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文章里,我们聊了很多与区块链数字资产、数字金融相关的内容,它们都属于基础设施。今天,我们来聊聊另外一个话题:区块链与供应链。
供应链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几乎在任何的实业里都会有供应链的身影。对于企业来说,如何做好供应链管理,似乎是一个万年不变的难题。
而对于一个行业来说,如何站在行业全局的角度提供出供应链的最佳配置策略,也是一个万年不变的难题。
所以当供应链遇到区块链,区块链的一些优秀特性刚好可以解决目前供应链领域的痛点。
什么是供应链
在聊区块链和供应链之前,我先简单地向你介绍一下什么是供应链。供应链虽然也带了一个“链”字,它其实是一个网链状的结构。
下图展示了笔记本电脑供应链的各个环节。
(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图片中展示笔记本电脑的生产制造过程,左侧表示了制造一个笔记本电脑的原料供给侧,Laptop 的右侧表示为需求侧,包含了批发商(wholesaler)、经销商(retailer) 等多个角色,它们都是围绕了笔记本电脑而形成的供应链。
通过上面的图,我们来归纳一下到底什么是供应链?供应链围绕核心企业与产品构建,是一个从供应商开始、途径制造商、运输商、分销商最终到消费者的网链状结构。
我们可以发现供应链是一个网链状的复杂结构,每个角色又与其他角色互相交叉,于是可见它的管理也是非常复杂的。
供应链领域
供应链领域又分供应链管理和供应链金融,我们先从供应链管理开始。
1.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就是指对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计划、协调、操作、控制和优化的各种活动和过程,其目标是使这一过程所耗费的总成本最小。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总成本是指整个供应链参与的企业总成本最小,不是指单个环节的成本最小。
我们已经知道了,供应链涉及了供应商、制造商、渠道商等角色。那么连接这些角色的,主要是采购(Purchasing)、库存(Inventory)、物流(Logistics)等一系列事务。采购、库存和物流主要围绕仓储、配送中心、物流运输展开,所以我们也可以把供应链看作是由供应商、制造商、渠道商、仓库、配送中心、物流运输等构成的网络。
在这个网络之中,各个角色之间最大的问题就是信任问题,因为只有建立信任才能协作完成一个完整的产品制造和销售过程。供应链管理面对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降低信任成本,将原本松散的企业形成互信的链式结构,每个角色必须通过有效的链上管理来协调自身和外部的资源,从而满足市场需求。
在这个链式结构中,有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三种流动过程。
信息流:是指每个角色需要了解并追踪产品在供应链中的当前位置和状态;
物流:是指产品或原材料被转移到目标角色手中的过程;
上述图片展示了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物流指向需求侧,资金流指向供应侧,信息流则需要在各个角色之间共享。
而目前供应链的现状是,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各自独立运行,资金流靠银行,信息流靠供应链管理工具,物流靠运输行业,它们都是围绕一个或多个核心企业展开的,所以各个角色极度依赖核心企业,这种模式暴露了以下几个问题:
上下游可能因为竞争关系,存在信息流作假和被篡改的风险。
市场供需变化无法及时传导到供给侧,从市场需求到供给侧的风险依次放大。
这些问题一方面会增加核心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的复杂度,另一方面是非核心企业参与感不强导致的风险忽视。虽然市场上也出现了一系列工具来帮助提升供应链上下游协同能力,但是还是存在了一些问题。
在整个供应链过程中,存在多个不同的参与方。由于不同参与者可能使用不同的数据库甚至是纸质文档,因此,数据的跨系统整合较难。
传统数据库体系中的数据本身存在被篡改、被攻击的风险。在准确性和安全性上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由于产品的追踪难度大,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监管机构对于不合规的活动在调查、取证及问责上存在一定的难度。
换句话说,只要中心化的思路不变,只是形式变换了,传统技术仍然难以有效地解决问题。但是区块链的信息透明共享、节点之间对等、不可篡改等各种特性,几乎就是针对供应链的对症下药,所以区块链也被誉为供应链管理的终极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