会不会出现更多失误? 4. 以及,老师是不是应该事先告诉我们,这个实验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仪器上的问题? 对应我们现在工作中,是不是印证了一些事情的必要性: 1. 做好单元测试,再进行集成测试是十分有必要的 2. 在合适的情况下,进行划分模块,没有过多冲突才是合理的 3. 结对编程在应对困难的问题时,两个脑子共同运转是`1+1>2`的。 4. 信息很重要,没有事先准备好信息,了解清楚问题,过程就会十分混乱,如陷泥潭。
    2023-01-15归属地:浙江
    2
  • 不要挑战自己的智商
    启发就是:不要企图自己能控制所有问题,解决所有问题。不要低估别人的主观能动性。 一个同事工作不认真,有可能谁的问题都不是,而是匹配问题。或者彼此目标不一致。解决方法是是沟通,但也别指望沟通能解决所有问题。不能解决的算了。
    2020-08-04
    2
收起评论
显示
设置
留言
21
收藏
沉浸
阅读
分享
手机端
快捷键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