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安全实战课
赵帅
前极氪汽车资深算法专家
853 人已学习
新⼈⾸单¥59
登录后,你可以任选4讲全文学习
课程目录
已更新 19 讲/共 35 讲
大模型安全实战课
15
15
1.0x
00:00/00:00
登录|注册

16 | 舆情与品牌防护:防止模型“伤人伤己”

你好,我是赵帅。
我们已经讲了很多关于大模型生成内容的技术挑战、安全机制与伦理边界的问题,但你有没有想过,模型生成内容带来的危机,并不总是出现在那些显而易见的敏感场景里。有时候它说的话没有脏字、没有暴力、也没有什么明显违法内容,却能对某个品牌造成极大的伤害。
我曾经遇到某个新能源车型还在内部封闭测试阶段,没有对任何媒体或公众透露产品细节,但有用户在其品牌下的对话模型里输入了“你们的新款 SUV 有哪些新特性?”,结果模型居然“回答”了一大段,看起来像是内部 PPT 的内容,甚至连续航里程、传感器品牌、自动驾驶等级都讲得头头是道,问题是这些东西从来没有对外披露过!那么到底是哪一步出了问题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谈谈当大模型输出内容时,它有没有可能无意中伤人又伤己。如果模型在没有事实依据的前提下,说出了对某品牌不利的信息、暴露了尚未发布的商业机密,甚至参与到舆情事件当中去,那我们到底应该追究谁的责任?又应该如何提前预防?

大模型生成带来的“品牌舆情风险”,真的不是小事

我们以前讲品牌公关,讲的是有人在社交平台发了负面评论,有博主拍到了车间事故的照片,或者是某个员工爆料了不当行为,然后迅速在网上发酵,最终演变成一场公司级的危机处理事件。但是大模型出来之后,情况发生了本质变化。因为模型在生成内容时,并不是在复述事实,而是在语言模型的空间里预测可能性,一旦这套机制跑偏了,它就会编造出一些并不存在,但听起来非常逼真的信息,这些内容一旦触及到品牌相关,就有可能造成伤人又伤己的两难局面。
确认放弃笔记?
放弃后所记笔记将不保留。
新功能上线,你的历史笔记已初始化为私密笔记,是否一键批量公开?
批量公开的笔记不会为你同步至部落
公开
同步至部落
取消
完成
0/2000
荧光笔
直线
曲线
笔记
复制
AI
  • 深入了解
  • 翻译
    • 英语
    • 中文简体
    • 法语
    • 德语
    • 日语
    • 韩语
    • 俄语
    • 西班牙语
  • 解释
  • 总结

1. 大模型生成内容可能对品牌造成伤害,即使内容并非明显违法或负面。 2. 模型输出的内容风险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谁造谣、谁负责”,而是变成了“模型说错了话,谁来负责”的新型挑战。 3. 企业在使用大模型时需要设定内容输出的边界控制机制,以防止模型输出不应透露的信息。 4. 内容边界的设定可以采用意图识别的拒答机制、结合上下文的规则防控机制和“静默优先”的强化训练机制。 5. 语境过滤机制和源头控制训练数据是防止模型泄露品牌信息的核心策略。 6. 模型防护需要从数据、机制、语境三方面提前筑牢防线。 7. 对于重要品牌模型,可以考虑加一层“语义回声”检测机制,对模型的输出结果再做一次品牌敏感性检测。 8. 模型防护的第一道防线是上线之前的数据管理,确保训练数据不会泄露到公开互联网上。 9. 未来更高级的内容回调机制可能成为新一代企业级模型的标准配置。

仅可试看部分内容,如需阅读全部内容,请付费购买文章所属专栏
《大模型安全实战课》
新⼈⾸单¥59
立即购买
登录 后留言

精选留言

由作者筛选后的优质留言将会公开显示,欢迎踊跃留言。
收起评论
显示
设置
留言
收藏
沉浸
阅读
分享
手机端
快捷键
回顶部
文章页面操作
MAC
windows
作用
esc
esc
退出沉浸式阅读
shift + f
f11
进入/退出沉浸式
command + ⬆️
home
滚动到页面顶部
command + ⬇️
end
滚动到页面底部
⬅️ (仅针对订阅)
⬅️ (仅针对订阅)
上一篇
➡️ (仅针对订阅)
➡️ (仅针对订阅)
下一篇
command + j
page up
向下滚动一屏
command + k
page down
向上滚动一屏
p
p
音频播放/暂停
j
j
向下滚动一点
k
k
向上滚动一点
空格
空格
向下滚动一屏
播放器操作
MAC
windows
作用
esc
esc
退出全屏
⬅️
⬅️
快退
➡️
➡️
快进
空格
空格
视频播放/暂停(视频全屏时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