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回复: 亚东,你好~
我看到了你很多的留言,说的都很有道理,最后一条留言来集中回复感谢一下(倒叙看的留言……)
看得出来你是实际参与和思考过这个概念的,从结果上来看也非常高兴看到确实也突围了一开始非常痛苦和挣扎的时期,看到了最终的效果,其实是非常难得的。
中台要以用户为中心,用产品化的思维来构建,确实是我近两年的一个感受特别深的点,很高兴在很多方面我们的理解都是一致的,也没什么补充,最后还是感谢一下你的认真回答和分享,有机会我们继续交流~
作者回复: 毛毛,你好~ 这么理解没毛病,但是我觉得还是想小了,这也是我们一开始轻敌了的原因,感觉不就是把共性业务一抽,往平台里一放,前边一接就ok了,结果碰到的问题非常多哈,后边也会讲到一些常见问题和困难,看看我们这边有没有遇到过~ 我看你后边也留言了,我们到时候再展开~
作者回复: zzz333,你好~
太真实了哈,深挖坑广积粮本身也没错哈,一场仗打完,大家休整休整,稳稳队形,打打基础也是没错的。
不过最后一点,把系统重做一遍,占地盘写好PPT,我就不敢说了…… 可能确实有企业这样吧,不过我看到的情况大家至少出发点还是对的,毕竟那么多钱花出去了,也得看结果见效果,企业的管理层也都不是那么好糊弄的,光靠PPT也撑不了多久,还得有点实际的不是:)
感谢你的留言,欢迎继续把自己的想法分享出来~
作者回复: 业余草,你好~ 感谢分享哈,关注了……:)
作者回复: TopCarl,你好~
这个比喻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我脑补了一下非常形象哈,包括叶子的灵活与制造有机物;树干的韧性等等,都非常贴切。
而且我也同意你说的,无论是好的产品好的架构都是演进发展来的。所以我才一直强调要演进式的动态的来看待问题,我们的方法也融入了这种演进式的思想。
非常好的隐喻,感谢分享~
作者回复: 西红柿牛男,你好~
刚回复了一个类似的问题哈,感觉大家对于这300篇文章都很感兴趣…… 其实分享没有问题,只是我觉得意义不大,因为专栏本身就可以理解成对于300篇文章的精华的浓缩(当然会受我的视野和能力所限),这也是我认为这个专栏对于大家的价值……至少还能省一些阅读和提炼的 时间。
而对于一些我认为对我有很大启发,干货满满的文章,我也统一放到了总结篇里,作为扩展阅读分享给大家。
当然,如果大家还是对这300多篇文章感兴趣的话,可以继续留言告诉我,我也可以找个地方或是想个法子,把文藏列表整理出来(目前在印象笔记里),都没有问题~
最后感谢你的留言,有问题可以继续留言给我,我们继续探讨~
作者回复: 风行,你好~ 感谢分享^_^
作者回复: 老王的老李头,你好~
据我所知,中台的理念早就进入到政府行业了,而且还有不少都是国家级的。
这一点从今年的几次政府采购的中标新闻中也能看得出来,也都纷纷提到了中台,甚至是作为亮点写到了中标新闻稿里。
我本身就是做政府行业出身,10多年前就是做相关的项目。对于政府行业来讲,组织的壁垒可能更难打破,但中台或是中台理念的价值也因此而更加的重要和明显。
好在我们看到很多先行者们已经开始探索,当然这也少不了各个参与方的齐心合力,改变正在发生,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
作者回复: HappyJoo,你好~
没毛病哈,像我说文中也说到的,组件化,拼拼凑凑拖拖拽拽就能快速攒出一个软件来,就跟攒电脑似的,一直是大家这么多年来的梦想。
所以才会有这么多标准、组件库、框架、nocode、lowcode平台产生,而中台只是组件化在企业级的范围下,向业务又迈出的一步而已~
感谢你的分享,其实并不浅显~ 细想想还很深刻~
希望有更多感悟也可以随时留言,分享给大家~
作者回复: 日拱一卒,你好,好名字哈哈~
留言说的是,俗话说的好,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阿里巴巴的张勇也在很多文章提到过,他最关注的几件事有一件就是企业里哪些部分该合哪些部分该分,去年合的可能今年就分了,去年分的可能今年再合起来,而分分合合的背后就是战略的调整,而战略的调整背后就是愿景与使命……
我现在看到很多中台建设比较早的企业,已经开始“合久必分”了。
所以要动态的看待中台这个问题,合自然是好的,但是也有问题,至少有成本,合完了也总有一天要分的,所以就像我在其他回复里提到的,“我们永远做不对”,只能不断提高自己应变的能力,与变化共舞。
在我看来这分分合合,好像是在找一个平衡点,在最后总结的时候我会提出我的想法,到时候如果还有问题,我们还可以继续深入或是展开~
作者回复: 总结的好形象哈,学到了^_^
作者回复: Will,你好~
感谢关注,中台的建设往往离不开遗留系统的服务化改造,但是反过来不一定,遗留系统的服务化改造不一定是冲着企业级能力共享,也就是中台去的。
这个课程没有太多,聊到微服务改造的部分,不过一般常用的工具也都差不多,目前大家说的最多的也就是用DDD的问题域和限界上下文做服务划分,然后通过重构的手法来做平滑的系统改造。
希望你能从专栏中吸取到养分,帮助解决一些困扰和问题,随时交流~
作者回复: Watts,你好~ 相信后面的内容会解答你的问题,在07的时候我还专门谈了一下我对于业务中台和微服务的看法,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如果有任何问题和反馈,也欢迎继续留言~
作者回复: Feeng,你好~
感谢你的建议,确实在设计专栏的时候,考虑到中台的概念比较抽象和大,也是想通过一个例子来展开,把问题和流程都串起来。
所以,你看到后边,会有一个小的极客地产的虚构的例子。不过因为是虚构的,可能案例还比较浅,虽然是虚构的,但是里边很多的情况和问题都是从真正的实践中来的。
没有用真实的案例,是因为需要为客户保密,不能用我们实际参与的客户案例给大家展开,也希望大家能够理解。
你可以先往后看,我觉得极客地产的案例已经能体现出很多中台建设的问题和困难点,如果觉得还不够,或是还有什么疑惑和问题,也可以继续留言,我们继续探讨,或是我找一些例子或是比喻帮你更好的理解:)
作者回复: 卓不凡,你好~
感谢支持与关注,整个课程秉承着全局视角,先发散后收敛的过程。
对于你迷茫的问题,在中台搭建过程中算是个通用问题了,后边我会讲到,如果没有讲清楚,还可以继续留言,我们继续一起探讨,后续如果有任何体会和理解、笔记,也欢迎随时留言,分享给大家。
作者回复: 兔2🐰🍃,你好~ 想要了解全貌,希望01,02两个维度能帮助到你,03会做一些收敛和分析。如果到时候还有疑惑,欢迎继续留言,我们一起探讨~
作者回复: 好孩子,你好~ 感谢支持,后边我会讲到,中台只是平台化的一个延续和发展而已,希望后边的内容对你有所启发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