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们一起学习了供应链的相关知识,并探讨了区块链是否可以为供应链带来新的机遇。今天,我们就从一个具体的案例出发,看看区块链到底是如何帮助供应链的。
由于区块链应用到供应链上的典型案例并不多,所以本文主要是以一种探讨的角度和你分享,希望给你提供一些思路。
跨境物流问题
上一篇我们剖析了区块链切入供应链的点是跨境物流。我们先来看看跨境物流会涉及哪些环节。
跨境物流一般包含了托运方、仓储、港口、海关、航运公司几个角色。
航运公司提供实际的运输服务,从航运公司的角度来说,一个集装箱要尽可能地装满才能获取最大收益;然而实际的货物托运需求,可能并不能装满一个集装箱。
那么,围绕货物与集装箱资源配置的货运中介就出现了,货运中介提供集装箱与货物的调度、拼凑、与上述参与方沟通协调的服务。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航运公司一般不与托运方直接对接,而是和货运中介对接,托运方与货运中介对接。
这里隐含了三个问题:
航运可能出现短时间大量的物流调度,同时也产生庞大的信息流,但货运中介处理能力有限,不能及时处理,这就属于订单匹配问题;
托运货物如果是贵重物品,托运方往往要求中介现金抵押,所以中介也要求航运公司抵押,这属于供应链金融问题;
三方议价会造成议价成本过高,这属于供应链流程问题。
在实际航运过程中,还会出现“丢包”的情况。换句话说就是集装箱丢了,如果你看过了《一切尽失》这部电影,就知道主角的船是被随波漂流的集装箱撞毁的。所以,即使是集装箱的供应商,也未必有能力跟踪集装箱的去向,一旦集装箱交付给下游,剩下的就只有听天由命了。
这中间其实还是会有一些信任问题,集装箱交付给下游后,如果有一种技术可以让参与方们都承认交付过程是真实无误的,那么在丢包时可以追踪到是谁在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而不至于在追责参与方时,出现“踢皮球”的情况。
上述案例,我们可以从联盟链方案和公链方案两个角度进行剖析。下面我们先来看看联盟链方案。也就是基于分布式账本技术 DLT 的解决方案。
基于分布式账本技术 DLT 的解决方案
分布式账本技术,英文全称是 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缩写为 DLT。DLT 技术是联盟链的首选技术,在 DLT 技术中,关注点不是 Token,而是核心业务可编程逻辑,所以 DLT 技术可以看成是区块链技术的一个变种。
基于 DLT 技术的供应链解决方案的思路,还是围绕核心企业展开,也就是前期的方案制定和执行依然是核心企业牵头,上下游企业需要成为平台的会员才可以享受服务。联盟链可以为这些平台上的会员提供一定的信任保障。
在上述航运的案例中,DLT 可以围绕航运公司的订单展开,参与方都可以成为 DLT 的会员节点。
在 DLT 技术中,关注点是如何连接核心企业。DLT 技术很可能首先运用到航运、货运中介和银行之间。
方案 1:自建 DLT 物流追踪平台
自建一个物流追踪平台,核心参与方可以选择部署节点,或成为记账节点。如果 DLT 使用的是 PBFT 或 PoET 算法,则要求参与方节点不能联合作弊,也就是核心参与方之间必须有基础信任,否则任意参与方就算有意发起攻击,也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方案 2:选择第三方 DLT 技术平台
另外一种情况是选择第三方 DLT 平台,而不是自建,这方便让中小企业加入,但这里的风险也是显而易见的,由于记账节点都是第三方 DLT 平台,所以参与方首先要信任 DLT 平台。
从技术角度来看,一般 DLT 平台也搭建在云端,例如 Azure、IBM Bluemix 等,这也是为什么这些机构不遗余力地销售“区块链即服务”的概念,对所有参与方而言,记账节点是否需要自己参与运行取决于业务敏感度。
以上两个方案中,不可篡改性是由 DLT 技术的共识算法保证的,这里还是会退化成对记账节点的信任问题,所以 DLT 技术的实践形式往往是“某某区块链供应链平台”,这里的信任问题转化为对平台的信任。
除了上述结构,托运方和货运中介之间也可以直接搭建 DLT 技术平台,略过货运中介,这个取决于托运方的规模,如果托运方是一个大中型企业,那么也直接参与,形成如下结构。
探讨到这里,我们也可以发现 DLT 技术的局限性。
仍然围绕核心企业展开,通常只解决了单个问题,也会面临传统技术相同的问题;
DLT 价值孤岛,由于 DLT 平台太多,会造成数据孤岛,DLT 平台之间并没有打通,面临着天花板。
但是 DLT 技术有如下优势:
有行业巨头的大力支持,可以和现有供应链管理工具栈无缝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