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朱维刚。
一眨眼就到了课程结束的时候了,其实我特别不喜欢“结束”这个词,因为学习是没有终点的。我想了很久结束语应该写些什么内容,最后,我还是想从自身的经历,以及技术人的角度,分享一些故事给你,希望能对你有些启发,能够更多地从底层逻辑去思考问题、从数学角度去思考问题。
很多问题归根结底都是数学问题
在课程开篇词里我分享过,自己出生于上世纪 80 年代初,从小父母就一直给我灌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思想。但一开始,我只知道要学好数学,对数学能用在什么地方根本没什么概念。直到进入大学和研究生阶段,学了工程数学之后才真正恍然大悟——原来数学可以用在各类工程上。
后来正式参加工作,我和数学之间的关系也愈加紧密。2008 年,我第一次出国,去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工作。得空的时候,我就坐上小火车去一些名校蹭课、听讲座。像比利时的鲁汶大学、荷兰的乌得勒支大学等等,都是我经常光顾的地方。
每次我都会去听一些教授的理工类课程,这些知识的摄入也让我慢慢形成了自己的底层逻辑思维,特别是会更多地从数学角度来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法。
虽然和数学打了这么多年交道,但有意思的是,我觉得自己其实不算是对数学本身特别感兴趣。真正让我对数学保持探究精神的原因是,我对什么东西都很好奇,我总是想看看它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原理。只是我看到最后发现,很多问题其实都变成了数学问题。比如,在导读中说的 KNN 监督学习算法的底层,其实就是计算向量之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