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向你介绍了数字货币交易平台如何操作。
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数字货币交易所,就没有今天繁荣的数字货币市场,区块链技术也不会这样被广为人知。
交易的两种模式
先来说说交易模式,交易模式分为两种:场内交易和场外交易。
场内交易,又称成交单优先模式,指的是有交易场所将买卖双方聚集在一起,进行竞价交易的交易方式。这种交易方式中,交易场所负责用户的资产托管、交易撮合、资产结算、履约担保等功能。
场外交易,又称报价单优先模式,指的是买卖方不通过第三方而直接成为交易对手的交易方式。
本文介绍的交易所主要是第一种交易模式,即场内交易模式。
传统交易所的运作流程
区块链领域的交易所与传统金融的结构十分相似,但也存在了一些区别,为了讲清楚这种区别,我先简述一下证券交易的结构。
传统一般有四种角色,分别是投资者,在国内大部分是散户,其次是证券公司,接着是交易场所,这里的交易场所仅指场内交易场所,最后是证监会。它们的关系如下图。
通常投资者在证券公司开户,然后投资者委托证券公司下单,证券公司接受投资者下单并收取一定的佣金,然后买卖单由证券公司在交易场所进行交易,这个过程叫做委托,投资者是委托者,证券公司是受托者。
换句话说,普通投资者是无法直接接触交易所的,这是因为交易所采取会员制,只有成为交易所的会员且有交易席位,才可以接收其他投资者的委托,所以这就限定了机构投资者,也就是证券公司了。
而这里交易所是非盈利性的事业法人,它接受国家证券主管机关证券委员会及证监会的领导、管理和监督。证券交易所本身并不参与证券交易,不能决定证券价格。
所以对于投资者来说,只和证券公司有直接联系,这里的流程可以简述为:
证券公司再将这些订单传递到交易所,订单在交易所完成撮合成交;
接着交易所将订单和成交数据传到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结算公司据此进行资金和证券账户的结算;
结算结果再回传给证券公司,证券公司通过自己的平台显示给投资者,例如成交信息,账户余额等等。