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回复: 👍 思路清晰。大家也可以参考分析 es 或者其他类似的问题
作者回复: 是的,或者使用 blktrace 观察
作者回复: 趁着有时间正好学习😊
作者回复: 谢谢支持
作者回复: 快了 😊
作者回复: 是的,都是一样的套路,关键是要知道每一步该怎么做,又为什么这么做。实际上最终的优化还要综合考虑成本和收效。
作者回复: 谢谢支持,很高兴专栏可以帮到更多的人
作者回复: 😊 谢谢
作者回复: 1. IOPS就是 I/O per second 的缩写,指的是发送给磁盘的读写请求数(注意这里是系统合并后发给磁盘的)
2. 每次请求的大小不是固定的,所以才会有 IOPS 和吞吐这些不同的指标
作者回复: 👍
作者回复: 嗯,是的,所以需要搭建监控系统,把这些历史数据记录下来(参考53、54篇)。
作者回复: 中间多了一层文件系统,文件系统也还有一层缓存
作者回复: 是说 blkparse 命令安装后找不到吗?这是安装 blktrace 时自动就会带的
作者回复: strace 或者 blktrace 观察 I/O 是否连续
作者回复: 呃,不能学到I/O就忘记了内存呀😓。是时候回去复习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