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金融、医疗、政务行业部署私有大模型的安全要点
赵帅

你好,我是赵帅,欢迎来到我们课程的第 25 课。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一个涉及金融、医疗和政务三大行业的核心安全问题——在这些高度敏感领域中部署私有大模型,到底应该遵循怎样的安全基线配置规范,才能既不妨碍 AI 效能,又能确保数据处理、存储、使用的每一个环节都可控、可审、可追责?
这节课,我们不会泛泛地讲“安全”,而是聚焦在这三类场景背后各自面临的实际约束,逐步展开。
金融行业:防范违规建模与敏感资产泄露
金融机构部署私有大模型的首要问题是“模型训练不可滥用历史交易数据”。比如,一家银行部署了用于内部报告自动生成的模型系统,它每天会调取大量账户资金流日志、信用评分记录等敏感数据,一旦这些数据未经授权用于预训练,就可能引发重大合规问题(在国际合规中,金融领域通常受到如《巴塞尔协议 III》(Basel III)这样的风险框架约束,同时还需遵守各国的金融数据保护法律,例如美国的 GLBA、欧盟的 GDPR 或中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等)。
在大模型平台里,不是简单地记录“用了哪些数据”,而是要构建一整套训练数据来源审计系统。它的目的就是每一条参与训练的数据,都必须可查、可控、可撤销。一旦你发现有数据不合规、被滥用了,必须能迅速定位出来它进过哪个模型、哪一次训练,用在哪个业务上。这个事情可不是简单写一条 SQL 语句就能解决的,而是要从数据入库、特征处理、训练执行,到模型生成,每一个环节都留下“轨迹”或“水印”。
公开
同步至部落
取消
完成
0/2000
笔记
复制
AI
- 深入了解
- 翻译
- 解释
- 总结

1. 金融行业在部署私有大模型时需要防范违规建模与敏感资产泄露,要求构建一整套训练数据来源审计系统,确保每一条参与训练的数据都可查、可控、可撤销。 2. 金融行业建议采用Training Data Lineage工具来管理模型训练流程,以实现对整条训练链条的“可解释性”和“可回滚能力”。 3. 医疗行业在部署AI模型时需要遵循“最小化访问”原则,确保系统不能让任何一个人“多看一点”,也不能让任何一个服务“多拿一点”数据。 4. 医疗行业建议在模型输入和输出内容中加入“水印”信息,以便追溯数据泄露的责任方和调用来源。 5. 政务行业在部署大模型时,需要全面采用国密算法,不能单独依赖RSA或AES加密,并强调“链式可验证”的日志审计机制,推荐引入区块链式日志结构(LogChain)。 6. 政务系统对“身份管理”有极高的安全要求,通常会配合多因子认证(MFA),用户权限必须“按岗位精细化控制”。 7. 金融、医疗和政务三大行业在部署私有大模型时需要遵循各自领域的实际约束和法规要求,确保数据处理、存储、使用的每一个环节都可控、可审、可追责。 8. 金融行业强调数据隔离,建议在部署时划分物理分区模型,并设置硬件隔离标记,以确保客户身份信息与行为数据逻辑隔离。 9. 在金融行业,模型训练不可滥用历史交易数据,需要遵守国际合规和各国的金融数据保护法律,如《巴塞尔协议III》、GLBA、GDPR等。 10. 在医疗行业,医疗数据必须“按需处理、按需保留”,遵循HIPAA和GDPR等监管要求,确保数据安全和合规性。
仅可试看部分内容,如需阅读全部内容,请付费购买文章所属专栏
《大模型安全实战课》,新⼈⾸单¥59
《大模型安全实战课》,新⼈⾸单¥59
立即购买
© 版权归极客邦科技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传播售卖。 页面已增加防盗追踪,如有侵权极客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登录 后留言
精选留言
由作者筛选后的优质留言将会公开显示,欢迎踊跃留言。
收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