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 来龙去脉:中台为什么这么火?
该思维导图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 深入了解
- 翻译
- 解释
- 总结
中台概念自2015年诞生以来备受关注,经历了2016年的潜流涌动和2017年的逐渐升温,到2018年迎来了全面爆发。在这一过程中,互联网大厂如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等纷纷加入中台建设的行列,推动了中台概念的普及和应用。然而,尽管中台概念热度不减,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和困惑,如中台与平台的区别、中台的种类和建设顺序、组织架构调整等。作者王健以自身多年中台工作经验为基础,回顾了中台概念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并分享了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总结。通过对阿里巴巴中台战略的分析,展现了中台概念在IT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整个文章以中台概念的发展历程为主线,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和思考,为读者提供了对中台概念的深入了解和探讨。 文章总结了中台概念的发展历程,并探讨了中台概念之所以备受关注的原因。作者认为中台概念之所以火爆,主要是因为互联网企业的样板效应、产业互联网的兴起、行业转型的节点和经济形势的影响。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中台概念的热度。文章还提出了对中台概念未来发展的思考,认为中台有可能成为IT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最后,作者邀请读者一起讨论对中台的兴趣和关注点。 总的来说,本文通过对中台概念的发展历程和影响因素的分析,为读者提供了对中台概念的深入了解和思考。文章内容丰富,观点独特,对于关注中台概念的读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说透中台》,新⼈⾸单¥29
全部留言(79)
- 最新
- 精选
- 亚东置顶我14年到17年在美资金融公司,就经历过中台实施。当时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所有的核心计算都在engine层,实现了数据即服务的设计,而前端使用组件式开发。产品经理只要组合一下就是一个全新的产品。一开始也非常痛苦,后面的非常有力地支持了公司的业务发展。在之后公司全面使用AWS云服务,在对客户的服务上非常弹性化。从科技服务金融,变成科技促进金融。
作者回复: 亚东,你好~ 我看到了你很多的留言,说的都很有道理,最后一条留言来集中回复感谢一下(倒叙看的留言……) 看得出来你是实际参与和思考过这个概念的,从结果上来看也非常高兴看到确实也突围了一开始非常痛苦和挣扎的时期,看到了最终的效果,其实是非常难得的。 中台要以用户为中心,用产品化的思维来构建,确实是我近两年的一个感受特别深的点,很高兴在很多方面我们的理解都是一致的,也没什么补充,最后还是感谢一下你的认真回答和分享,有机会我们继续交流~
2019-10-08336 - TopCarl很多东西都是逐步进化出来的,所以大自然中总能找到类似的东西。 就像我理解的前台、中台、后台,就好比一颗大树,前台是枝叶,中台是树干,后台是根系。 枝要柔韧、叶要灵活,枝叶能随风摆动、枯荣更迭,也就是前台要随市场变化而灵活更新,有新生和淘汰,并且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挣钱); 树干要能支撑树冠,就要足够坚韧,而且要能将水、无机盐、有机物进行输导,也就是中台要能支撑前台、为前台输送资源,同时还能前台的收益反哺后台; 根须要能吸收水分、无机盐等,并且要稳稳抓住土地,也就是后台要源源不断地提供原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数据资源、算法资源等等这一切,后台中像数据这些资源都是企业立足之本。 最后单独说说中台,从大树来看,枝叶和根须都是比较分散的,如果分散的业务和分散的资源直接对接,对于两端来说都是复杂度高且效率低,所以树干的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将枝叶和根须的分散进行了汇聚,降低复杂度,提升对接效率。 只是个人理解,多交流。
作者回复: TopCarl,你好~ 这个比喻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我脑补了一下非常形象哈,包括叶子的灵活与制造有机物;树干的韧性等等,都非常贴切。 而且我也同意你说的,无论是好的产品好的架构都是演进发展来的。所以我才一直强调要演进式的动态的来看待问题,我们的方法也融入了这种演进式的思想。 非常好的隐喻,感谢分享~
2019-10-10869 - 毛毛我理解的中台,是把一个业务拆分成多个模块,然后把模块设计成通用的,其他业务可以直接集成使用。这些模块一般有数据收集、AB测试、推荐系统、广告系统等等。
作者回复: 毛毛,你好~ 这么理解没毛病,但是我觉得还是想小了,这也是我们一开始轻敌了的原因,感觉不就是把共性业务一抽,往平台里一放,前边一接就ok了,结果碰到的问题非常多哈,后边也会讲到一些常见问题和困难,看看我们这边有没有遇到过~ 我看你后边也留言了,我们到时候再展开~
2019-09-25424 - Zeng Zhenzhong最后一点才是最重要的,这两年尽在说互联网寒冬,没有像之前o2o,区块链之类的大规模热点,所以大家的战略都往广积粮方向走。大白话就是没事找事干,所以中台是最适合不过的,反正把原来的系统重做一次,又可以占稳地盘又可以写好ppt,非常不错!
作者回复: zzz333,你好~ 太真实了哈,深挖坑广积粮本身也没错哈,一场仗打完,大家休整休整,稳稳队形,打打基础也是没错的。 不过最后一点,把系统重做一遍,占地盘写好PPT,我就不敢说了…… 可能确实有企业这样吧,不过我看到的情况大家至少出发点还是对的,毕竟那么多钱花出去了,也得看结果见效果,企业的管理层也都不是那么好糊弄的,光靠PPT也撑不了多久,还得有点实际的不是:) 感谢你的留言,欢迎继续把自己的想法分享出来~
2019-09-28514 - 业余草中台绝不是终点!今年写了两篇中台文章,推荐给大家看看:https://mp.weixin.qq.com/s/h3jALEBzIeRb_NlcFOQugg
作者回复: 业余草,你好~ 感谢分享哈,关注了……:)
2019-09-2513 - 风行2018年底,我也在技术总监的带领下,以产品的角色参与了中台调整,才接触到中台这个概念和实施。 在操作完后,我回过头来总结下总台的理解: 1、从形态上,是将原有的业务和即将发展的新业务抽象成为公用、粒度相对较小(符合公司发展历程)的公共业务/产品模块。 2、从设计理念上,是保持这对行业的优化、资源的整合上,要心怀行业、心怀可能的合作资源整合/合作上,对每一个模块进行开放性和高度抽象化的设计。 3、从公司管理上,是对组织架构的优化,也是对人力成本的调整。 最终,能达到成本降低、快速响应业务变化、内部资源共用的结果.
作者回复: 风行,你好~ 感谢分享^_^
2019-10-178 - 西红柿牛男老师能把300篇文章分享下吗?
作者回复: 西红柿牛男,你好~ 刚回复了一个类似的问题哈,感觉大家对于这300篇文章都很感兴趣…… 其实分享没有问题,只是我觉得意义不大,因为专栏本身就可以理解成对于300篇文章的精华的浓缩(当然会受我的视野和能力所限),这也是我认为这个专栏对于大家的价值……至少还能省一些阅读和提炼的 时间。 而对于一些我认为对我有很大启发,干货满满的文章,我也统一放到了总结篇里,作为扩展阅读分享给大家。 当然,如果大家还是对这300多篇文章感兴趣的话,可以继续留言告诉我,我也可以找个地方或是想个法子,把文藏列表整理出来(目前在印象笔记里),都没有问题~ 最后感谢你的留言,有问题可以继续留言给我,我们继续探讨~
2019-09-2728 - 🤪HappyJoo浅显一点来理解,感觉和 python 一样,可以弄出很多模块,要用的人直接使用就好了。。。
作者回复: HappyJoo,你好~ 没毛病哈,像我说文中也说到的,组件化,拼拼凑凑拖拖拽拽就能快速攒出一个软件来,就跟攒电脑似的,一直是大家这么多年来的梦想。 所以才会有这么多标准、组件库、框架、nocode、lowcode平台产生,而中台只是组件化在企业级的范围下,向业务又迈出的一步而已~ 感谢你的分享,其实并不浅显~ 细想想还很深刻~ 希望有更多感悟也可以随时留言,分享给大家~
2019-09-275 - 技术修行者我理解中台的出现是必然的,随着公司规模扩大,业务线越来越丰富。一方面要考虑如何把工作中的经验积累下来应用到下一个项目或者业务线,避免“烟囱系统”林立。另一方面,对于市场中出现的机会,怎么能够更快速捕捉。这些动力促使企业改变传统的开发模式,有共同模块,有微服务等等,即使不叫中台,我相信也会有另外一个名词出现,去做中台现在做的事情。
作者回复: 日拱一卒,你好,好名字哈哈~ 留言说的是,俗话说的好,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阿里巴巴的张勇也在很多文章提到过,他最关注的几件事有一件就是企业里哪些部分该合哪些部分该分,去年合的可能今年就分了,去年分的可能今年再合起来,而分分合合的背后就是战略的调整,而战略的调整背后就是愿景与使命…… 我现在看到很多中台建设比较早的企业,已经开始“合久必分”了。 所以要动态的看待中台这个问题,合自然是好的,但是也有问题,至少有成本,合完了也总有一天要分的,所以就像我在其他回复里提到的,“我们永远做不对”,只能不断提高自己应变的能力,与变化共舞。 在我看来这分分合合,好像是在找一个平衡点,在最后总结的时候我会提出我的想法,到时候如果还有问题,我们还可以继续深入或是展开~
2019-09-265 - zhaxin老师提到的中台火爆的四个契机: 1. 大哥带头(大厂的样板效应) 2. 武器在手(云+中台战略) 3. 直戳要害(早期信息化建设弊端暴露) 4. 大势突围(经济形势严峻)
作者回复: 总结的好形象哈,学到了^_^
2019-1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