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优化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学习相关知识自然也并不轻松。专栏更新至今,大家已经学习了五十多个案例和知识点。一路以来,有汗水有喜悦,有困难也有收获。你又是如何度过的呢?
这一期,我们邀请到了专栏学习期间,无论留言还是打卡都比较活跃的几个同学,让他们讲出自己的学习故事,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我来也
我是非计算机相关专业毕业的程序员,由于对编程很感兴趣而加入了程序员的大军。因为 C 语言学得很扎实,有幸在毕业后找了一份“码农”工作。从 09 年毕业到现在,我一直在武汉一家休闲游戏公司,从事休闲游戏服务端的开发,还没有换过工作。
作为服务端的开发人员,在平常工作中,我难免会遇到线上程序出现性能问题。跟不少人一样,我以前的分析方法比较“原始”。
有时候我完全靠猜,比如从最近的变动入手,推测可能是什么程序导致的。当然,确定了程序后,偶尔也会用二分法,找出哪部分代码是“罪魁祸首”。
有时候我也会查看一些 Linux 性能指标,不过,以前确实只会用 top 和 vmstat,看看 CPU 负载、内存、磁盘、软中断等简单的性能指标。只有遇到具体的某个指标异常时,我才会“谷歌一下”分析方法。
显然,这样解决起“新”问题来,很不及时,也并不准确;而靠着“踩坑”来学东西的成本也有点高。不过,以前确实没能找到实惠又系统的学习方法,这一方面也只能久久搁置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